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解不开的乡愁

作者: 弱水听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01:13 被阅读10次
年味

如今,快奔四的人了,对过年既有期待又有一些莫名的纠结,过年的形式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庆祝活动也越来越隆重,但感觉年味却越来越淡了,那种温暖恬静、冒着袅袅炊烟、千家万户鞭炮噼啪作响、小孩子叽叽喳喳迎新年的感觉渐行渐远了,感觉怎么也回不到记忆中的年味中去了,可能因为自己不再年轻了吧,也可能因为老家的各种变化太大了吧!有时想起儿时的过年,感觉就像昨天一样,充满着温馨,快乐,美好。

我的老家在关中平原以西,这里既有平坦的田野,也有起伏的山峦,我们村在一块小盆地里面,往西是秦岭的延伸山脉,往南是塬(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高地,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塬下面是一条小河,北面是梯田,一层一层的,一条公路从南到北贯穿了整个乡镇,梯田再往东北方向,就基本是平原了,一眼望不到边。

小时候,老家过年热闹非凡,从腊月开始年味就慢慢浓起来了。那时候,很多家里还住的是土坯房子、窑洞,过年前,家家户户要打扫屋子,清除灰尘,粉刷墙壁,清理旧物,算是辞旧迎新,和过去的一年彻底告别吧。

赶年集

从腊月中旬开始,附近的集市开始热闹起来了,四乡八镇的人都来赶集,既置办年货,也感受年味,古老的集市上,有面皮、醪糟、甄糕、油茶、凉粉、搅团、羊血、醋粉、豆腐脑、豆花泡馍、活络、粽子、水沙包子、油糕、羊杂汤、羊肉泡等小吃,老家的小吃名不虚传,到这造访的外地人都流连忘返、念念不忘。这儿也有点心、麻花、丸子、锅盔、罐罐馍、手工挂面、泡菜、凉肉、卤肉等纯手工食品,味道带着浓浓的家庭味道,非常可口。也有年画、灯笼、鞭炮、烟花,气球、彩旗、彩带等营造过年气氛的物品。其他的就是各种生活用品了。不大的街道,放眼望去全是人,辛苦了一年,大家脸上全是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笑容!

小吃

腊月底,家家户户蒸馒头,蒸的是小馒头,比平时吃的小,像小孩子的手那么大,能蒸三五百个没问题,蒸完的馒头都放在烧好的土炕上,摊开散热,晾干后就储存起来,作为整个正月里接待客人的主食,客人来了,上锅一热就行了。然后是准备面条,因为过年客人太多,所以用压面机压面,压好的面,搭在绳子上,一溜一溜的,非常整齐,这是为吃臊子面准备的。

接下来就是准备做各种菜品了。包括各种凉肉,肘花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用五花肉在大锅里加上各种大料煮熟的,然后用纱布包起来,在零下几度的室外压在大石头下,经过两三天就压好了,压好的肘花肉可以切成肉片凉拌,特别好吃。还要做蒸米、炸红薯条、蒸肉片、肉丸子、牛肉、羊肉、凉粉、冻冻等等,这些都是过年的主菜,只需做好,吃的时候,一蒸热或者炒一下就可以了,主菜根据各家的厨艺不尽相同,但大体上是一样的。客人来到家里的时候,除过主菜,其他的菜都是现炒的。

打锣鼓

村里的锣鼓也响起来了,锣鼓队都是临时凑起来的,乐器包括牛皮鼓、铜镲、铜锣三样,很多人都会,鼓点比较有节律,听起来很有气势和节奏感,锣鼓响起来,感觉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了,围观的人很多,男女老少都有。有的人听着听着,忍不住也上去操作两把,结果和别人和不上,把别人也给带跑调了,周围懂行的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三十这一天,各家各户把早已准备好的对联贴到大门上,大门还贴上福贴,有福禄寿三个字,门板上贴上秦琼敬德两个门神,全是辟邪除妖的,小房间门也贴上对联和门神,在窗户上贴上民俗剪纸,院子的树上和牛圈里也要贴上春联,动物植物也要过年,也是讨个好彩头。挂上大灯笼,然后给灶神爷,土地爷把香火点上,然后再放鞭炮,从中午开始乡村四临的鞭炮陆续响了起来,此起彼伏,空气里全是火药味,我记忆中特别喜欢闻见这种味道,感觉很喜庆。

贴对联

年夜饭是丰盛的,有凉菜,凉肉,各种炒菜,还有做的各种零食,吃的差不多了,就上点臊子面,算是压底,再喝上几口西凤酒,就算圆满了,最后一个压轴戏就是领压岁钱,家里不富裕,父母每次给的压岁钱也不多,但心里是非常开心的,起码可以买点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穿上新衣服,吃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就撒丫子跑到外面去了,我家旁边有个祭祖的地方,好多人家一家子过来给老祖先祭拜,烧香、烧纸钱、放鞭炮、上点心、搭被面,然后磕头、作揖,盼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祖堂外面的场地上,请了几个戏子唱戏,没有穿戏服,围着一个大桌子坐着,有奏乐器的,有唱腔的,唱的内容大多都是流传下来的尽忠、尽孝、夫妻恩爱的一些故事。广场上有卖食品的,卖衣服的,卖小吃的,种类不是很多,但都图个热闹,有的青年男女也乘这个机会相亲。

团圆饭

从初二就开始走亲戚,姑爷看丈人,外甥看舅舅,带上几斤五花肉,几斤点心,再带点其他礼品,骑个自行车,或者步行去串亲戚,乡下人亲戚都在临乡,临村,漫山遍野的各条路上都有来来往往的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甚是开心。

过完初五,就开始送灯笼了,舅舅给外甥送,送上红彤彤的灯笼,盼望来年红红火火,祛病除灾。以前的灯笼都是手工做的,造型各异,有西瓜灯笼、须须灯笼、南瓜灯笼、兔子灯笼等等,虽然不是很精致,但是感觉很有年味。过十五的时候,家家户户放烟花,小朋友拿着小烟花、爆竹放,村里全是亮晶晶的,到处都是烟花、鞭炮响的声音,晚上小朋友都挑着各自的灯笼,满村子跑,家家户户门上挂着大红灯笼,放眼一看,路上全是小灯笼,山舞火龙,非常壮观!

舞狮

元宵节前,社火也开始耍起来了,耍狮子,舞龙,马社火,高社火,扮演的都是各种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走街串巷,人山人海,社火队到了村民家,大队人马在门外表演,狮子到家里去,上到炕上跑几圈,也是图吉利,在谁家跑的时间长,这家人就越开心。走的时候,给社火队送上点心,红被面,红包等。

社火

过完元宵节,这个年算是过完了,农民开始打理庄稼了,小朋友开始上学了,一切都步入正轨了,因为过了个好年,大家对开春的各项营生都格外有信心,都踌躇满志的准备大干一场!

现在长大了,也成家了,因为单位的事情和家庭的一些琐事,回老家过年的次数屈指可数,老家也发展的比较快,空气质量没以前那么好了,也随着城市化进程,好多人都到城市里买了房子,老家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记忆中的那种过年的情景越来越模糊了,有时感觉有点莫名的惆怅,可能这就是解不开的乡愁吧!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解不开的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df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