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周儒学浅议国学与传统文化
《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作者: 原耕0119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7:25 被阅读11次

原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自译:

齐宣王在雪宫见孟子,问道:“贤者也能有这种在别墅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道:“有。人们得不到想要的,就会埋怨上位者。得不到就去埋怨上位者,是不对的;但是,作为人民的管理者,却做不到‘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以人民的快乐为乐的人,人民也以他的快乐为乐;以人民的忧愁为忧的人,人民也以他的忧愁为忧。以天下人的快乐作为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能做到这样却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从来没有过。

“曾经,齐景公问晏婴先生:‘我想去游览转附、朝儛两座山,沿着海岸一路向南,直到琅琊。我怎样做才能与曾经的圣王相比呢?’晏婴先生回答道:‘真好啊,这个问题!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巡守,巡守的意思是:巡查诸侯守卫的疆域治理的如何;诸侯到天子那里去,叫述职,述职的意思是:汇报给天子自己分内的事做的如何。都是和政事有关系的。天子巡守,春天视察耕作、补助断粮的,秋天视察收割、补助歉收的。夏代的谚语说:我们的大王不游历,我们怎么得到休息?我们的大王不巡视,我们怎么得到补助?大王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

 “  ‘如今不是那样的: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搜刮粮食。饥饿的人吃不上,劳累的人歇不着。民众纷纷侧目、抱怨,于是就作恶。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民众,吃喝像流水一样。流连荒亡、无休无止,诸侯们都以此为烦心事。在河流下游玩乐而忘了归返,叫做流;在河流上游玩乐而忘了归返,叫做连;打猎没完没了,叫做荒;喝酒没完没了,叫做亡。曾经的圣王没有流连的放纵之乐,没有荒亡的颓靡之行。至于大王您的出游会怎么样,就在于您怎么做了。’齐景公听了之后很欣喜,在都城内做了充分的准备,在郊外驻扎下来。这样之后,就开仓赈济缺衣少食的人。景公又召集乐师,说:‘为我作君臣同乐的歌曲!’这就是《徵招》、《角招》两首曲子。那曲词说:‘蓄君有什么不好的呢?’蓄君,就是爱戴君主的意思。”


见解:

在这里,孟子阐述了“与民同乐”影响之一——“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这一句,也被范仲淹衍生化用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忧”,实质上和“与民同乐”是一致的。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以“仁”为实质一样,与人民的诉求保持一致、与人民的立场保持一致,也都是“仁”的发展和要求。

本节中,有一件值得探讨的具体政事;就是“巡守”与“述职”。了解这一对应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三代的治理以及儒学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天子、诸侯两方面的视察和汇报都是主动的行为,且有“礼”的规范;这样的监察和督促形式,既有助于切实地了解状况,也有助于反映治理者品行,同时能够提供不同阶层的亲身接触机会,促进团结与和谐。另一方面,不论是“巡守”,还是“述职”,内容是人民生活,条件是天候状况。而晏婴在回答齐景公时,说到不当的巡察是“方命虐民”,则从反面体现了“巡守”与“述职”的内在精神;同时,也能再次看到儒学对于政事的评判标准——民意、天意

末尾处“蓄君何尤”的歌词,需要做些解释。爱戴君,有这样两个原因:君的治理顺天意、成民意;在东周时期,君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准绳,有些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宪法。后者是君的天然属性,而前者则是君的政绩;且后者的实现,也仰赖于优异的前者。所以,当君的治理逆天意、败民意时,他的天然属性也必然得不到发挥,也就丧失了君的位置,沦为独夫民贼了。

欢迎列位共谈共学。有所疏漏,烦请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nj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