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效应打败人格迷失

作者: 雁山一寓 | 来源:发表于2022-04-22 19:15 被阅读0次

1. 苏东坡效应

苏东坡有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当人们置身于事情之内的时候,往往无法客观认识到事情的本身。即当局者迷。

人们在认识“自我”的时候也是同样,往往由于身处其中,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才非常困难,时时容易迷失。因此,认识自我才是人类最难的课题。这就是苏东坡效应。

对于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来说,他们更加脆弱,更加容易迷失。他们往往通过“创造”一个人格来抵挡过去的伤害,进而保护自己的主人格。但是,事实上这正是主人格无法接受现实迷失自我的一种表现。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应当时时关注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内心的渴望和恐惧。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接受了自我,才能给自己充分的安全感,让自己不必通过“创造”人格来抵御创伤。

2. 通感效应

通感从字面理解就是感觉相通。其主要是指在艺术体验中,各种感官之间的感觉相互融会贯通的一种心理现象。比如,在刘鹗的《明湖居听书》里,作者形容一位女子的说唱艺术高超:“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这些看得到、摸得着、想象得到的感觉来形容声音,这就是运用了通感。

对于多重人格障碍患者而言,通感不仅仅是在体会艺术的时候让各个感官之间的感觉渗透,更重要的是,让各个人格之间的感觉相互渗透,达到沟通,最终达成协调统一。但是,事实是,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主人格尤其难以知晓其他人格的存在,因此,沟通是很难的。

3. 自我选择效应

自我选择效应的意思是,人的生活是由自我的选择逐渐积累起来的。人现在的生活由过去的选择而定,未来的生活由今天的选择而定。在最初,人拥有千千万万种可能,但是因为你的选择,你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正是因为选择的不同,才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活法。

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应该明白之所以拥有多重人格,正是由于你在经历创伤的时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正是一种保护你自己的形式。

而你现在,也还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放任,也可以治疗;可以去了解,也可以去抗拒。你不能改变事实,但是你可以选择一条利于自己康复的道路。

相关文章

  • 3种效应打败人格迷失

    1. 苏东坡效应 苏东坡有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020-10-11)人格撕裂·冲突·投射

    自责,就是代替强者来审判、谴责自己,由此导致内心双人格撕裂:强势人格(内在父母、迫害者)打败弱势人格(内在小孩、受...

  • 墨菲定律读书笔记(6)

    上篇 打败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晕轮效应: 不要像看“日晕”一样看世界 “晕轮效应”也可称为“光环效应”,它是美...

  • #见感思行#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除了你自己——认知迷失的陷阱:

    原文: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除了你自己——认知迷失的陷阱:巴纳姆效应 见: 巴纳姆效应又称弗拉效应,星相效应,是1...

  • 人格破窗效应

    为什么我们必须“慎初”?因为人不是天生就坏的,每个人骨子里边都有向善的愿望。但是,一个人从行差踏错的第一天起,就已...

  • 《路西法效应》迷失 笔记

  • 中了广告的“毒”

    有一种效应叫巴纳姆效应,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

  • 心理学小卡片.63

    【巴纳姆效应】 Barnum Effect 巴纳姆效应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

  • 你知道人为什么会迷信星座吗?

    1.福勒效应 福勒效应是指人们常常倾向于相信一些笼统而普遍的人格描述,能准确揭示自己的特点,即使这些描述模糊又空洞...

  • 社会

    为什么,大家对“人格测试”乐此不疲? 如果你了解心理学,会知道:这是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人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种效应打败人格迷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wn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