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076/607c6e8291fe9db2.jpg)
001
今早通勤时间读了曹将的推文《触不到的安全感》,感觉收益良多。
关于安全感这个话题,咪蒙风会列举一些水生火热的人,然后痛骂你矫情;新世相会采访当下的各种焦虑症状,安慰你这是社会常态;毒鸡汤会告诉你一堆佛系的大道理,最后让你顺其自然,开心过好每一天……
然而理科生曹将的观点却是理性客观的,他剖析了缺乏安全感的两个原因,并针对不同焦虑症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感兴趣的亲可以自己去翻看原文,以下我只谈个人收获。
002
缺乏安全感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
绝对缺乏安全感来源于时间纵线上与自身的对比,即现在的个人能力不如过去,或现在的成长速度不及过去。这种焦虑多是因为自己已经趋于了个人发展的成熟期,即将触及天花板或将面临淘汰。
相对缺乏安全感来源于空间横线上与他人做对比,比如职场中跟同事比绩效、职场外跟同学比待遇、回到家跟别人比孩子。相对焦虑多是因为看见了自己与同一圈层的人的差距,比如,月薪5000的时候你觉得月入过万的吐槽自己生存艰辛是在嘚瑟,但当你的薪资也踏进万元门槛,就会发现同样是月入过万,自己背着每月大几千的房贷,而别人却早已财务自由。
003
回忆自己的焦虑症,其实两种不安全感往往是交织的。
比如高中以前我的数学成绩是全班第一,曾经拿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并凭此升入重点高中。然而高中数学老师不按常理出牌,擅长拔高式教育,加上重点高中优等生云集,数学忽然成了我诸多学科中最薄弱的环节。纵向比,我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横向比,我也从班里的头名变成了几近垫底。
整个高中时代是我学生生涯中最灰暗的时刻,绝对+相对的不安全感也影响了我三年的学习状态。
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坐在我前排的学霸在北大和清华之间纠结,而考砸了的我还在算自己能不能够得着重点线。当时认为学霸是在嘚瑟,现在想想觉得不过是人家的参考系更高一级罢了。
004
除了安慰自己比上虽不足、比下仍有余,理性的去寻找打败焦虑的方法才是治本良策。
曹将提出,针对绝对性的不安全感要学会多点爆破,而针对相对性的不安全感要学会积累相对优势。
所谓多点爆破,即在个人专项能力接近天花板时,多发展其他能力,类似于开始弥补木桶的短板,以寻求多维度协同发展,打开新的格局。比如,当一个人在技术岗位上做到一枝独秀时,就可以开始涉猎对内的管理培训、对外的业务沟通。这类似于在职场中想要向上爬升一个阶梯时,考核的重点就从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延伸到他是否能够带领整个团队完成更复杂的业务。不同维度的能力连贯拓展,视野也将抬升至新的高度。
所谓积累相对优势,即集中精力培养自己的一个长板,这个突破点有可能是某项工作能力,也可是某项业务爱好。通过刻意练习将自己的相对优势逐渐放大,变成不可被忽视的亮点。如此一来,即便自己还尽有不如人之处,心里还是会有一些底气。
愿你有“陈独秀”般的一技之长,
也有多维联动的综合能力!
END.
2018/08/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