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刺客者,古而有之。自太史公伊始,或见诸于史书传记,或现身于野史传奇,刺客之行迹,可谓是延绵千年从未断绝。
古之刺客者,有专诸刺吴王,聂政刺韩相,要离刺庆忌,荆轲刺秦王,无一不是感恩图报的高义之士。然则刺杀之缘由,却无非是铲除异己,争权夺利。
而今太平盛世,江湖上已鲜有刺客之身影,刺杀之事更是少之又少。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不过,有人之处便有江湖,江湖之上又几时会少得了纷争?所谓刺一人而定全局,又何乐而不为。
上阙
江湖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话说,自从南北武林两大宗师于八与左仲宁仙逝之后,京师大将军曹南飞、“桃花武馆”馆主刘飞扬、“霸王寨”寨主孙长亭,便是武林中公认最顶尖的三大武者。这三人一为官,一为民,一为寇,身份虽大相径庭,却又相得益彰。
除此之外,江湖之上又有“南诸葛,北司马”两大豪杰。南方是以“青叶帮”帮主诸葛勿用为首,北方则崇“红花门”门主司马济世为尊。
有好事者,亦将其并称为当今之五大高手。单论声名之盛,丝毫不亚于昔日两大宗师。
正当天下练武之人皆翘首以盼,这五人何时会仿效前人,华山论剑一决高下之时,却传出了一则震惊江湖的消息——司马济世遇刺身亡。
莫说值此朗朗乾坤的太平时节,即便是千军万马的乱世当中,似司马济世这般高手,也断无命丧刺客之手的道理。
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一时间可谓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司马济世死于太原城中。据红花门弟子所述,他自五台山访友归来,然后才到太原。发现门主遇刺之后,太原分舵立即全城搜索刺客,并飞报总舵。
太原官府得知消息,也是不敢怠慢,即刻封锁案发之地,并向京城六扇门通报求援。
司马济世虽说只是一介江湖草莽,但红花门势力遍布北六省,饶是六扇门也不敢等闲视之,派出了四大名捕之首杨不舍前往查探。
星夜兼程抵达太原城之后,杨不舍第一时间拿到了验尸卷宗。他看完之后默然不语,将卷宗递给与他一同前来的姜二郎。
姜二郎并非六扇门中人,且不懂武功。不过他对江湖上的三教九流,却是无有不通。杨不舍与他相交多年,在查案之事上得他帮助良多。
杨不舍见姜二郎合上卷宗,问道:“姜先生,可有发现?”
姜二郎闭上双眼,状若回忆道:“根据验尸结果,司马济世身上有刀剑伤口若干,但大多是皮外伤。真正致命者,在于胸口、腹部和后背三处拳脚内伤。”
“如此看来,应当是遭受多名刺客围攻致死?”
姜二郎双眼睁开,摇头道:“若是如此,那么兵器之伤应该比拳脚更为致命。”
“况且”,姜二郎继续道:“司马济世乃是当今有数的高手,即便是多人围攻,刺客的身手也不会在你之下。”
江湖中武功不在杨不舍之下者,不会超过二十人。这些人无一不是声名赫赫之辈,要让他们联手刺杀,恐怕是难于登天。
杨不舍与姜二郎在太原连日多番查探,却无丝毫进展。查探无果之下,两人只得对江湖上可能出手之人一一合计。
杨不舍先道:“昔年曾大闹长安城的马家兄弟,便是擅长刀剑。”
姜二郎摇头道:“马伯虎剑法精妙,马鹰扬飞刀见长,两人在西北有虎视鹰扬之称,可惜司马济世身上并未见飞刀伤痕。”
杨不舍再道:“桃花武馆的关威与张安守,一擅短兵,一擅拳脚。”
姜二郎还是摇头道:“关、张二人是刘飞扬的师弟,刘飞扬与司马济世齐名并列,他又怎会如此自折身份。”
杨不舍继续道:“青叶帮诸葛勿用麾下的日、月、星三大堂主,最擅联手合击之术。”
姜二郎摇头如拨浪鼓一般,道:“魏射日、廖吞月与黄落星,这三人已经证实仍在南方,未曾过江一步。”
杨不舍低头思忖,一时半会也未曾想出其他符合条件之人。
“杨捕头,有江湖传言说司马氏乃是前朝皇族之后,此事是否属实?”
