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三国割据,有众多世族参与其中,汝南袁氏更是个中翘楚,族中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人:袁绍、袁术,前期占据了半壁江山的两兄弟。
四世三公
每次提到袁家,这个词总会被挂在嘴边,四世三公不是说4代人出了3个“三公”级别的官员,而是袁氏4代人每代都有“三公”这样的高官,或者换个词,四世五公,可见袁家在东汉时期有多么辉煌,只有弘农杨氏还能聊一下。“四世三公”用来形容世代官居高位。
折节下士
袁绍前期营造的形象简直完美,在洛阳“隐居”,再加上袁绍很尊重有能力的人,一时间前来拜访的宾客络绎不绝。接手冀州的时候,他还能亲自请田丰出山,界桥之战时摔头盔那一下,更是塑造了一个大好男儿的形象,只是外宽内忌的性格葬送了他。“折节下士”表示降低自己的身份,能尊重有才能的人。
奔走之友
袁绍也有自己的小团体,曹操、许攸、张邈都位列其中,他们在一块交情也很深,谁有什么事都能互相帮助。只是后来张邈向曹操,让袁绍很不开心,要不是有当年的情谊在,兖州也不至于交给曹操,还想着让曹操来自己帐下混。“奔走之友”用来形容能尽力相助的挚友。
土崩瓦解
韩馥是袁氏故吏,作为冀州牧的他,被荀谌成功说服,拱手献上了冀州。但也有坚定反对者,赵浮、程奂在河阳摆下万张强弩,成功威慑了袁绍。赵浮还建议韩馥不给袁绍提供粮草,陪他耗上十天半个月,不用打袁绍军自己就崩溃了,当然没被采用。“土崩瓦解”用来形容事物分裂,彻底崩溃。
投鼠忌器
裴松之的注解里引用了《后汉书》,提及胡母班给姐夫王匡的一封信,里边解释为什么天下诸侯不进京收拾董卓,就是因为天子在董卓手里,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当然也有利己的心思在里面。“投鼠忌器”用来形容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去做。
肝脑涂地
来自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就是他的那篇10w+爆文。陈琳遍数曹操的罪行,连他的祖父都没有放过。“肝脑涂地”字面意思是死得很惨烈,用来形容臣子敢于牺牲自己尽忠报国的行为。
征敛无度
换个主角,这次是袁术,比起老哥袁绍的记载,袁术的篇幅实在有点少,好歹也是曾经的第一大诸侯,却落得如此下场。原因就是袁术不得人心,征收赋税毫无限度,弄得民不聊生,自己还不能以身作则,甚至临终还要喝蜜饯...“征敛无度”用来形容毫无限度地搜刮百姓财富。
勠力同心
袁术曾想拉拢陈登、陈珪父子,但陈珪的回信毫不留情“本来觉得阁下能齐心合力匡扶汉室,没想到你居然谋划叛乱,你的心不会痛吗!”。其实汝南袁氏最希望的就是袁术、袁绍两人能勠力同心吧...“勠力同心”用来形容人们思想一致,能齐心合力。
传檄而定
来自刘表单骑定荆州过程中,蒯越提出的建议“派兵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只要一纸文书就能平定。”这就是被刘表称作“臼犯之谋”的蒯越,取得蔡、蒯两大家族的支持,刘表只用一年就平定荆州,作为一方牧守他无可指摘,只是子孙不肖。“传檄而定”用来形容一纸檄文,就可以安定局势。
生逢乱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看官如感兴趣,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
网友评论
文笔极佳,
才思敏捷,
过目不忘,
十年寒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
谈吐不凡,
谈笑风声,
高谈阔论,
眉飞色舞,
运筹帷幄,
言简意赅,
完美无缺,
一针见血,
义正词严,
一气呵成,
大显神通,
出口成章,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万古流芳,
一本正经,
一箭双雕,
长篇大论,
功德无量,
力排众议,
力挽狂澜,
气贯长虹,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坚韧不拔,
身体力行,
空前绝后,
视死如归,
奉公守法,
艰苦奋斗,
忠贞不渝,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一尘不染,
一鸣惊人,
叱诧风云,
排山倒海,
惊涛骇浪,
雷霆万钧,
惊心动魄,
横扫千军,
惊天动地,
见缝插针,
无孔不入,
口诛笔伐,
文从字顺,
十全十美,
无懈可击,
无与伦比,
励精图治,
壮志凌云,
高瞻远瞩,
忍辱负重,
盖世无双,
龙飞凤舞,
一丝不苟,
日理万机,
明察秋毫,
英明果断,
分身有术,
孜孜不倦,
吾等楷模
施主神人!犹如孔孟在世啊!神啊!从来未有这么牛x的人出现过亦没有比你更好的神作出现过,你已经成神了!!看了你的神作比吃白粉还爽!!贫僧对施主的敬仰之情犹如自来水管爆裂滔滔不绝又似那毒品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天啊!为什么?为什么要让贫僧在有生之年遇到这么有才的神人看到你这么棒的神作啊?太好了!太好了实在太好了!!就连哑巴看后都忍不住开口大叫:太好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后面省略N个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