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的生活——听懂情绪的声音

作者: 向问天 | 来源:发表于2022-06-19 22:27 被阅读0次

    我的朋友,看到题目,你也许会想,问天讲解斯多葛哲学,怎么找了情绪的入口?顺应自然生活就是最好生活,就是幸福生活,而很多时候,情绪决定了人的选择。后续讲课中,我们将介绍幸福的要素构成,以及完整的实践路径,理解情绪,则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一、人的情绪来自哪里?

    理解人的情绪,管理好情绪,是自由安宁人生,迈出的第一步。但是,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心理学家罗纳德·波特埃弗隆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夫妻去登山,遇见了一位年老的智者,智者让两个人坐下,并且告诉他们,可以向他提出任何问题。于是,问他生命的意义,欣然回应。问他幸福的秘诀,侃侃道来。问他宇宙的奥秘,和盘托出。

    然后,最后一个问题:‘大师,我们常常生气,而且,生气时候往往会互相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办啊?’智者顿时无语,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把笔折成两段,大声咒骂着,跺着脚走向内室,“呯”的一声关上了房门。夫妻两人面面相觑,半响,大师出来了,‘唉’,对着他们喃喃道:‘我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会孤零零地坐在这山里了!’”

    安静祥和时日,无可比拟的飓风,让海洋扬起滔天巨浪。命运叵测情绪的风暴,应由智者预测和把控,送我们到达幸福人生的港口。

    快乐、悲伤、厌恶、生气、惊讶、感兴趣和恐惧等都是人的情绪。虽然有不同,但都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传送到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情绪爆发是瞬间出现的,甚至当事人都没意识到就发生了。相信,你有切身的体会感受,而历史上有关情绪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波斯国王冈比西斯嗜酒成性,他最亲密的朋友普雷克斯佩斯,劝他要节制一些,因为国王万众瞩目,醉醺醺的有失体面。冈比西斯冷静的说:“为了让你明白,我从来就没有到控制不了自己的程度,我让你看一看喝了酒之后,我的眼睛和双手还是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能”。他召集大臣设宴饮酒,高举酒杯不住畅饮,等他头脑昏沉、酩酊大醉之后,命令普雷克斯佩斯的儿子,走到门槛,面他而立,左手举过头顶站在那里。

    国王让人拿过他使用的弓箭,拉开弓,一箭射出去,不偏不倚的射中了孩子的心脏,接着他走上前去,用剑剖开孩子的胸膛,炫耀扎在心脏上的箭头。他转过身问孩子的父亲:“我的手准不准?”父亲回答是:“阿波罗也不可能比这射的还准。”

    波斯王阿斯提阿格斯,命令哈帕古斯杀死襁褓中的居鲁士,哈帕古斯没有做到。国王召唤他进宫,同时命令将他的几个儿子的肉,做成宴席上的一道菜,端到他的面前,除了劝他多多进食,还一个劲的问,这道菜是否合他的口味。见他饱餐了一顿亲身骨肉之后,国王下令,让人将他孩子们的头颅拿进来,问他,对受到款待如何评价。哈帕古斯回答是:“皇家的餐桌上,吃什么都香。”

    他们的情绪如何产生,又如何被控制的呢?不管怎样,愤怒和平静之中,都蕴含着人性极端情况,有无可比拟的邪恶和冷酷。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认为,人在看到蛇的时候,有两个情绪系统会发生作用,其中一个是潜意识的系统,反应迅速;另一个是意识系统反应速度会慢一些,快速系统将进入的视觉信息,从视丘脑引导到杏仁核,杏仁核会随即启动恐惧和规避反应,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身体机能也会随着心理变化产生反应。

    心跳加快,手掌出汗,喉咙发干,还会带来面部表情、姿势、声音和身体动作等方面的变化。微笑、皱眉和大笑,都是外在呈现,被称为情绪的表现部分。通过它们,个体传递了状态的信息,人意识到自己在一定程度的快乐、悲伤、愤怒或恐惧中,这被称为情绪的认知。

    斯多葛哲学家认为情绪的反应,是对生活感悟的记录。它来自外界的碰撞,是我们的心灵的波动。

    芝诺将情绪比喻为受到惊吓猛然振翅的飞鸟。爱比克泰德说:“如果油洒了,酒被偷盗了,可以说不动心就赚了,平静就赚了。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可是,你无法平静,为什么呢?”他们试图找到缘由,找到把握它的关键。

    二、情绪究竟如何进行分类?