杨不舍并不惊奇,淡然道:“没错,确实如此。”
“那么司马济世之死,是否出自京城之手?譬如大将军曹南飞手下,也是高手如云。”
这一次轮到杨不舍摇头,他道:“朝廷若是想除掉他,焉能有红花门今日之势。”
两人讨论了半日,依旧是一无所得。
下阙
司马济世身亡之后,红花门便由其弟司马安民暂代门主之位。与司马济世相比,司马安民在江湖上名声不显,外人大多只闻其名不知其人。
司马安民接手之后,明面上并没有什么大动作,暗地里却联络相关势力,不断向官府施加压力。首当其冲者,便是负责查案的六扇门。
身在太原的杨不舍,已连续接到六扇门、刑部、大理寺等多封公文,令其尽快找出真凶。
姜二郎虽然熟知江湖事故,但对此案却也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
杨不舍苦笑道:“姜先生,我们这次可是接了个烫手山芋。”
姜二郎亦有同感,道:“无论是从武功手法,抑或动机缘由分析,均找不出半点头绪。且不谈是否有这般高明的刺客,问题在于刺杀之后,也没有人能得到任何好处。”
姜二郎叹了口气,继续道:“如果硬要说,那也只有司马济世之弟司马安民,在其兄死后接掌了红花门。”
“如果是司马安民的手笔,那红花门中不可能毫无破绽。”杨不舍道。他在六扇门多年,对于红花门个中情况,亦是了如指掌。
姜二郎开玩笑道:“难不成司马济世是自杀不成?”
数日之后,这边杨不舍与姜二郎仍在苦心追查,那边红花门也终于开始有所行动。所谓不动则已,一动便如狂风暴雨,山崩海啸一般。
先是红花门太原分舵冲击府衙,要求迎回司马济世尸身下葬。双方一番冲突之后,官府只得将尸身送回。至于冲击府衙之事,在红花门斡旋之下,竟不了了之。
随后红花门各地分舵也纷纷出手,大肆搜捕刺客,间中顺带铲除异己,收编各处势力。如此动荡之事,在亲附红花门的官员口中,亦变成民情激愤而一笔带过。
紧接之后,暂代门主的司马安民,向江湖通告为其兄长复仇,并指认幕后黑手便是戍卫京城的大将军曹南飞。
接闻此消息后,杨不舍与姜二郎马上连夜赶回京城。甫一进城,两人便发现京城之中也是纷乱如麻。
红花门弟子与曹南飞手下相互对峙,双方更是不时爆发冲突。红花门以江湖恩怨为名,挑衅、辱骂、偷袭等各种手段齐出,只差最后一步还没有暴动而已。
姜二郎叹气道:“天下太平许久,连朝廷威严也为人所淡忘。”
杨不舍冷冷道:“红花门上下勾结,蒙蔽官员,其罪当诛。”
“那为何朝廷至今仍未动手?”
杨不舍长叹息一声,道:“想来他们在朝中的帮手亦是非比寻常,如此局面都压制得住,连曹大将军都不敢轻易出手。”
“看来大乱将至……”姜二郎叹道。
就当京城风雨飘摇之际,司马安民与诸葛勿用联袂进京。司马安民以复仇之名,向曹南飞发出挑战,请诸葛勿用作为见证人。
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将天下武林之目光全部聚焦于京城。事到如今,曹南飞是否刺杀司马济世的真凶,已非关键之所在。
江湖人更为关注之事,是司马安民与曹南飞之战谁胜谁负。
曹南飞虽身居庙堂之高,却也是出身于江湖。兼且他又娶了左仲宁之女左依为妻,算是继承了北方武林第一宗师“无忧先生”左仲宁的衣钵。
司马安民能继任门主之位,想来武功应当也不会比其兄长逊色多少。红花门借搜寻真凶之机,大肆兼并扩张之后,基本上已经统一北方武林。
如若司马安民能够胜出,挟大胜之威,又有为兄复仇之旗号,势必将会有一番更大的动作。即便告负,也能一战成名,为日后之作为奠下基础。
此战可以算是继当年在嵩山少林寺,于、左两大宗师比试之后,江湖上声势最为重大的一场比武决斗。若论影响之深远,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尾声
司马济世安葬之处,在司马氏一族的故里怀州。
此时距司马安民与曹南飞一战,已过一月有余。当日两人交手二十余回合,司马安民最终稍逊一筹,不敌落败。然而在一旁见证的诸葛勿用,却突然向曹南飞出手。
曹南飞在二人夹攻之下,当场毙命,由此也拉开一场乱世的序幕。
红花门趁曹南飞身亡之后,朝廷还未反应过来之时,兴兵作乱。京城一时之间群龙无首,再加上有心之人推波助澜,顿时天下大乱,正如姜二郎当日所言。
诸葛勿用离京南下,途中顺路到司马济世坟前一拜。他对着墓碑自言道:“司马兄,自古刺客者,刺一人以保家国安天下,你却是刺一人以乱天下。”
“当年我自诩妙算无双,推动于师父北上挑战左先生,本也是想搅乱这一方太平,未想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今看来,我终究还是不如你。你多年苦心筹划,最后竟不惜以身作饵,一死以碎太平……”
诸葛勿用独自一人感慨许久,然后才施然离去。
这正是:自古艰难唯一死,皇图霸业袖手间。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