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结果,而不是出发点
生活是普通的生活,写作是普通人的写作,强调故事性,并不符合事实,也很容易变成少数人的专利,仿佛只有走遍万水千山的人才可以写作,那些闭门的宅男宅女和写作无缘。事实上恰恰相反,旅游的人何其多,并没见到真正的作家,史铁生、普鲁斯特这样的残障人士,反而在文学史上留名。那些终生生活在小镇的人,福克纳们,哈珀李,隐居的王维们,品钦们,那些圈子很小的卡夫卡,舒尔茨,佩索阿们,又该如何解释呢。
再看作品,故事性强的多还故事性不强的作品多?只有视野狭窄的人才会认识故事性强的作品多,因为他们的视角是从故事性出发的。
如果要拉一个没有故事性和故事性弱的名著清单,那会非常长。
为何会有那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呢?只能说是一些狭隘的评论家和拙劣的文学史家制造的结论,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便于用计算器打分的方式,而对于审美,他们觉得脑壳疼。
而某些三流作家强调故事的重要性,无外乎是为自己的僵化辩护而已,为自己缺乏勇气找一个理由(探索内心确实需要勇气)。从现实中编造一点故事,这种对拐杖的倚赖,一种懒病,懒于思考,懒于审美。一个孤立僵死的故事,指望能深入到精神层面,并触动他人,是一种虚妄。
他们的口味是齁咸齁甜的口味,不认为世上还有其他好的口味。
故事只是结果,如果是出发点,那么旅行家和推销员就是最好的作家本钱。
美食如果依赖调料,就不是真正的美食。调料盖过食材,那样的食谱只能叫调料批发部。
福克纳说的话值得写作者抄下来:只有写人的内心冲突,才能出好的作品,因为只有内心冲突值得写,值得作家为之悲愤,为之流汗。
故事思维是难免的,但是要摈弃,故事是结果,没故事也是结果。对故事思维要放下,甩掉包袱前进。
作品中有生活的原型,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写作时,意象和这个原型是无关的。意象的种子是自己生发的,所以它是生命的凝聚。意象中的父亲并非父亲,母亲并非母亲,张三也不是张三,老槐树也不是老屋门前的老槐树,困在生活之网中,就无法进入意象之网。写出来的东西只有个别意义,不具备普范意义。你的生活小圈子,喜怒哀乐,凭什么让别人感动呢?
意象自己不生发,哪里有生命力呢?精气神也就没有了嘛。
这种生命力是人人都有的,你的意象牵动他人的意象,这才上升到人类层面,才是真。
写实会限制自己,必然限制读者。一个孤立僵死的故事,指望能深入到精神层面,并触动他人,是一种虚妄。
意象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镣铐,心灵才自由,否则自由是空谈。自由不是想象,在时空中想象是妄想。一个身处牢笼的人,凭什么说自己心灵自由?那意味这心灵朝向永恒和无限。如果一个囚徒说自己的自由是等自己出去后,要大干一番,看守的呵斥会让他立刻让他清醒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