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读书笔记
偷换概念--读钱钟书《管锥编》一一六、2023-02-03

偷换概念--读钱钟书《管锥编》一一六、2023-02-03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05:08 被阅读0次
罗蒙诺索夫 质量守恒定律

        先生继续笺《列子 天瑞》篇,此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句,指出此句为《庄子 至乐》篇之结语,张湛注此句为“生于此者,或死于彼;死于彼者,或生于此,而形生之主未尚暂无,是以圣人知生不长存,死不永灭,一气之变,所适万形”。其句之重点,就在与“一气之变,所适万形”之结论。

       《列子》既然引《庄子》,其成篇当晚于《庄》。观此句出处之《庄子 至乐》篇,通篇庄子只言变,言化,而未言气之变,气之化也。先生引《荀子 正名》“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贯”,杨倞注“化者,改旧形之名,若田鼠化为鴽之类”。此解释了变与化之区别:变者,形不变,化者,形变也。再看《庄子 至乐》篇,无论引庄子鼓盆,还是列子说骨,皆言变化:生为死之始,死亦为生之始,则庄子之“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之机者,是变化之规律,自然之机理也。注意,故事之高潮就在这里,张湛注机为气,结合《列子》下一节引“黄帝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我存?’”,列子在此偷换了概念,既庄子之机换为列子之精神。先生释生死轮回与形气变化之区别:变化只言形不长存,轮回则主神不终灭;变化知有形一端,轮回则剖形神为两橛:形体可更而昭灵不昧,元神无改。把一个问题-形改换为两个问题-形与神,进而割裂二者之关系,以后一个问题为主,借用前一问题之外衣,而达到偷换概念之目的:轮回也。

        此可知宗教之伎俩:把规律解释为神灵。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发现的物质不灭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后爱恩斯坦又发现了狭义相对论:物质狭义相对论的质量和它的能量成正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E=mc²,可以相互转变。二者发展成为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合称质能守恒定律。这才是“机”正确解释也。

        世界三大宗教,其最大之特点就是排他性,盖知其主要含义经不起推敲,一旦仔细分析其来源,则破绽大露。其华丽之外衣,掩饰内中之虱子满身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偷换概念--读钱钟书《管锥编》一一六、2023-02-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pw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