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五十年前的过年

作者: 扶青 | 来源:发表于2018-02-13 11:10 被阅读377次
    闲说五十年前的过年

    上世记五六十年代以前,不论大人小孩,一年之中最大的盼望大概就是过年。过年是玩耍、享受、满足、轻松的代名词,“像过年一样”这句话可以作为各种幸福的总称。

    打年纸
    在农村,一近入腊月,各家各户便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办年货也叫打年纸,为什么叫打年纸?没人说得清楚,可能是年纸在年货中位列第一且不可缺少的原故。你看,写对联用的大红纸、给逝去先人当钱花的烧纸、叠冥元宝用的金箔纸、表棚糊墙用的窝子纸、剪窗花叠小葫芦做风车用的亮红纸等;还有就是一些是与纸有关的年货如:年画、门神、挂前、灶王爷、日历,没有这些纸还叫过年么?

    包豆包
    正月里大部分人家的主食是粘豆包。包豆包用的是黄米面,黄米也叫大黄米。黄米不是小米,小米是谷子,黄米是糜子。黄米粘,小米不粘。黄米用水泡软后在石碾上碾压成面再用水和,和均匀后放在大柳条笸箩里苫上湿屉布进行发酵,发酵好了不用使面碱直接包豆包,人们管这一过程叫“淘米”。

    顺便说一句,因为糜子产量太低改革开放后农民都不种了,所以三十岁以后的人没有吃过真正的粘豆包。

    粘豆包的豆馅一般是大云豆,云豆烀烂了需要攥成小球状拿到外面冻,攥豆馅有一定的要求,不但要圆、要实还要求一般大,这样包出来的豆包个头才匀称。粘豆包个头小,一个不到一两。每户淘米最少是两斗(五六十斤),加上四十多斤云豆馅,包一千多粘豆包人少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包豆包不但要求大人小孩都齐上阵有时还会请邻居姑娘媳妇过来帮忙。包好的豆包摆在帘盖上,摆满了拿到外面冻,冻透了再装在袋子里,吃的时候放到帘子上蒸。

    攥豆馅和包豆包的过程中性格开朗的婆子媳妇会一边干活一边讲一些可乐的笑话,在桔黄色油灯的映照下,墙上晃动着放大了的人影,火炕烧得很热,人们的心里暖暖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空气中弥漫着欢乐。

    接神
    据说每年除夕和大年初一交接的那一段时间,也就是天上三星偏西的时候财神爷都要下界到人间走访走访,届时,人们都以无比虔诚的心情迎接财神。午夜十二点一过,各家的院子里便响起了迎接财神的鞭炮声,开始能听出“劈劈啪啪”的个数,瞬时间爆竹响声连成一片,变成震耳的风。站在院子里的人们,一边放鞭一边仰望镶嵌在蓝黑色夜幕上的星星,所有人都祈盼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得到财神的眷顾,能够心想事成……

    年三十的接神鞭炮一定要响,放的时间尽量要长,接神饭一定是牛肉馅的肉丸饺子,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财神爷一定是喜欢排场一定是不喜欢吃素,不然的话为什么越是有钱人越容易发财呢?

    不能扫穷
    大年初一早上,年轻人都要出来给老一辈的亲友们拜年,大街上不戴帽子的小伙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帅气、穿上花袄罩的姑娘们也格外的水灵。与往日最大不一样的是:满院满街的鞭炮烟花碎片,中间加杂一些糖纸、花生皮和瓜子皮,雪地上红的爆竹皮尤为显眼。正是这些碎片垃圾使人们感到各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为了保留这年味,除夕夜一直到正月十五是不扫院子的,就是堂屋炕上地上也不能过分认真的清扫。谁家媳妇如果爱干净,不小心将院子扫了,那是要挨老人训斥的。民间有十五以前扫院子是“扫穷神”一说,穷神就是穷鬼,扫穷神的意思不是把穷鬼给扫走了,而是把穷鬼给得罪了,穷鬼是万万得罪不得的,得罪他他会主动来找你。

    小姨子和新姐夫
    大年初三也很热闹,这天是出嫁女儿携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如果是新婚姑爷第一次给岳父岳母拜年,那他就要多个心眼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东北农村有这样一个风俗:大年初三这天小舅子和小姨子可以和姐夫开玩笑。一般来说调皮的小舅子或是鬼心眼多的小姨子都会挖空心思整治姐夫。尽管出门前媳妇一再叮嘱奈何小舅和小姨太狡猾,令“傻姑爷”防不胜防,例如吃饭时小舅子拿出一个什么稀罕物让姐夫指点,姐夫一扭头,这边厢小姨子便悄无声息地将姐夫的酒怀给换了,待丈人说“来,干杯!”,姑爷干下一杯白醋时才知道上当。接下来他皱眉、瞪眼、咧嘴出乖露丑的表情一定会引得满屋人的哄堂大笑。不过关系不大,这即不会影响夫妻感情也不会降低姑爷在岳父家的地位,只不过给人增加一些笑料。

