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身•心•灵

作者: 活着不易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07:20 被阅读49次

很久以来,我是不懂灵的事情的,但是不可否认,我似乎是遇到了灵的感受和与灵的接触。过去很抵触“灵”这个字,仿佛一谈到灵,便是宗教迷信和教唆,我连看都不看,一概屏蔽,真的是无知,是认识不够,经历不够,或者说格局不够,因此,人生才活得如此痛苦,不能为自己今天的生活找到一个原因,很迷茫,只能感叹命运不公。

虽然我能消解和乐观地去面对,但总不尽如人意,不能完全消除内心的疑虑。因此,常常也还是痛苦的,看心理学的书,读禅道、哲学类的书,虽能看透、看清一些,但仍未完全厘清,直到我今天看到傅佩荣《完整人生》这本书,一开始我也是走马观花地看,当看到第二部分:走向智慧的高峰,才逐渐被点化和开悟,身、心、灵三重境界,一点儿都不是迷信。

《完整人生》摘抄: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忘我,是在宗教仪式中可能出现的状态,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会感觉到自己不再有分裂的痛苦,而能够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

灵决定一个人的快乐。

荣格:有些人身体健康,心智正常,却不快乐。

这里所说的快乐并不是一种肤浅的快乐,比如,因为吃饱所以快乐,而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一种像回到家一般的感觉。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人可以达到身心灵安顿的境界,以宗教人士居多,这种人通常都是慈眉善目的,不像一般人容易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这是因为他们明白一切皆有定数,因此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惊讶、慌张、害怕,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们一直与灵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灵就是一种统合的力量,身心的统合力量。人生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每一次选择都是显示一个趋势。所谓“相由心生”,每一次的选择累积之后,就形成了一个人外表所展现出来的样子,换句话说,外貌所显示的就是自我生命的内在真相。

能够与宇宙和谐互通。

统合的四个层次:

个人心与身之间的统合,一个人不能停止与灵魂接触;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统合,靠理性与别人沟通,容易产生误会,有时候说话越多,误会越多,甚至误会可能远远多过于理解,因此用理性沟通,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不应该只是通过语言,因为语言是有限的,真正的沟通应该通过所谓的“默契”。

个人与宇宙之间的统合,灵和宇宙的关系是指对宇宙秩序的“乡愁”。

灵与神明之间的关系,灵魂感应,心灵感应,超感官知觉。

灵是察觉隐性秩序的力量。

每个人的生命之中,亦即内心之中都有一个超越者,也就是真正的我。人不只是感官所看到的、有形体的这个人。每个人的灵或精神能量如果发挥出来,都可以与整个宇3相通。

人所在乎及把握的自我,往往是小的自我。这个小的自我喜欢表现得与别人不同。然而当一个人修行到最高境界之后,不会在乎人我不同之处,反而希望与别人完全一样。

人的身体七年一变,心智与人格亦不断在成长,但是“我”仍然是我。

认同于自己的精神层次,以超然眼光看待小我所言所行的一切,从旁观者的眼光看待自己,生命自由远行,无悲无喜,一切如如。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不再需要任何言语的表达。

人活在世上有,身、心、灵三个层面,如果忽略的灵层面,就算身心发展得再好,还会觉得有所缺乏。心包括知、情、意三个部分,在知的方面,一个人即使很有学问,还是会感到烦恼,因为学问是永远不够的,人与人相比仅仅是程度上的相对差别。

情感方面,情感的本质是愿意以自己的自我与别人的自我互相沟通,互相交流,而它具体的表现,就是我付出的爱有人接受,同时,别人也要付出爱来让我接受,爱是流动的,如果只是单向付出,而无法与动机配合一起发展,那么很快就会陷入枯竭。然而,当爱与动机一起发展,容易变质为占有欲,所以一旦有了感情,很难避免这部分烦恼。

最后谈到意志,人的意志是选择自己要往哪里奋斗,做什么事,往哪里走。意志的本质是在还没达成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因此过程比结果更令人向往与憧憬,目标一旦达成,反而会因为与想象中有些落差而觉得失望。

因此,人活着必须发展灵的层面。灵的层面本身是不受约束,不受限制的,并且不受因为我拥有别人就不能拥有。它可以进入一种人我共通的境界,因此,是超位格的,亦即所有位格所共同享有的一个大的位格。

人的灵是完全一致的,却因为个人身心的差别,而彼此隔绝了,所以,若想和别人相通,必须提升自己到灵的世界。

摘抄结束。

原来我苦苦思索的“人活着的意义”,“世事无常”等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到达一定灵修阶段,是要归于宇宙,合一的,不禁想起经常发日月星海,大自然美景,身在山中、海边的升起先生;也不禁明白了对珠子极为癖好的红尘的开阔和豁达;理解静思默耕这个老书呆子的痴顽和不出卖人格和尊严换取世俗名利的行为;还有爱瑋儿提前退休,回归自我,整日里写写画画,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看展览、赏美景、吃美食......他们已经到达与纯粹的自我、自然、宇宙对话的境界,与自然融为一体,与灵对话,我突然就明白了他们为什么会吸引我,这是灵修的人类共同的追求,同一世界,合一宇宙,无我无他,《庄子 • 齐物论》有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我似乎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虽然还不那么明晰,但隐隐懂得了人生蕴含的道理,虽不能用言语表达,但心里更加清澈起来,原来人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是要发展灵的境界,否则人生不过如此,总会感到虚无和茫然,没有回家的感觉,没有快乐和幸福的感觉。

相关文章

  • 杂言身•心•灵

    很久以来,我是不懂灵的事情的,但是不可否认,我似乎是遇到了灵的感受和与灵的接触。过去很抵触“灵”这个字,仿佛一谈到...

  • 心,身,灵

    最近几天,腰不舒服,对于一个曾学习过中医,营养学的我来讲,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不是腰椎问题。固执的认为是腰肌劳损,热...

  • 身,心,灵

    昨晚,看完了莘茹老师推荐的一部电影“灵性的实相”,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带有浓厚宗教信仰的影片,竟然首先想到了“一休哥...

  • 身,心,灵

    一个年轻人问长者:“人是由什么组成的?”长者说:“人是由身体,心,灵魂,三部分组成的。”长者又说:“心不是指心脏,...

  • 身、心、灵

    身心灵这个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身心灵到底是指什么呢? 百度搜索上是这样解释的: 身心灵是心理学、辅...

  • 身 心 灵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眼睛突然一酸 孤独与落寞 或许是灵魂太过孤单 其实我也不知道灵魂是何物 可我又感觉灵魂无处安放 ...

  • 【1220 读书清单】- 活出全新的自己

    1、身-心-灵 身:外在的身体 心:思想、情绪、感觉 灵:真正的自己 用灵体主宰身和心,可以跑得很快;外在的身心为...

  • 禅宗公案有感

    身 心 灵

  • 《诗灵禅曰5377:身心灵境》

    境为身之身, 身为境之心。 身为心之身, 心为身之心。 心为灵之身, 灵为心之心。 身心何不分, 只为业执因。 身...

  • 10.14 身-心-灵

    昨天,刚一点开qq群,就弹出了以下内容。抱着好奇又好玩的心态,马上截屏下来,提醒自己今天的任务是什么。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言身•心•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rh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