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不能“空”

作者: 书海中的小船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13:43 被阅读122次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名言,意在告诫年轻人写文章要肯下功夫,要务实,不要一味追求辞藻的华丽,夸夸其谈,以致内容空洞,毫无价值。

人有灵魂,文有文魂。人的灵魂藏在思想情感里,表现在言谈举止中,文章的灵魂则在于真实实用,表现在字里行间。

做人贵在“诚”,写文章贵在“真”,真诚的人能够博得别人的信任,真实的文章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写文章只有发自内心,言之有物,以真实为前提,以实用为基础,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成为佳作名篇。

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

情感是连接文字和心灵的桥梁,是写出好文章,打动读者的前提条件。当我们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产生情感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通过文字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反之,如果没有真实情感,只知道抄袭或者套用,即使文章写的再好,也只能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宛如行尸走肉。

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刚上任的校长给全校师生开会,当校长讲话的时候,突然拿起一篇稿子念了起来,并且也没有阴阳顿挫,像和尚念经一样,给人一种乏味的感觉,很难激起别人的兴趣。这时,班里一位喜欢演讲的同学,小声对我说,这篇稿子是从网上抄的,一字不差。我旁边的同学听到后,顿时像炸开锅一样,都七嘴八舌的说起来,纷纷都嘲笑校长只会鹦鹉学舌,没有真才实学。

曾今听一位老师常说:“真感情要命”。细想想确实如此,文章如果缺乏真情实感,就会显得矫揉造作,虚伪矫情,即使文采再好,也是华而不实。

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

打蛇打七寸,工作抓重点。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不仅要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关键;我们不仅要了解事物的旁枝末节,更要知道的全面深入,不能片面的看待问题。

只有看的透,想的深,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知道事物前后的不同发展,我们才能更加正确的认识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毛主席的好多文章都是针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而作的,使人读后如醍醐灌顶、发人深省。

抗日战争期间,全民族的力量逐渐的统一起来,基本确定了抗日统一战线。这时,国内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速胜论,认为中国很快就会战胜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另一种是失败论,认为中国很快就会失败,甚至亡国灭种。

针对这两种声音,毛主席认真分析了当前的抗日形势,并写出了一篇著名的文章《论持久战》。

这篇文章从国内抗战大背景出发,指出了出现这两种思想的根源,分析了抗日战争的三个不同阶段,有力的驳斥了中国失败论的说法,同时也认为速胜论是不对的。只有持久战才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

最后得出结论,只要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国际抗日统一战线建立起来,日本国内民众和日本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兴起来,中国就一定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不仅纠正了两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使得人们对抗日战争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还鼓舞了人心,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正是由于毛主席了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一针见血,写出的文章才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

古人云:“诗贵真,乃有神”。写文章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不能胡编乱造,不能夸夸其谈,言之有物,言之有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切记空谈。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也才能为广大读者所传颂。

纵观千年历史名篇佳作,数不胜数。凡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维护百姓利益的文章,都被代代相传,成为流传千古的上乘之作。

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敬仰。

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代代相传,杜甫因此而被后人称为“诗圣”。

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用一首《墨竹图题诗》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与关心,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直到现在,习主席常用此诗来诠释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

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浪淘沙,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学长河中,凡是经得住历史考验,时空打磨,而仍然长盛不衰的文章,才是往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因为这些文章不仅仅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更为我们传承了宝贵的精神品质,为历代后人学习和效仿,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一部分。

写文章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有助于表达自我,提升思考力,同时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

曾今听一位老师讲过:“人无时无刻都在进行沟通的活动,沟通是一种感觉的传递,信息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这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同样适用于写文章。”

细细想想确实如此,写文章是自己与自己的交流,是与自我灵魂之间的对话。人只有真实的面对自我,才能写出真实的文章,才能赋予文章以高贵的灵魂与无可无替代的价值,才能真正的打动他人,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文章

  • 写文章不能“空”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名言,意在告诫年轻人写文章要肯下功夫,要务实,不要一...

  • 灵机小记

    所谓不写文章与写文章,皆有两种境界。若非心里空,若非心里满。有人心里空,写不出一字半句;有人心里空,却能空生妙有。...

  • 写文章,不能急

    最近看了很多简友写的文章,大多是关于在简书的收益,做公众号的收益,有的一个月,有的两个月。 看了总给人希望,看了,...

  • 心不能空

    精神寄托 一日我不舒服去小诊所拿药, 一进诊所门就看见正对门的椅子上坐着一...

  • 共勉

    宁坐十年冷板凳,不写文章半句空。

  • 写文章不能太功利

    以后写文章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太在意有没有人看真的会失去初心的。自己写的开心就好了嘛。

  • 写文章不能靠灵感

    最开始写文章豪情万丈,每天可以写几篇文章,好景不长,写着写着就变成一天一篇,再写着,就变成了几天一篇,再写着就想写...

  • 写文章不能太正经

    写文章不能太正经,太正经了没人看,就跟说话一样,太正经了无趣。 有位简友跟我说,他的文章阅读量低,没有人评论也没有...

  • 每段感情不用空两格

    第一次知道写文章不用每段空两格是用简书以后。 为什么写文章每段开始都要空两格,小学老师没有说过。只是写作文都要这样...

  • 标题不能为空

    太监为什么勾头耸肩,低眉顺眼,是他们天生贱格吗?并不是。如果他们胆敢挺直腰杆,雄姿英发,那么皇帝立马让他脑袋搬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文章不能“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tz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