    二人转
    年初五又是一个高潮,由乡里文化站组织的二人转表演队会到各屯子进行演出。选二人转演员很有讲究,女的不但要长得漂亮个子还得高;男的一般都是五短身材,个矮不说还要往丑了打扮。女演员浓妆艳抹,身着绸缎戏服,头戴彩色绒球和闪光的珠子头饰。男演员一般是黄衣黑裤,头戴护耳棉帽,最有意思的是化妆,用墨汁将眼睛画在脸上,表演时要眯缝着眼睛,假眼睛大大的,真眼睛小小的,任谁看了这付滑稽样都想笑。

    表演队走进村子时,锣鼓唢呐一响女演员便开始舞动带红色缎边的扇子,边抖边唱;装扮成武大郎的男演员盘着腿耍带铜钱的花棍,男的虽然没有女的漂亮,但有功夫,花棍打肩、敲腿、磕脚后跟,一招一式都讨喜着笑。女演员目视前方不敢瞅眼前的矬子,偶尔瞄一眼也会忍不住笑。

    二人转唱的内容多半是半黄不荤的段子,俊美女演员一张口起唱:“唉~崖~呀呀~”,下面的男丑接道:“我来压呀~”,两边看热闹的人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表演队里最卖力气的是吹唢呐的乐手,最挨累的是“鼓架子”,所谓“鼓架子”就是背大鼓的人。大鼓有三十多斤重,背在背上要走几十里的路,表演时后面的鼓手使劲地捶敲,大鼓的重量瞬时间会增加许多,一天下来背鼓人两肩都会血印,要过好多天才能养好。

    背大鼓,这么辛苦的差事谁愿意干?不用问,地富子弟呗,不愿意干他也得干,这是命令。或问,没划分成分时谁背大鼓?老人们说有人抢着背,因为那时背大鼓是有赏钱的。至于赏钱谁出?当然是地主老财出。有时演出队长心情愉快也会和背大鼓的开玩笑说:“旧社会你爹出线雇穷人背,现在让你背,你说?公平不公平?”
    地主子弟紧忙说:“公平,公平!”

    社戏
    年初十左右村子里会演社戏,演戏的都是地方业余剧团。社戏是在小学校演,把一溜三间教室打通,前面搭个舞台就可以了。戏的内容大都是《打金枝》、《打龙袍》、《小姑贤》、《王二姐思夫》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老剧目。虽说演出是业余剧团,舞台背景也极其简陋,可乡亲们看得都很过瘾,很多人对戏里的经典唱段都会学唱。这些后来在文革中被认定为宣扬封建礼教的戏剧,其实对村民还是有一些道德规范作用。《小姑贤》里告诉人们怎么做婆婆、媳妇、小姑,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相处;《王二姐思夫》表现了一个女子对丈夫的痴情;《打金枝》和《打龙袍》都是说最高的权贵犯了错误也应当受到惩罚。

    撤路灯
    正月十五灯节是一个重要的节令,这天不但家家门口挂红灯笼,大多数家庭还会撒路灯。路灯都是自己家做的,用十厘米建方的草纸卷包煤油拌的锯沫子,卷好后两头一拧,像个纸包糖,数量不限,一般是几百个不等。晚上七点左右,撒路灯活动开始,丈夫用竹夹子将油纸包夹摆在门前的路上,一步一个,妻子在后面点,点着的油纸包就是一个个小路灯,路灯一路摆下去,一直延伸到村口。一条条灯线在大道上汇聚成一条灯河,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灯河交相辉映,景色十分的壮观。

    撤路灯的目的是为了家人夜晚出行时没有“后惊”。什么是“后惊”呢?假如你半夜走在荒山野岭,四处本来寂静无声,可你总觉得身后有个人在跟着你,越害怕那脚步声音就越大:“塔拉,塔拉……”直吓得你腿软心抖。这时,你一定会后悔正月十五那天没撤路灯。

    二月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男人大多选在这一天剃头。这一天是保留年根(年根是方言,指残余年货)的最后一天,吃完猪头猪脚这年算是彻底的过完了,再没什么想头了,好好干活吧。萦绕在人们心里旋律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几十年的时光过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式的年渐渐远去,黄米面豆包没有了,呆姐夫再也不用担心受小姨子的捉弄了,因为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

    不过,萦绕在人们心里旋律仍然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说五十年前的过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qd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