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不是赵家人,做官经商两手抓

作者: 侹哥看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23:41 被阅读183次

    读者不是作者的上帝,而是作者的对手,要征服读者,不靠三俗和鸡汤,只有内容和诚意。官大官小,都是为人民服务,文章优劣,也算一份社会责任,拙文从头看到尾,让你从头笑到底,还能反刍加咀嚼。

                                        (壹)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了吴国,兵渡淮水,与北方诸侯会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赐其祭肉,封他为伯。勾践卧薪尝胆,10年生聚,10年教训,他领导下的山越蛮族走出大山,横行江淮,20年得天下。

    勾践的屌丝逆袭,缺不了两只手,左手叫范蠡,右手叫文种。践、种、蠡结成兄弟三人组,敝衣褴褛、胼(pian)手胝(zhi)足,历经艰难,却始终不离不弃。

    越国的内政外交,经济发展,生产生活、部队建设都靠着范、文两人维持,真正做到了军事过硬、保障有力。范蠡给勾践设计的振兴口号是: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同一个越国,同一个梦想。

    勾践常含着泪说:这些年来,要木么侬两个老倌的忠心耿耿、宏猷大谟,越国的伟大复兴就是痴人说梦,重整河山后,寡人要木牢牢地谢你们。

    范蠡说:到那时,侬给两坛女儿红,一篓梅干菜,腌几条醉鱼,卤点鸡爪、鸭掌、猪头肉,阿拉就领侬的情了。

    文种说:再抓两把茴香豆吧。

    勾践说:侬两个杀千刀烂喔索细?叫天下人骂我?等到那一天,分一半国家给你们。茴香豆算什么,我不光吃茴香豆,还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多少种写法呢。

    文种听了美滋滋,范蠡听了微微笑。这一天终于来了,文种和范蠡都被封为上将军,文种还美滋滋地等那一半国家,范蠡却微微笑着收拾积蓄走人了。文种很惊讶,拦住范蠡问究竟,唾手可得的富贵居然不要,是高风亮节,还是脑子锈笃了。

    范蠡说:种兄,你我都是走过长弄堂,捏过讨饭棒的,什么事体看不透,那个人你指望的上?他是只能同患难,不能同享乐的,他忍得住,也狠得出。不要说半个国家,以后你连黄酒、梅干菜、茴香豆都吃不上了。

    这20年里,他每次给吴王进贡财宝,你我都暗自留一份,你当他心里没账?那时他不敢说,他要仰仗我们,我们也不能跟着他白吃苦,我那大儿子小时候没吃过几顿饱饭,范家也算对得起老勾了。

    范蠡说:今后你再想和他称兄道弟,没门了,他不要战友,更不要兄弟,只要奴才。

    文种说:范老弟,我不相信勾践会翻脸,至少不会那么快翻脸,我还等着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的日子呢。

    范蠡说:种兄,你的分析不客观,因为你对他有幻想,贪婪干扰判断。你只看想看到的,一叶障目,很危险的!没听说过危墙不立,危邦不居吗?我们鼻子朝天,有的是钱,到哪都能豪车宝马、左拥右抱、恶奴开道,做个土豪还不容易?

    文种说:土豪算什么,政治地位呢?哪里再有发号施令,一呼百应的感觉?失去政治地位,就等于失去了政治生命,我的后半生就只能坐在宝马车里哭了,我坚决不走。

    于是范蠡从筐里掏出一捆竹简,那是一封辞职信,请文种转呈勾践。信里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当年您受辱,我没去死,是为了帮你报仇,现在你的大仇也报了,也称王称霸了,我就向你打辞职报告了,君臣一场,离别情更浓,聚散两依依。

                                      (贰)

    范蠡义无反顾地走了,勾践反复读信,情绪复杂,怅然若失,怎么办呢?思来想去,他就把当年为躲避吴王追杀而藏身的会稽山封给范蠡,作为范的食邑,每年会稽山一带的产出和百姓的税赋都发给范蠡当年薪,这是勾践的一种政治姿态,表明他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事实上,范蠡泛舟出海,不知所终,彻底和勾践切割,哪里找他发年货和年终奖?