    被称为情绪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由生理唤起,认知解释,主观感受,还有行为表达组成的过程。斯多葛哲学家意识到了这个回路,从善恶考虑,聚焦激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一)情绪和激情。激情是情绪的强烈表达。一种区分是这样的,情绪属于一种不假思索的情感,所以我们常说,某某一时感情冲动。人倘若天资中缺乏这种克制力,算不上是恶,这只是一种软弱和幼稚的表现。但是,激情是好恶感潜滋暗长,成为持久的情感偏向,执着于这种偏好,让它自己生根发芽,滋长起来,就会把坏东西带到行为准则中,这种坏是邪恶。

    爱比克泰德非常喜欢美狄亚的故事。夺取金羊毛的英雄伊阿宋,在科其斯的公主美狄亚的帮助下取得金羊毛,并与她结婚,后来喜新厌旧抛弃了妻子。美狄亚因为嫉妒召唤众神复仇,送给了伊阿宋的新娘一件精致的袍子、一顶金冠,毒死了这位公主,随后杀死了自己与伊阿宋的两个孩子。美丽的美狄亚,事反思为什么会杀害自己孩子,可是认定,这种激情是她所不能控制的。

    美狄亚出身高贵,聪慧能干。她协助伊阿宋,背叛了父亲,杀死了兄弟。伊阿宋的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都因为她而圆满。但是,仅仅因为年老色衰,她的丈夫抛弃她,驱逐她,瞬间从人生赢家变成了流浪的乞丐。这就是哪怕出身高贵、能力超群的女人的命运。在后来歌剧中,她悲伤的形象,对事件过程反复吟唱,让无数人为之落泪。

    斯多葛则认为激情之中,产生更多恶。在他们看来,理性若不把驾驭的缰绳操纵在自己的手中,情感和偏好这群烈马就会反过来成为人的主宰。

    (二)激情的分类。芝诺认为,激情是非理性的、过度的冲动,是一种违背自然的灵魂运动。克律西波斯在他的《论激情》中说,激情其实是一种评判。

    斯多葛哲学家认为,常见激情分为四种,恐惧、渴望、快乐和痛苦。他们认为,感情不是单纯的精神活动,而是与一定的物理性运动相对应的精神活动。灵魂将对善恶进行判断,伴随着这种判断产生膨胀收缩,压缩扩张等变化构成运动,从而产生四种情感。

    恐惧指的是对恶的一种预料,包括害怕、退缩、羞怯、惊恐、呻吟、担忧等。渴望是一种非理性的欲望,包括希望、厌恶、好胜心、生气、爱欲、愤恨、嗔怪等。快乐指的是面对值得被选择的事物,而产生的一种非理性的激情,比如沉醉、幸灾乐祸、欢欣、情难自已等。

    痛苦是灵魂的一种非理性的退缩,它其中又包含着怨恨、悲悯、羡慕、妒忌、烦恼、忧愁、悲痛、苦恼、狂乱等。克律西波斯将感情分类了70种,荻野弘之认为,如同欧几里得研究的《几何原本》,斯多葛哲学家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伦理学体系。

    可以感受到,他们仿佛在做实验,细分要素,归类思考,将伦理学模糊语言,变成了公式和元素周期表。

    斯多葛哲学家认为,现实中,善驱动产生的是“快乐”,恶驱动的产生的是“痛苦”,由不在现实生活中,而在未来的预想的恶,驱动的是“恐惧”,预想的善驱动的是“欲望”。以这四种情绪为类,还有很多划分。

    如欲望,有愤怒、过度的性欲、思慕以及对名誉、快乐和财富的执著;快乐中有自我满足和欺骗;恐惧中,有苦闷、狼狈、惊讶和迷信等感情;痛苦中,有妒忌、哀伤和暴躁等各种情感。

    你会想,YYDS,有必要这么麻烦?这是一种拆分认知,当你因为孩子的作业始终完成不了,因为伴侣的生活懒散态度愤怒时,可以考虑,当下你的情绪属于哪个分类,对认识和控制情绪非常有帮助。当然,最好还是发泄出来。

