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作者: 疏帘清簟 | 来源:发表于2022-04-02 07:20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人活在大千世界上,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人与人之间最难的是相处。

人最怕的是付出后的心寒,转身后的薄凉;人最怕的是情深义重换来的却是虚情假意,辛苦付出换来毫不在乎;竭尽全力换来变本加厉;好心帮助换来恩将仇报。

其实这说了这些,概括起来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是我们经常用的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而它真正的出处是出自元代· 高明《 琵琶记》。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创作的一部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

全剧共四十二出,叙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典雅,完整,生动,浓郁,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

而这句话出自《琵琶记》的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内心的失落感自然不言而喻,是让人倍感伤心的,毕竟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种现象的造成,本质上都是彼此之间不能够相互理解。不被理解的孤独感让人难受。正是如此,古往今来,渴望被理解成为人们的共同期望。

网图侵删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事,你好心帮忙换来的却是欺骗。

比如我们经常会去超市买菜,但超市外面总有一些小商贩在外面打地摊,其中也不乏白发苍苍、饱经风霜的老者,这时你的同情心泛滥,抱着同情的心理去购买,结果回到家一看,不是以次充好就是缺斤少两,这时我们心理就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可怜自己的一懒汉邻居,经常给这个懒汉两个鸡蛋吃。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这个人就分给了乞丐一个鸡蛋。这下,懒汉不乐意了,就对这个人破口大骂,两人从此成了仇人。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这样的怪事:在我们生活圈子里,总少不了一些朋友。

在我们风光的时候,我们会常常利用我们的经济实力,和我们的能力来帮助一下我们的某些朋友。

但是,一旦我们对这些好吃懒做的朋友好过了头,把对这些帮助变成了一种常态,那么,我们的麻烦就要来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再对这些朋友继续帮助,那这些好吃懒做的人必然会对我们忿忿不平,有的甚至还会把我们当作他们的敌人,进行有意无意的攻击唾骂。

这就是因为我们做好事不分对象,结果做过了头,而给我们自己带来了“敌人”。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对朋友好心的关心或是劝诫,换来的却是冷若冰霜或是恶语相向。

网图侵删

人为什么总会心寒,因为善良总被利用,真情总被欺骗,信任总被辜负,真心总被玩弄,心眼好的人总会被当成软柿子捏。人前笑面虎,人后冷面佛 ,人前一套笑嘻嘻,背后一套狡诈脸,嘴上甜,心里狠,看人切莫只看脸!

难道老实人就注定注定会被欺负吗?

难道因为好心、同情心就要一直肆无忌惮、永无止境的索取吗?

难道因为我最初帮助你,你就要一直麻烦我吗?

我不是好欺负,只是善良一点,想要帮助你。

我是老实人,那是因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别人的欺负我会还手,因为心里不爽,得不到平衡,

忍气吞声,只会放纵他对你欺负,让他觉得肆无忌惮。

我有一颗同情、有爱的心。

那是因为当别人出去挫折危难之时,我会伸出援助之手。

但这不是别人毫无边际地索取,

什么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既然知道这些,我们为人处世就一定要摒弃这些恶习,自己以身作则,对别人的好,我们要牢记在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作家村上春树说:

“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

永远不要辜负一个对你好的人。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zz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