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一道叫做油炸知了的菜很火,城市稍微上档次的饭店价格都是不菲,而在农村,这道菜在当季却能够很容易吃到。那么,城市和乡村,同样是国土,差别为什么就这么大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记得小时候住在农村,每到麦收季节,也就是每年农历五月中旬开始到立秋,就是捉知了、捕蝉的最佳时机。早了知了还在泥土中没有成熟,立秋过后,成熟了的知了也基本出洞,再想捉它已经不可能了,只能等到来年同样的季节。
蝉将子产在树枝上后很快就会死去,被产子的树枝也很快会枯死。枯死的带蝉子的树枝就会在风雨中掉落地面,枯枝上的蝉子就会悄悄钻入泥土之中。它在泥土中慢慢生长、发育,到成熟时大约需要五年。到了成熟季节,特别是雷雨过后,成熟的知了便会自行钻出洞来。
知了一般在太阳落山到子夜时分陆续出洞,出洞的知了会爬上树干或植物的枝杈上面,大约4个小时就会褪壳。
刚褪壳的知了不再那么丑陋,通体金黄,柔嫩的翅膀非常可爱。褪壳的知了就不叫知了了,而是叫蝉,所谓“金蝉脱壳”就来源于这里。
蝉的翅膀完全伸展开来大约需要半个小时,金黄色的蝉就会变成黑色,且外面的壳也会变得坚硬。壳硬了,翅膀硬了,蝉就有了飞起来的本钱。它很快会飞到树梢上面,在伏天,雄蝉会鸣叫,雌蝉则默默无闻,直到死去也不会“发声。”
农村的孩子捉知了捕蝉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眼神、耐力和胆子。我今天先给大家说说捉知了的事,如何捕蝉会在另一篇文章里表述。
过去农村学校放学都很早,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我们就一路飞奔回家,然后扔下书包,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装知了的大玻璃瓶子(盖子需要钻个洞透空气,否则知了会缺氧而死)、锅铲、铁锨、盛水用的塑料提桶、手电筒或者小马灯。准备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心地去捉知了了。
捉知了看似简单其实颇有说道。我那时候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但已经是捉知了和捕蝉的高手。
我会挑一片树林,然后低头仔细观察树林地面的情况。如果发现有新鲜的泥土隆起,或者有细小的洞孔,就可以用锅铲或者铁锨铲去一层泥土。判断没有失误的话,就会发现拇指大小的洞洞,这时候你便可以找一根草茎或者很细的树枝,轻轻放进洞内,停留几秒钟再轻轻提起,知了就被钓了上来。然后你要扩大战果,用铁锨沿着知了的洞洞向周围平铲,如果运气好的话,会有若干个洞洞,每个洞洞里,一定会蹲着“知了猴子”。
当然如果你运气背或者判断失误,一无所获也不足为怪。如果你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你就可以用带来的塑料桶去附近的河塘提来水,将水均匀地洒在地面,值得注意的是,水不能太多,太多了无法马上寻找知了的踪迹,水少了又达不到效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知了是最怕水的,只要洞里有水,知了就会拼了老命往外爬。
忙完了这些天也就差不多黑了。这时候你就看不到地面上知了的洞了。你可以放下锅铲、铁锨、盛水的提桶,带上大玻璃瓶子和手电筒或者马灯,一棵树一棵树干去找了。出了洞的知了会沿着树干或者植物的茎向上慢慢攀爬,有时一棵树上会有好几只知了。如果你没有电筒或者马灯,又没有月光,是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那么你只能跟着感觉走了。隐约感觉树干上有肉嘟嘟的黑点在缓慢向上移动,你就可以伸出手去,轻轻一摸,准能捉着。假如你眼神不济或者没有走心,摸着个臭虫之类的也是极有可能的。
不知不觉已到下半夜了,露水重了,你会感觉露水已经打湿了头发和衣裳,而且你也感觉到累了,那么你就不要再恋战了,带上你的战利品打道回府吧。
回到家后,你别急着换衣裳和满是烂泥巴的鞋子,你要把瓶子里的知了倒进盆子里,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然后取一只带盖子的罐子,将清洗干净的知了全部倒入,将食用盐撒进去,盖上盖子,端起摇动几下,确保每个知了都能“享受”到盐巴的滋味,再盖上盖子,这项工作才算完成,你就可以洗手换上干净的鞋子和衣服,放心睡觉去了。
为什么要放盐巴?又为什么要盖盖子呢?放盐巴腌制是为了去除知了的土腥味,放上盖子主要是防止知了忍受不了被腌制的折磨而偷偷逃跑。
第二或者第三天,你就可以将腌制好的知了拿出来,放锅生火。生火时倒进冷油(一定要素油,也就是调和油,绝对不能用荤油),再将知了倒进油锅,文火煎炸至知了金黄色或肉红色便可起锅装盘,喜欢吃辣的,可以撒上辣椒粉。如果捉来的知了不想腌制,就必须要立即煎炸,防止时间长了知了褪壳。没有腌制的知了可以在煎炸装盘后放上椒盐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油炸的知了有的金黄,有的暗红,吃进嘴里香脆可口,如果用来佐酒,则是最美的享受。如果知了煎炸后颜色黑红就说明煎炸焦了,这盘美味也就废废了。
(未经作者许可,谢绝转载)
网友评论
高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