    可是,哲学家不行,他们要上课啊,不对,他们要理解这个世界,解释这个世界。

    现代心理学证明,至少有七种情绪的基本面部表情,在不同文化中通用,至于人们到底有多少种情绪,科学家尚未达成共识。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基本情绪的数目并不多,如埃克曼列表上有七种基本情绪,即愤怒、厌恶、恐惧、高兴、悲伤、轻蔑和惊讶。而罗伯特·普鲁特科奇则认为有八种情绪。

    基本情绪组合以后,能产生更加复杂的情绪。如果你找一本英文辞典,可以发现有500多个与情绪有关的词语,康熙辞典的呢,会更多。复杂的情绪究竟有什么用呢?让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是为了让世界拥有更多故事?

    三、如何看待情绪的影响?

    故事皆为虚妄,但是,我还是要从一个故事说起,故事来自于《阁楼之夜》,一本罗马时代的奥鲁斯·格利乌斯写的轶事书。格利乌斯从科孚岛的卡西亚帕镇,穿过爱奥尼亚海,前往意大利南部的布伦迪斯乌姆,在前往罗马的途中。他提到了一位同行旅客,这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斯多葛派老师,一直在雅典讲课。

    船遭遇了猛烈的暴风雨,持续了一整个晚上。乘客们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他们挣扎抓紧船身,防止溺水。格里乌斯注意到,老师脸色像床单一样白,和其他乘客一样带着焦虑的表情。然而,只有这位老师保持沉默,而不是在恐惧中哭泣哀叹自己的困境。当接近目的地,大海和天空平静下来,格列乌斯温和地问那位斯多葛学派老师,为什么他看起来几乎和其他人在暴风雨中一样害怕。

    他看出格里乌斯确实是真诚请教,于是谦虚地回答说,斯多葛主义的创始人教导人们应该自然地面对这种危险,如何经历一个不可回避的短暂恐惧阶段。

    斯多葛的创始人区分了我们对任何事件,(包括威胁的情况)的两个反应阶段。首先是最初的想象(幻想),当我们最初遇到诸如海上风暴这样的事情时,它会不由自由地,从外部强加到我们的头脑中。爱比克泰德说,这些印象可以由一种可怕的声音触发,比如雷声、建筑物倒塌或突然间惊恐的尖叫。

    即使是一个完美的圣人,最初也会被这种突然的冲击所震撼,他会本能地惊恐地退缩。这种反应不是来自对所面临的错误价值判断,而是来自他体内暂时跳过理性,而产生的情绪反射。这种情绪反应,与非人类动物所经历的反应相当。例如,塞涅卡指出,当动物被危险的出现吓到时,它们会逃跑,但之后,它们的焦虑很快减轻又重新回到平静地状态。”相比之下,人类的思维能力让我们的忧虑,逾越了自然的界限。所以,斯多葛派认为,理性,这是我们最大的祝福,也是最大的诅咒。

    斯多葛学派说,在反应的第二阶段,我们在这些自发产生的印象中加入了“同意”的判断(即自动印象)。智者的回应不同于大多数人。他不赞同对侵入他思想的状况,所产生最初的情绪反应。爱比克泰德说,斯多葛派既不该同意,也不该确信这些涌现出的情绪印象,比如面对危险时的焦虑。

    相反,他认为这些情绪反应是误导,拒绝接受、忽略并摈弃它们。相比之下,不明智的人会被他们对外部事件的最初印象拖着走——包括那些可怕的和令人恐惧的事件——并持续担心、忧虑,甚至大声抱怨他们所感知到的威胁。

    一定程度的焦虑是自然的。即使最有经验的水手。勇敢在于不顾一切理性地处理情况。同样地,斯多葛派告诉自己,虽然情况可能看起来很可怕,生活中真正重要的的问题,是他选择如何回应。

    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可怕的印象而加重我们痛苦,并告诉自己一些可怕的灾难即将发生。智者也会在危险面前颤抖,重要的是他坚持自己的理性能力,接受并超越这些感受,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他没有被快乐的诡魅歌声所陶醉,也不惧怕痛苦的毒刺。

    失去亲人会让人悲伤,受到侮辱会让人愤怒,赢得大奖会让人喜悦,心爱之人见前男友会让人吃醋。这些强烈情感有什么共同点呢?为什么都要将其放在情绪的类别中呢?答案是,所有情绪,都涉及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唤起状态,而这种唤起状态聚焦于对个人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上。

