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初二,其实,对我们一家来说,这个年基本也就过完了——
二弟接到通知,马上要回单位上班;小妹本就是请假回来的,假期只有三天,明天就到期了;小弟也要去拜访自己的老丈人,毕竟这是他们有了孩子之后过的第一个年。
至于我,早就计划着今天走,一年多没有到丈人这边来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昨天,父亲就在给自己的儿女收拾东西:二弟需要带出去的特产,小妹托人帮忙烘干的腊肉,小弟拜年需要的猪蹄……
父亲的动作非常慢,不用说我也能感受到父亲内心的难受,盼星星盼月亮盼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盼到一家人真正团聚,可相聚的时间总是太远,才过去两三天,即将面临着各奔东西。
而且,这次离别之后,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眼看着子女长大成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自然也就看到了子女的渐行渐远,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一旦儿女成了家有了孩子,再想把一家人聚在一起实在是太难太难,甚至是一种奢望。
距离的阻隔,旅途的颠簸,看似简单的一段路,总是有着太多的艰难险阻。
02
一切收拾妥当之后,二弟建议拍了一张全家福。
(科技的作用瞬间体现出来了,儿时,想要拍一张全家福,那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有要素都满足时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要人可以聚在一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拍了。)
虽然妹夫和小外甥缺席了,但是全家福照片也满满地装了十三个人,真正的大家庭,嫡亲血脉不掺假的大家庭。
端详着手机中的照片,忽然想起了父辈曾经拍过的一张全家福,一张我这个长孙缺席的全家福。
那张全家福也是三代人,随着祖辈的逝去,父辈慢慢天各一方少了联系,至于我们这一辈,就更是很多年都没有聚到一起过。
不由得伤感起来,今天我们拍了这张全家福,不知下次是否还有机会再拍这样的照片。
一直固执地认为,人生的每次遇见都是偶然,任何过去的历史,都不会有重演的机会,就像那些走过我们生命的人一样——
后来的我们遇到了更多人,他们也曾陪我们走过无数的岁月,但是面的他们,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都再也没有当初那种感觉。
每次的遇见都是偶然,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那就是每次的偶然都是唯一。
03
今天的大半时间,我都是在车上度过的。
从通村的面包车,再到载客三十余人的大巴,最后乘上宛如长龙的火车;从蜿蜒盘曲的通村公路,再到平稳不颠簸的高速公路,最后到整齐排列的钢轨。
外加出租车和一小段路的步行,早上十点半从老家出发,晚上六点半终于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旬阳。
相比老家的鞭炮声声,旬阳这边过年要安静得多。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虽然居于同一个市,但是旬阳跟我的老家各方面的差异都挺大——无论是平素的生活习惯,还是过年过节的习俗,都完全不同。
对于一个从小习惯在鞭炮声中过年的人,如果过年听不到炮声,就没有过年的感觉。
虽然我也知道,过年放炮并不是什么好事,一是浪费,二是污染,但每到过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就是“放炮”二字。
在我们的一生中,很多事情与对错无关,它只是我们早已习惯的一种习惯而已。不管对别人来说怎么样,但对我们来说,就是“从来如此”。
虽然从来如此未必是对的,但也未必是错误的。
以前总爱与人为习俗的对错争执不休,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笑。
04
虽然,今年我家的年过得很热闹,但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晚上躺在床上,刷着手机,忽然就明白了,我们之所以感觉年味越来越少,是因为少了我们自己的参与。
少年时过年,因为经济贫困的缘故,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亲手挣来的——
把猪肉背到街上去买,买过年的新衣服,那衣服里面不仅凝聚母亲喂猪的辛劳,也有着自己背猪肉上街的劳累;
那些年交通不便,运输只能靠人,年末赶集时,背篓是我们的标配,无论是一颗糖还是一株芹菜,都是自己从街上背回来的,吃起来也就分外地香;
没有煤,三十晚上守岁烤的是“疙瘩火”,这些树疙瘩,都是我们自己从山上挖出来背回来的,因为需求量大,所以自从腊月伊始,我们就要开始准备;
那些年,对联是自己写的;那些年,粉条是自己压的;那些年,所有凉菜都是自己卤的……
因为所有吃的用的,都有自己参与其中,那么在吃用的时候,自然就有了别样的情感,会觉得更香,更舒适,更自在……
二弟说,他永远记得小时候,我负责贴对联,父亲就会带着他和小弟打扫房屋以及四周的卫生。等到所有活干完的时候,母亲和小妹准备的年夜饭也就好了。
今年我们回家的时候,父母早有准备好了一切,没有参与感,反倒感觉不到其中的趣味。
05
年少时,一到过年我们就兴奋了,因为可以穿新衣,可以品美食,可以放鞭炮,遇到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有压岁钱。
而现在,一到过年我们就蔫了,辛辛苦苦一整年,等到放假的时候,神经完全松弛下来,不想说话不想动,只想美美地睡几天。
年少时小伙伴过年凑在一起过家家,玩打仗,我们都在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现在过年,我们只能看到一群小孩凑在一起玩手机游戏,享受着放假了玩手机不被管束的黄金时间,他们说,只有这时候才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
以前过年,我们走街串巷送祝福,简单的一句“过年好”却有着浓浓的情意。
现在的我们依旧在拜年,只不过转换了场景,微信里各种五花八门的拜年信息,有带图的,有带闪的……说不尽的炫酷在其中。
只是,每次看到这样的拜年信息,我却生不出回复的欲望——
微信有个很方便的叫做群发的功能,那些同时发给我和其他人的祝福信息,连我的名字都没出现,我实在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真心。
时代在变,年味在变。
面对新的一年,面对未知的行程,我不求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
只愿历尽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相对于身边人来说,年味是浓还是淡,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