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每一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每一处美丽风景,都有动人的传说。
这里风光如画,纳西族古老的文化瑰宝,让人沉醉而着迷。
-01-
束河、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木氏土司的发祥地。这里古迹荟萃,你可感受更古朴的束河位于丽江城北。
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历史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束河即是丽江坝子中保存完好的驿站。
束河古镇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民居是束河古镇建筑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民居典型的构造布局,小院种花,大院植树,四季花果飘香,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台,就成了一幅雅致的风景。
古镇内的民居多修缉为客栈,在保留当地木材结构的基础上,又配以玻璃材质,从而大大提高了房间的采光度,使得住宿更为舒适。
三坊一照壁的代表客栈,进门为前院和照壁,中间为大厅,后面是大院,大厅侧面各有一小院,形成了“横三竖三”的布局。
白沙古镇,早在唐朝,南诏王封玉龙雪山为“北岳”的时候,木氏祖先(丽江王)就开始在这里修建了白沙街和北岳庙。
宋元时期,这里很繁华,是丽江商贸政治文化的中心,一直到明代初年木氏家族迁到大研镇。
纳西族有自己的文字,东巴文字。茶马古道,带来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02-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后又加以兴建,这就有了大研古镇。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大研古镇俨然是个繁华的商贸集市,云南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这里的商业氛围比涑河古镇浓郁得多,商人小贩的叫卖声声,让我这远道来的旅人,心生了焦躁。
-03-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耳旁再大的聒噪声,难以抵挡我参观木府的热情。
木府大院,环形走廊木府议事厅,是木府土司和他的臣僚办公之地。木府在明朝时,依傍着明王朝,统一了白、藏、等各少数民族,走向繁荣盛况。
以木府的规格,早就超出其三品官员的格局。是天高皇帝远吗?以明朝特务机构林立,官员的言行,皇帝怎会不知?
明朝是个特殊的朝代。明朝建立后,在北方战争不断,“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可见当时蒙古族的战争强势。此后,与蒙古贵族的斗争一直贯穿整个朝代。东南沿海,与倭寇的斗争经久不息。这两方的征战,明政府应接不暇,哪有精力来管偏安于西南一隅的土司呢?
只要你尽忠于我,有你替我镇守西南,皇帝老儿乐得成全。
来到丽江,听到一句话,这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指的是纳西族男人一生只做七件事:琴棋书画烟酒茶”,而纳西女人开门也有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
有些纳西人还继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那便是纳西女的“披星戴月”:一块青蛙形象的背垫,上面还有七个圆形的图案,青蛙是纳西人的图腾,七个圆代表北斗七星。
木府展示的过去纳西族女儿家闺房的情景,墙上挂的就是披星戴月的羊皮披肩。
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这是纳西族的传统服装,而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
-04-
登上后山迎仙阁,俯瞰整个丽江古城。眼前豁然开朗,远山如黛,巍峨挺立。如江南古园林的建筑,街道整齐有序,别有一番洞天。
相传,迎仙阁是土司木增得道成仙之地。这位土司在位时间不长,很受百姓爱戴,他的过早离世,人们更愿意相信是升天了。
从迎仙阁往下看,丽江城没有高大的建筑,保留了古朴之风,很是难得。
这与国内其他城市,楼越建越高,直至成为钢筋水泥的丛林,有着别具一格的韵味。
丽江,有和暖的阳光,极具魅力的雪山,旖旎的风光,
古老的纳西族,东巴文字,纳西音乐,是文化迷的最爱。
丽江,是个有情怀的地方。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