    可以这样说,衡量一个人,看见他们恐惧、渴望、愤怒和快乐前的样子,才能认清他们的德性。只有在发生了一定事件,才能有更深刻的体验。蜜月旅行比婚检,更加可以发现灵魂上存在的问题。

    那么,你一定要追问,作用是什么呢?情绪的进化要旨,在于帮助我们对重要的情境作出反应,帮助我们向他人传达我们的意图。情绪的目的是为了阐述和表达,影响和改变,对象是自我和他人。我的情绪我做主,而不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顺应自然是接受规律,听到情绪的声音,是为了找到理性的应对路径。

    情绪现在可以视为我们思维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长期被行为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所忽视,很多细节还没有被搞清楚,如脑内情绪回路的细节,很多情绪障碍的疾病原因,如抑郁、狂躁症等。从两千年之前,斯多葛哲学家就强调,要用智慧解决这个问题,认为唯有本质的思考,才有长久正确的答案。

    四、智者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情绪?

    在人的一生中,都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面对生活的时候,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理性是不可或缺的。僵硬的理性人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纯然感性生活,却必然将一个人带入深渊。在斯多葛学派看来,好的状态是:“冷静而理性的欲望、面临威胁的理性审慎、惩罚邪恶的理性决心”。在他们看来,智者不会沉湎在情感之中,放任情绪的波动。

    矫正波动与激情。居鲁士曾将愤怒发在了一条河流上。当时,他带领大军一心想灭掉巴比伦,打算涉水渡过涨满水的金德斯河,在湍急的水流作用下,一匹国王战车的白马被河水卷走了。国王发誓一定要杀一杀夺走国王御马的河流威风。

    他放下所有战事准备,他命令士兵在河床两边各开180道口子,把河水改道变成流向四面八方的小河,最后让这里的河床彻底变干。他赢得了河流,却牺牲了作战时机和部队的士气,失去了征服巴比伦的契机。

    亚里士多德对愤怒保持拥护的态度,认为愤怒对德行有鞭策作用,如果剥夺了愤怒,那么人类理智变不能自卫,且会因此而对各种伟大的努力,变得懒惰怠慢,漠不关心。

    斯多葛学者完全不同,他们认为,激情是一种超出了理性控制的情感,是心智和感情上的偏执状态,需要进行矫治。愤怒其实只是使人依赖于他人的邪恶,因为以为自己被他人激怒,被他人诱发出无法控制的心理状态,这意味着愤怒,已经使自己失去自我。对于一个人,没有比失去自我更加伤害自我的,失控的激情将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一次又一次的被纵容。激情只能起到破坏作用。毕竟在发高烧时候获得的力量,是短暂而有害的,只能给自己造成伤害。

    统一于心智力量。斯多葛学者不同意古典希腊哲学,对理性和非理性的二元论式探讨。他们认为,理性和非理性,并不是心灵两种相互区分的功能,相反,理性并不是独立于感情,而发挥作用,即要么实施良好的控制,要么没有进行干预,并且它也不是始终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塞涅卡认为,理性和感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部分,统一于心智。缺少感情的理性是无用的,缺少理性的感情则是愚蠢的。

    《奥赛罗》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蒙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

    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蒙娜身边。奥赛罗拥有的扭曲毁灭欲,直接导致了善良的苔丝狄梦娜,被无辜掐死的悲剧。奥赛罗这样描述:“她为了我所经历的种种患难而爱我,我为了她对我所抱的同情而爱她”。苔丝狄梦娜死前,依然为奥赛罗解脱罪行,奥赛罗在愚蠢的猜忌与轻信里,以及无望的愤怒中,走向孤独毁灭。

    拥有理性的情感。人都有许多非理性的欲望和情绪,斯多葛学派不认为不健康的情绪应该被抑制,认为应该被健康情绪所取代。然而,这些健康的情绪并不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我们也并不总是保证能体验到它们,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们与美德,即生活的主要目标相混淆。它们看起来,就像是一种额外的奖励。

