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everyone!今天是分享《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拆书稿的第二篇,可能会存在不足,欢迎大家批评和指正哦~
【主题】
增加兴趣,以理解为学
【R 原文片段】

【I 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讲述了两个有关“为理解而教”的案例,“有丝分裂之舞”和“设计一条鱼”,这两个案例一改之前刻板无聊地教学方式,采取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来学习一个知识,给有丝分裂排舞,和设计一条鱼,为它创立档案。这不仅是老师的“为理解而教”,也同样使我们学生的“以理解为学”。
WHY:
课堂上,只是让老师在讲台上一遍遍讲这复杂的知识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办法认真学习,可能会打瞌睡或者是走神。这样的学习方式,尽管这个知识本身是有价值的,但这种方式也会让价值流失掉。怎样学习,怎样能够长久记住这些表面复杂的知识,一直学习中最为头疼的事。
HOW:
以理解为学,通过对这个知识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加以合适的修饰,如果喜欢画画就可以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抽象画图的方法去梳理并理解它;如果是喜欢唱歌,可以将一些很难记住的概念知识点通过编一首歌曲来记住它;如果喜欢看书,也可以尝试为一个大的知识点写一部故事书等等,这样的方式在增加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也会加深这个知识,同时带来更多的能力。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事件:高中的时候,李白的一篇《蜀道难》让很多学生都头疼,晦涩难懂,有好些字都不认识。这片课文在学完中是要求背诵的,光是理解就有些困难,背诵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同学都在理解了这篇课文后能够磕磕绊绊地将它背诵完,但这种也是存在短期记忆的风险,需得每隔一段时间便温习一遍。当时我也觉得很是恼火,后来我的一个朋友看我太烦恼,拉着我给我听了一首歌,歌里面唱的歌词,正是《蜀道难》。我听了几天,从开始慢慢哼,到后来能跟着唱,最后顺利地背下了《蜀道难》。一直到现在,虽然让我直接这么背是背不出来了,但如果是唱歌,那是潜意识下就能够唱出来的。
事后反思:这个方法虽然并不是从理解的方式来对它进行学习,但是它的思想是可取的。有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想要记下它很不容易,甚至是理解。通过将它放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中,理解或者记忆都会容易很多,对于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容易了很多。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也会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乐趣。
【A2 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 以理解为学
行动:下一次学习的时候,例如学人力资源的时候,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几个朋友在一起,一些扮演面试官,一些扮演面试者,各自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想问题和答案。面试官就会设想自己有一所公司,为什么要招人,缺的是哪方面的人才,怎样在众多的面试者中寻找自己想要的那个人才。而面试者也会思考自己有哪些可取之处,面试官会问什么问题,自己会怎么作答才能让面试官满意。通过这样的活动、有趣方式,除了能帮我们学到相关的知识,也能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面试中做好充足的准备,也会分析自己想要面试的公司的需求,增加自己的面试通过率。
这一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啦,谢谢大家的观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