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英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工夫”。
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力,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此恐未尽”。】
国英,是陈桀的字号,王阳明的学生。
陈桀问:“曾子的三省虽然很真切,但是还是没有领会一以贯之的功夫吧?”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日三省,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信守承诺,跟老师学习的东西有没有勤加练习。
曾子的三省有操作性,但是还比较浅层,孔子对曾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孔子跟曾参说自己的道需要一以贯之,而不只是停留在三省的层面。三省的背后是孔子强调的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就是儒家之道。忠,就是中人之心,孔子原话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如人之心,孔子的原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了忠恕,自然能够呼应三省,比如自己为别人做事,自己想做成,别人也想做成,你就得尽中人之心,那就是忠;你不想把事情做砸,你不想别人做砸,你就得尽如人之心,那就是恕。忠恕之道贯穿始终,所以孔子强调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贯通;忠恕的思想要贯通到所有的思想当中,要打通思想之间的壁垒,做到融会贯通;第二层是贯彻;忠恕之道要贯彻到底,不能悬在半空,不能让人捉摸不定,要言之有物。第三层是贯一。也可以说是一贯,一直如此,至诚不息,坚持不已,又回到了“惟精惟一,允厥执中”的中道上来。
王阳明说:“一贯是孔子看到曾子未得下功夫的要领,所以以理相告。学者如果真能做到忠恕,那不就是一贯了吗?一就好比树的根本,贯就好比树的枝叶。如果没有种下根,怎么可能有树叶呢?本体和作用是一体的,如果本体未建立,怎么可能起作用呢?所以说:曾子在其作用的地方省察并且力行,但是没找到本体之根也是一体的。所以孔子担心他没想一以贯之。”
知道怎么做很重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更重要。底层逻辑就是核心驱动。孔子说自己的道本质上就是一以贯之才能成。联系到我们自己,能做到曾子的三省吾身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也得知道三省的背后实际上是更宏大的忠恕之道,且要一以贯之。总结下来,儒家之道还是推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再推深一层就是心物合一,惟精惟一,执守中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