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小将”张文贵

作者: 墨学智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05:00 被阅读3次
“白袍小将”张文贵

在塘沽的大沽渔校时,我和张文贵同校不同班,基本无交往,后来都在内蒙古凉城县的金星三队下乡,这才在一口锅里搅了勺。

张文贵个子矮小,却酷爱打篮球,带球过人刁钻得很,是学校篮球场上的“白袍小将”,场上最为吸睛,也因此在校园很有知名度。

到了乡下,张文贵出彩的舞台没了,大家也渐渐淡忘了他曾经的闪亮。在我们16名知青里,张文贵做事随大流,成了默默无闻的人。在村民的口中,张文贵并无差评,但口碑也寥寥,成了常常被人遗忘的人。

小个子的张文贵眼睛圆、下巴尖,如果戴上假发头套,靓女形象定可骗过日本鬼子。但张文贵阳刚起来也不含糊。我们下乡那年的夏天,张文贵首倡步量120多公里去呼和浩特转转,用现在的话说,是“裸游”一趟,这需要有股子“头发一乍,天塌下来也不怕”的劲头和胆量,其他知青无人响应。我那时肚里就有爱游逛的蛔虫,欣然同往。

我们一行是5个人,那仨人是张文贵在家时的邻居,外校的知青。一路上,张文贵和大家一样哼唱着“四季流浪歌”,走过一村又一庄。我们沿途饿了就找知青点蹭饭吃,渴了就直奔瓜地吃西瓜,困了就进村找有草堆的地方当“团长”。这些流浪人的行径,张文贵都能当做平常。

在金星三队的最后那年,也就是1971年,早已分成好几伙的知青最后一次重组。这时的我已经从原来与两位女生组成的“三人小组”,变成了光杆司令。生产队长找上门来,说张文贵和另一位男知青从原在的那伙分家出来了,吃住没地方,问我能不能同他们搭伙?我这里锅盆碗灶齐全,一盘大炕很宽敞,江湖救急哪有不能之理?就这样,新的“三人小组”成立了。也就是说,张文贵在金星三队最后的那段时间,是和我在一口锅里搅勺的。

没过多长时间,我们仨人就都被选调了。张文贵也和我一样到了呼铁局,我被分到工程单位,他被分到工务单位,去了铁路沿线的养路工区。从此,我和张文贵再没见过面,后来也听不到他的消息了。

2017年,在呼和浩特见到从塘沽来的同学,才知道张文贵后来也回了塘沽,并且进了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工作,已经病逝。

据说,是同在一个单位的老王主持料理了他的丧事。这个老王,就是当年金星三队知青点的组长(点长)。巧不巧?有故人相送,张文贵真的是魂归故里了。

——有过多少往事,好像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好像还在身边……

相关文章

  • “白袍小将”张文贵

    在塘沽的大沽渔校时,我和张文贵同校不同班,基本无交往,后来都在内蒙古凉城县的金星三队下乡,这才在一口锅里搅了勺。 ...

  • 拍案惊奇——单帖阅读量1.8万!

    此前,我在《塘沽记忆》贴吧发布了追忆已故同学张文贵的文章《“白袍小将”回归故里了》。近日,我不经意间点开此帖,看到...

  • 我的白袍小将

    当时我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 认识很多人却没有几个朋友。 我以为的爱情是指尖沧海。 来的凶猛而梦幻。 不是精致楼阁,...

  • 谢池春·对军

    骑兵冲锋,一片金戈铁马 擂鼓声、士气高涨 白袍小将,曾杀敌千...

  • 紫铠将军吟(紫玉米)

    白袍小将锁紫甲, 红樱长枪任天涯。 杆纵四棒节节高, 垄横千桔株株侠!

  • 《三国立志传》之七

    七.白袍小将 赵云 四勾玉 季汉 【纵横】——任意时机,你可明置你的手牌,并将它们当做【无懈可击】或【闪】使用或打...

  • 金庸大侠虽已逝,各路英雄齐上阵,我们这个时代从不缺大侠!

    有一白袍小将,不戴盔甲,只披一白战袍,行如风,勇如虎。手持红缨枪,直逼敌军阵营。 手中红缨枪舞的飞...

  • 美:值多少钱?

    最近网上又在评比“中国十大最丑建筑”,往期也有应该后悔改名城市的段子。比如白袍小将跃马出战,大喝:吾乃常山...

  • 《三国风云录》(第一百三十四回)

    第一百三十四回 白袍小将立新功 孙权见魏国并不出兵,只得调兵遣将抵抗刘备,宗族孙桓主动请战,孙权封孙桓为左...

  • 白牡丹

    一袭白袍妙雅妆,高洁贵气淡飘香。 诗人词穷叹才浅,痴情君子梦里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袍小将”张文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ov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