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3377/fc27be1633824058.jpg)
先生笺《太平广记 卷二八八 纥干狐尾 (音hé gàn)》则,“并州有人姓纥干,好剧。承间在外有狐魅。遂得一狐尾,缀着衣后。”于是其妻子以为他是闹鬼之狐狸精,邻居亦如此。此人得出结论曰“此亦妖由人兴矣”。古之动物成精者,狐狸优多,但是有缺点,其尾巴不能隐藏也。是典故出自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尾长三尺似狐尾。岩惧而出之。”非仅狐狸如是,《西游记》美猴王打不过二郎神,摇身一变为寺庙,二郎神一看哈哈大笑,因其尾无处安放,只好化为旗杆于寺庙后,而世间旗杆在寺庙前也。盖动物之身体,除尾巴外皆有与人相应之处,虽千变万化,精怪不能化有为无也,一笑。
大多出身底层之人物,皆有狐狸尾巴之心理阴影。杜月笙建杜氏祠堂,骈文大师饶汉祥书联曰: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可谓夸奖杜氏如天上之人也。然杜氏尚语人曰“我是一条泥鳅,你们是鲤鱼,你们修炼五百年就能去跃龙门,我要先修炼一千年修成鲤鱼,再修炼五百年才能去跃龙门,关键是我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有闪失打回原型我就又是泥鳅,而你们还是鲤鱼”,其清醒若是。可以把这种底层人物不敢试错之心理命名曰狐狸尾巴,如杜十娘之故事,李甲之背叛,是杜十娘之闪失。杜氏是经过底层苦难的,又经过了爱情之甜蜜,正常人的生活,是其龙门。此次闪失,她只有回到曾经的苦难,而相对比与李甲所生活过的甜蜜,更加不可忍受,此为其沉箱自尽之心理原因也。
读《柳如是别传》,陈先生洋洋大观,分析如老吏断狱,几无瑕疵。然对柳氏之评判,某总觉得少点什么。今读是则,方知少了心理判断。特别是南京弘光朝,是柳如是唯一高光时刻—作为礼部尚书之妻,弘光朝之大佬马士英、阮大铖无不吹捧有加,柳氏得到极大尊重。南明之覆灭,最痛恨满洲者,为柳如是也,其高贵之身份,奢侈之生活皆为此类打断,只能回到“相府侍妾”之地位,其能忍受?非,故而此时之沉水,往后之反清复明,最后投缳以殉牧斋者,皆是“义不再辱”也。
读书之乐,此处既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