本章节的主角是导演谢晋。
文革结束不久,六十岁的谢晋自言已经“成熟”,拍了不少依附于时代与人性的作品。他的作品多表现女性,《舞台姐妹》是代表作。
“成熟”后的谢晋成了万人瞩目的思想者,每天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寻找既符合自己切身感受,又必然能感染民众的描写,然后思考着如何用镜头震撼全民族的心灵。
没有他,那些文学描写只在一角流传;有了他,一座座通向亿万观众的桥梁搭了起来。他,让整个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艰难而美丽的苏醒过程,就像罗丹雕塑《青铜时代》传达的那种象征气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文化,成果最为显赫的,当属谢晋。他让上海维持了一段为时不短的文化骄傲。从广阔的角度看,他最大从成果在于用自己的生命接通了中国电影在一九四九年之后的曲折逻辑。他是一条完整的大河,是沿途的景色可依着他而定位。他是一脉彩色的光缆,为很多并不彩色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审美可能。
当代中国的电影艺术家都不能轻忽谢晋这个名字,因为进入今天这个制高点的那条崎岖山路,是他跌跌绊绊走下来的。当代艺术家的长辈,都从他那里汲取过美,并构成遗传。在这个意义上,谢晋不朽。
他曾邀请余秋雨做艺术顾问,一起谈论交流艺术感觉。在友情上,他是一个汉子。他有极好的上层艺术家人缘。
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家里却有三个脑子不正常的孩子。唯一正常的大儿子谢衍,也先他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