    不久勾践就翻脸了,当初范蠡和文种炮制了七条阴谋诡计,他们向勾践炫耀,说凭此七条就能让越国复国和称霸,如今只用了五条,越国就咸鱼翻身了。

    勾践疑神疑鬼的心思沸腾起来,其一,他很怕范、文哪天用剩下的两条来对付自己;其二,范、文还掌握了他的不少不光彩的往事,如今范蠡颠了,文种还在说一不二。

    勾践的狠完全暴露出来,他赠送给文种一把工艺精湛,极为锋利的青铜剑,剑身上布满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还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剑”。他捎话给文种:文上将军最好带着剩下的两个诡计到地下去吧,陪寡人的父王说说话,他盼望着文种先生的辅佐。

    文种没能在宝马车里哭,只能在宝剑锋下死。远在他乡的范蠡得知文种的死讯,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当时他看看天,又看看地,一言不发,面无表情。

    范蠡携带家眷和重宝,泛舟太湖,进长江水系东下,于舟山群岛入海处折返往北,沿黄海海岸一路驶向威海、烟台海域,在山东半岛登岸。

    传说中说,范蠡带着西施远离吴越纷争,在太湖深处采桑捕鱼,优哉游哉,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欧美童话故事开头就是:once upon atime ,结尾总是: 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根本的人性之美却没有分别,世界各国人民都盼望故事的结局是欢欢喜喜的大团圆。

    但现实当中哪有这样的浪漫的事,姑且不说西施是否真的有过,即便有,范蠡也未必要她。人们视美女西施为亡国的根源,妲己一类的狐狸精,越国流传一句话,“野花上床,家破人亡”,为吴王沉迷女色,亡国身灭而惋惜。

    惋惜之余,当权者更要检讨自己,如果自己道行不够,德行不高,参悟不透事物本质,就不要一味地迁怒和诿过于女人,要是有免疫力,完全能做到吃了糖衣,再把炮弹扔回去。

    范蠡跑到山东定陶,发现这里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贸易兴旺,于是在定陶陶朱乡买地建房。别人问他,您尊姓大名,他说:我叫鸱(chi)夷皮子。

    鸱夷是兽皮和鸟皮的混合织品,古代没有人造革,都是用真皮制作容器和女士的包包。人家都说好怪的名字,是日本人吗?范蠡笑而不答,人们嫌“鸱夷皮子”读起来拗口,索性叫他陶朱公。

                                          (叁)

    陶朱公本钱雄厚,起步已是先声夺人,他带着两个儿子及一帮子范家人,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他们大面积开荒种粮,麦、黍、菽、稷、葱、姜、蒜等作物遍布鲁西南,同时,积极发展家禽、畜牧、缫丝、棉纺等产业,大量招募技术人员和农民工,设立实验室、农技站和织造作坊,探索技术革新,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鼓励和推广科学化养殖经验。

    陶朱公的经营策略颇有成效,肉牛出栏率和禽蛋孵化率都大幅度提高,织品工艺更是首屈一指,成丝粗细均匀,断头率低,受到业界一致好评。

    陶朱公不光懂政治,还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他具有特殊的市场嗅觉,对农副畜牧产品的期货行情和年成丰歉走势有前瞻性。

    他广泛收集,研究各项市场数据和经济指标,无师自通地在泥地上画弯弯曲曲的K线图,运用统计学、会计学、精算学、概率函数等理论进行演算,设定置信区间,建立数学模型,用数据说话。

    此外,他还深入研究天文学,古代人对天文学的痴迷不亚于现代人,他们常把日月星辰的盈亏、方位、运行轨迹对应人间吉凶,并和国运盛衰相联系。

    范蠡注重于夜观天象:太岁在卯,本年丰收,来年歉收;太岁在午,本年旱灾,来年丰收;太岁在酉,本年丰收,来年水灾;太岁在子,天下大旱,来年大水。

    陶朱公谋事精准、出奇无穷,“囤积居奇,人弃我取”八字是他的经商宗旨。他善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掌握市场脉搏,抓住机遇,抢占份额,高度重视与消费者的黏连度。

    几年后,“陶记”享誉天下,货通列国,各国的三级公路、水路、海路都有陶家物流在日夜穿梭。当年要是夸赞某人富裕,就会说:哎呦我那个去,你丫比陶朱公还趁钱嘛。

    范蠡50多岁时,财富暴涨了几千倍,良田千顷、树木成林、米面成仓、煤炭成垛、骡马成圈、鸡鸭成栅、金银成帑(tang)、珠宝成匣、钞票成刀、奴仆成群、儿女成串。(听过相声《夸住宅》吗?)

    富甲天下的他娶了十几房姨太太,又生下一儿,排行老三,还生下八女,都嫁入豪门,陶家发财添丁,门庭兴旺,夫复何求?

    天下不知齐王,却知陶朱公,齐王来请范蠡去当丞相。范蠡马上警觉,说“哎呀,难道我还不够低调吗”?