    当消防员奋不顾身的冲入火场的时候,当战士表达对祖国清澈的爱走向战场的时候,当疫情肆虐而医务人员走向疫区的时候,那种情绪,让自我从卑微中升华,让他人铭刻高尚记忆。

    有种流行的误解,认为斯多葛学派是冷漠的人。智者并不是钢筋铁骨,而是血肉之躯。古代斯多葛派一直否认这一点,爱比克泰德《论说集》中说:“因为我们都不应该像一座雕像一样麻木不仁,没有感情,相反,我们应该尽力保持与其他人,建立起来先天或者后天的关系,做一个虔诚的人,孝顺的儿子,友爱的兄弟,慈祥的父亲,守法的公民。”

    爱比克泰德像一个清晰思路的顽童,类似苏东坡。他把人生当作是玩球的游戏,关键是如何将球玩好,而不是如何赢得球赛。外在之物是无所谓的,而如何运用这些外在之物则不是无所谓的。尘世并不能够腐蚀你,只要坚守信仰,追求德性,其他成就会自然来到,如果能够帮助其他人,就应该保持热情专注,而不是患得患失。

    塞涅卡指出,智者会被某些不幸打击,但并不会被打垮,例如身体上的痛苦、疾病、失去朋友或孩子,或战败所造成的灾难。忍受感觉不到痛苦的事,并没有体现任何美德。要表现出节制的美德,必须放弃一些欲望,要表现出勇气,至少忍受本能的恐惧。人应该通过理性控制外界影响,达到不偏颇的控制自由境地。

    斯多葛派看来,智者应该只具有三种情感,即喜悦、慎重和意愿喜悦和快乐不同,是内心理性的高扬;慎重与恐惧不同,是内心理性的回避。同样,意愿是理性的实现,与欲望不同。同样这样理想的情感也有次级的区分。意愿下有善意、友好和敬爱,慎重之下有羞耻心、敬畏等。喜悦下有快活、舒适等。词语翻译的不够精准,含义基本如此。

    人不必要摒弃一切,应追求自己生命丰盈完美。当然,如果和美德有冲突,应该选择美德。因为生命之中,最优秀的品质在召唤我们,让我们的德性闪闪发光。情绪的目的是为了唤起,激励我们展现自我,突破自我。

    五、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吗?

    情绪可以管理吗?不完全。想到一个笑话:“大象踩着蚂蚁窝,愤怒的蚂蚁全部爬到象背上,象轻轻一抖身体,蚂蚁纷纷被抖落在地,剩下一只蚂蚁死死抱住象脖子,地上的蚂蚁齐声呐喊:‘掐死它,掐死它’。”你能够掐死情绪吗?如同抓住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地面,奔赴月球。

    听从理性的声音。现实生活中,情绪判断标准只能是来自内心——具有丰富知识和人生体验的内心,这样的内心能够理解什么是自然的声音。习惯清明冷静理性的生活,追求喜悦、慎重和善的意愿,幸福会变的更加具体。

    为了他人流泪并不可耻,为外界的不完美而伤心也不可耻,但情绪之中是否有不纯粹的东西?如不当的爱、愚蠢的爱、占有欲太多的爱,这些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斯多葛哲学希望人,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的困境,既关注集体的情感,也同样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自己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人生目标。

    有人问,我应该掩饰情绪吗?斯多葛哲学不是要求人随时说出自己当下的想法吗?那么,掩饰是虚伪吗?不,掩饰情绪不仅在工作中有帮助,而且在其他许多情境中一样给予你帮助。

    如你讨厌一个直接领导,那么不让他察觉到你的真实情绪显然是明智之举。如果你喜欢上一个人,而对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让对方慢慢感受到你的爱意,否则容易将对方吓跑。商业谈判中,最好也不要让你的对手观察你的情绪反应,包括打牌、游戏等场合,人都需要一些控制,这些在人际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问题,本质上与善和恶无关。斯多葛派认为可以漠视,也就是无所谓的。

    但是,重要环节的问题,要保持理性的态度。

    玛西亚是奥古斯都妻子莉薇娅的密友,她在儿子梅蒂利乌斯死后一直悲哀不已,塞涅卡写了《与玛西娅告慰书》,“你何必为人生的片段而哭泣呢?整个人生都值得我们为之泪下,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掉,新问题又迫在眉睫。因此,应该养成节制的习惯,利用人的心力去应对你们的众多忧伤。”“人为何物?一艘轻轻一晃、微微一碰就会破裂的船。无需大的风暴就可以将你吹得偏离航向:不论你撞到什么,毁灭的都是你。”

