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榜实操丨 文 / 张伟 乐之写作工作坊
这是椰子私塾第2323篇原创输出
扫榜原则:
周收藏观风向。
编辑推可跟风。
新手库培眼光。
码字为什么难?
是因为从一个想法,从大脑中想到的某种情节,转化成文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最为要命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评判。
总觉得想法不够好,情节不够完美,还有更好,肯定还有更好的,要多想想。
就这样想啊,想啊,觉得已经用尽了所有智慧,也没有想到满意的情节或画面。
这种状态太正常了,因为我们看到过太多,优秀作者写的东西了,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和他们比。
怎么可能比得过他们呢?
但是在比的那一该,根本不想这个问题,凭借直觉认为想出个好点子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吧。
这是一种病,得治。
把能想到的写出来已经非常不错了,就不想太多了。
写作这事,想办法多写才是正道,不要想太多。
这两天扫书时发现好多人写的那也是一个狗屎,可是就是有人看,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作者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
对的,是故事。
读者是来看故事的。
文笔只是添彩的工具而已。
最重要的还是故事。
如同小时候,一个小姑娘讲故事和一个老大爷讲故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只要故事好听就行,什么声音、语调之类的并不在乎。
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能做好这一点就足够了。
然后,再想办法提升别的。
要想讲好故事,只有一个方法多讲,也就是多码字。
写的多了,就知道自己的故事好不好听了。
以前读关于写作的书,书上说讲故事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一个起承转合,当时我觉得这是骗人的,作者一定掌握了什么故事秘密不愿意告诉读者而已。
现在,觉得这个方法或者说这个结构确定非常正确。
按照这个结构讲故事,至少不会太差。
因为你会发现有好多人的故事,要么没有转,要么没有承,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反正是无趣。
但只要这个结构完整了,故事最起码是完整的,也就不太难看了。
坐在书桌前,不知道写什么时候,就胡乱写一写对写作的理解。
虽然,现在还是不知道后面怎么写,但至少那种抗拒情绪少了一些。
就在刚才,没有写这些东西之前认为自己不是写作这块料,不适合写作。
现在又觉得自己可以了。
这种状态经常出现,甚至一天要出现好几次。
估计以后还会出现,还好我找了应对的办法。
写吧,还能怎么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