    范蠡的三儿子嬉皮笑脸地说: “没办法,民意”。大儿子忧心忡忡地说:赶紧把现金、珍宝、细软、借据、债券、股票、房契等M2货币都搬进后山山洞里吧!千万不敢给外人看到。于是范蠡搬家,在山里搞了好几栋高档别墅隐居起来。

    有一天陶家真出事了,二公子在楚国杀人,本来他在“陶记”楚国分公司当首代,因为怀疑他的经销商吞没货款,一怒之下买凶杀人,结果事发,锒铛入狱,判处死刑,二公子为他的一贯骄横,不理智,不能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逮捕的时候,还使劲吆喝:我爸是范蠡,我爸是范蠡。官府说:你爸是范岛爱也没用。

                                          (肆)

    判决书发给他在齐国的家属,一家人顿时乱成一锅粥。陶朱公呆住了,也很纳闷,自言自语:老二一向勤恳、简朴,胆子还小,小时候听见打雷就发抖,他如何敢杀人?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他不知道为什么,不妨告诉他:财也大,产也大,后代子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儿孙钱多胆也大,天般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思忖再三,陶朱公突然笑了:杀人偿命,天理人情,但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不就杀个普通人嘛,纵然杀个贵族,凭借我陶朱公的威势,我儿子也可以逍遥法外吧?

    陶朱公当即叫大儿子到山洞里搬出黄金1000镒(yi),每镒20两,大儿子苦着脸,磨磨蹭蹭搬来了。陶朱公嘱咐都倒进腌咸菜的小黑陶罐里,装了10几个,搬上大车,周围再压上几个大瓮盛着咸菜和醋,用大麻布盖上,绕几圈绳子绑结实。

    然后叫过来小儿子,叫他连夜到楚国首都去,找一个叫庄子的老头(不是100年后写《庄子》,变蝴蝶的那个),这老头不简单,家徒四壁,惟吾德馨,多次当选国家智慧、博学、道德标兵,三届蝉联“感动楚国”十佳之首。连楚王都对他敬让三分,以尊长对之。

    陶朱公说:把这两万两黄金交给庄老先生,转达我的致意,把你二哥案件原委跟他讲清,请他从中斡旋,然后照他吩咐做,不要提任何问题。

    小儿子不屑地问:就这么简单?

    陶朱公哂笑:在你眼里凡事都简单。

    小儿子扬了扬手中的马鞭,说:您擎好吧。

    小儿子要走,大儿子大闹。他气愤地对陶朱公说:俗话说,长兄为父。二弟出事,你作为父亲,居然不派我去营救,是觉得我这个大哥不称职吗?家里这20年来,我含辛茹苦,勤俭持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跟你吃了那么多年苦,才攒下这点家业,当年在勾践那里过的是什么日子,我所做的贡献并不比你少,为什么这样看待我?

    陶朱公不耐烦地叫他打住,不要无理取闹,大儿子不服就去拿绳子要上吊,家里鸡犬不宁,小儿子嘴角一丝冷笑,把鞭子一扔,牵了两条大狗去河边钓鱼了。家属们都围着劝陶朱公,说二儿子还没救出,现在还要白白搭进大儿子,太不划算了,我们老范家何曾做过亏本生意?

    从早上劝到晌午,从晌午捱到晚上,大儿子就一直站在高凳上,把脖子伸进绳套里,一言不合,他就要踢凳子。范蠡说他实在受不了了,时间紧迫,也不能再拖了,既然大儿子想去就去吧。

    大儿子把头缩回来,把梁上的草绳解下来,吩咐下人送到牛棚里拴牛,然后欢天喜地去了楚国,陶朱公自此愁眉不展,一言不发。

    大公子一路上小心翼翼,睡觉都睁着眼睛,紧盯着那些罐子,抵达楚国后,连客栈都不进,到处打听庄子住处,最后来到两间又破又黑的茅屋前,和庄子见了面,叫上车夫一起把罐子搬进去,把他累得够呛。

                                          (伍)

    庄子穿着一袭洗得褪色的旧衣,头发灰白,精神矍铄,有点仙风道骨的范儿。他拿了个缺口的陶碗给大公子舀水,大公子咕嘟咕嘟喝干,然后啰里啰嗦讲了一大通。庄子静静地听着,还瞥了瞥那些咸菜罐,等他把话全部讲完,老先生便站起来,轻轻地回了一句:老朽清楚了,公子现在就启程回家,一刻不要停,你二弟很快会回来,老朽不留你了。说完进到里屋去了。

    大公子一下愣住了,眼睛瞪得老大,喉结咕噜噜地响,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老头那么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就把我打发了,到底靠谱不靠谱?是不是阿诈里啊,黑吃喝,贪了巨款连夜潜逃?

    他满脸疑惑,欲言又止,盯着那些罐子一步三回头,在草棚外踟蹰了许久,才悻悻离开。他并不甘心回家,就在城里找了个小客栈偷偷住下观察。

    庄子先生第二天就进宫了,楚王听了通报笑着迎出来,拉着庄先生的手,亲热地说:寡人住宫殿,却让你这个国宝住草屋,几次叫你搬,你就不答应,害得楚国人民都骂寡人不尊师重道。今天庄老师特意跑来,肯定有什么要教诲寡人的?