    他在流放的颠沛流离中,用同样的话语安慰自己。在生命中,我们都是观察者、体验者,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在他看来,心力应该用在德性的塑造上,而不是在情绪的表达上。

    罗马皇帝安东尼召集了最优秀的修辞学和哲学老师来训练马可·奥勒留,为他继承王位做准备。老师和他相处和睦,对他来说就像家人一样。当他最心爱的一个导师去世时,据说当时马可嚎啕大哭,宫殿仆人们试图制止他,担心人们发现他的哀痛行为,认为这样举止不适合未来统治者。然而,安东尼告诉他们,不要去打扰马可:“这一次,让他只做个人;因为哲学和帝国都不能剥夺一个人自然的感情。”

    在《沉思录》中,马可引用了伊壁鸠鲁的名言:“关于痛苦:那些让我们无法忍受的痛苦终究也会夺去我们的生命,而那些长期持续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重点是说,那些无法忍受的慢性疼痛会终究会杀死我们,所以,只要我们活着,就证明我们有能力承受更多。

    俯瞰客观的思考。伊壁鸠鲁给予人们的情感疾病,开的药方就四句话:“神不可怕、死无可畏、痛苦易除、快乐易得。”可是,他们过多的聚焦在自己的小圈子,缺乏大的视野。斯多葛哲学家则教导人们,应该需要共同体和社会性的生活,世界城邦的公民需要相互依存,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安宁,这比伊壁鸠鲁没有社会基础的只谈个体“友爱”要完整的多。

    爱比克泰德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很早界定了正确的认识,生活得安宁有序,赢得了自己想得到的一切。而另外一些人始终看不清,被大风吹的七零八落,时而偏向这边,时而偏向那边,一无所获。激情颠覆了理性的秩序,幸福或者理性的生活让一切都处于正常的排序,而正常排序之中人才能获得正确的印象。这就是斯多葛哲学伦理特性,不理解自然之性的人,也不可能在理性之中。

    歌德说过:“当我事事顺遂的时候,我的诗歌之火相当微弱。但是逃离即将发生的灾害时候,它却熊熊燃烧,优美的诗歌就像彩虹。只能描画在黯淡的背景,诗人的才情喜欢咀嚼忧郁的处境。”74岁的歌德,爱上一个19岁的姑娘乌尔莉克,“在这花期已过的今天,天堂和地狱都张开大口,我心潮翻涌左右为难!”仿佛一堆即将熄灭的灰烬,忽被山风燃起熊熊的烈焰,火苗吞噬着残存的一切。这到底是恩宠还是惩罚呢?盐野七生认为,这是歌德最大的不体面。缘由是不够理性的爱吗?只是不自然而已。

    掌控情绪可借鉴三点,首先,俯瞰视野,对待自我和宇宙一样,秉持客观的态度。“生命就像成熟的麦穗一样的收割,一个人诞生,另一个人赴死。”第二,与自我保持距离。看待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同一个旁观者一样在审视,只有这样,才不容易陷入到情绪的陷阱中,保持超然的态度。即使,对待亲近的人,也应该是理性的安慰。马可·奥勒留说,“不要加入别人的哭泣,不要有太强烈的感情。”

    第三,思考极端情况,包括死亡,更加冷静的看待一切,包括一些常人无法忍受的情况。如塞涅卡说:“不要试图去控制愤怒,而要设法彻底根除愤怒,因为恶的东西有什么控制的办法呢?在这件事情上,能够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莫过于思考我们的必死性。”

    总结一下:首先,理解情绪需要“智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情绪的作用是帮助个体作出生存和繁衍的反应。在社交过程中能够起到沟通感情,传达意图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情绪能够帮助我们发挥自己机能,但是,如果情绪的强度过大,或者持续的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破坏作用。

    其次,不健康的情绪应该被抑制,应该被健康情绪所取代。接受现象的触发,保留判断的权力。失去的悲伤有时只有时间能够治愈,内心的愤怒只有移情才能疗治,拥抱是一种缓解,放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最后,不应该把情绪与美德,即生活的主要目标相混淆。它们就像是一种额外的奖励。应该通过理性控制外界的影响,以达到不偏颇的控制自由境地。

    听懂情绪的声音的人,在理性的指引下,让情感之流汇成江湖,进入大海,得到最终的自由安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顺应自然的生活——听懂情绪的声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kd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