    庄老师笑呵呵,说:大王,老朽不是不想住豪宅,而是睡在豪宅里失眠啊,大王可不要小觑我那两间草屋,接地气,我的智慧的源泉从那里汩汩而出,那是块宝地。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进宫,就是有要事相告。

    楚王严肃地说:寡人洗耳恭听。

    于是庄老师就神神叨叨说了一番话,说他夜观天象,某一个星星出轨了,预示有灾难降临。楚王听了很紧张,急忙讨教破除方法。庄老师把腹稿背了一遍,如果要禳灾祈福,需要德被天下,让楚国人得到实惠。楚王一听就明白,要大赦天下了,于是说:好,感谢老师相告。于是下令把国库封闭起来。

    楚国人听说国库封闭,就知道大赦即将开始。因为有些亡命徒提前得信,就会肆无忌惮地去抢国库,反正抓住也会被赦免,干嘛不赌一次呢?消息长了翅膀飞进大公子耳朵里,他又喜又悔,喜的是弟弟即将出狱,悔的是他当初就不应该来楚国,白白丢了两万两金子。他哪里知道其中原委。

    思忖再三,厚着脸皮又去找庄子,庄老爷子一见他,大吃一惊。大公子支支吾吾说了一大套,意思是大赦了,弟弟就要出狱了,早知道的话,何必白来楚国一趟。庄老师立刻明白他的言下之意,于是把金子如数奉还。

    大公子欢天喜抱着罐子去了,当晚还特意给自己加了二两酒,一碟猪头肉,凭空赚了两万两,算是对自己的犒赏,巴巴地等着和二弟重逢。而庄老师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一辈子打鹰,临了被鹰啄了眼。此仇不报非君子,我成事很足,败事更有余。

    于是他又打了一个腹稿,当夜又进宫,楚王很惊奇,几年都不来见面,这几天倒来两次。庄老师顾不得寒暄了,很忧虑地跟楚王说:楚国上下都在赞美大王的恩德,但也有些小嘀咕,而且越传越广,说什么这次大赦完全是因为齐国大富豪陶朱公的二公子,他犯了死罪,陶朱公大肆行贿楚王左右,为其开脱,楚王受了蒙蔽,才下诏大赦。此类谣言若不制止,那么大王的一番美意,一项德政就会被坏人无端歪曲。

                                        (陆)

    庄老师不光是感动楚国的标兵,还是个故事大王,没影的事都被他编的有鼻子有眼,头头是道。

    楚王听了很生气,也觉得受了侮辱,他说寡人身边没有贪官,寡人也不会为什么腌臜的齐国土豪枉法,无原则地去包庇一个杀人犯。于是他马上下旨后天颁布大赦令,明天处死陶家二公子。

    大公子喝着小老酒等来的不是欢奔乱跳的二弟,而是身首分离的尸体。消息传回家里,大家都哭,陶朱公却没有一滴眼泪。他说:大儿子一走,我就叫人挖坟买棺材了。大家都知道老爷子料事如神,忙问其理由。

    他说:这事只能让老三做,老三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到大,过得都是花团锦簇的日子,要什么有什么,从来不体会稼穑的艰难,仿佛钱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花起钱来眼都不眨,还随便送人。在你们看来他就是个十足的败家子,老大更是厌恶他。我让他去见庄先生,就是要他一掷千金都不眨眼睛的那股劲头。

    我们老大就不一样了,他小时候没过过好日子,尤其在越国那些年,生活很艰难,你们想,勾践都卧薪尝胆,何况我们,大家都苦得哒哒滴。老大从小生活在那种环境里,养成了节俭、寒酸、吝啬的习气,骨子里东西一旦定型,一辈子都改不了,唉。

    纵然现在富比王侯,他的格局、气度还那样,我不让他去,不是怪他,就是怕他抠门,舍不得钱财。他二弟犯的是死罪,到监狱里捞个死囚,这可是件大事,把钱看得重的人都办不了大事。

    大家含着眼泪点头,多么深刻的教训啊。后来大公子怎么回来,怎么羞愧地度过余生,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一般我们都认为纨绔子弟奢侈浪费,漫撒钱财是恶习,而寒门子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是美德,但未必都是这样,要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世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和绝对的谬误,凡是绝对就是错误。

    陶朱公活了81岁,寿终正寝,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居官则至卿相,经商则为巨贾,行事犹如神助,一切尽在彀(gou)中,他是一个可以游刃有余在社会各个阶级中的神奇人物。

    范蠡的故事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他能治业、治国、治天下,而不能治亲、治家、治左右,深谙天地至理,难教子弟向善,何以视千里之外,而不能见其睫眉?月有盈亏,人有短长,世间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蠡不是赵家人,做官经商两手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lw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