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盔

作者: 单身南瓜 | 来源:发表于2022-08-02 22:50 被阅读0次

几天前,乐君健老师的《烙饼,不一定非要等到三伏》写得诙谐有趣,引起了我对饼的特别兴趣。

我对烙饼太熟悉了,因为它不仅是我喜欢的面食,也是我家的家传美食。

我老家是陕西,一个以面食出名的省,自然少不了饼。陕西最出名的饼是锅盔,“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陕西八大怪中的这两句说的就是锅盔和油泼辣子。

我小时候在老家,正是缺粮的年代。锅盔是小麦面粉做的,一般人家平时是根本吃不上的,偶尔吃一次就能回味很长时间。

我记得我家仅有的细粮是要留给最小的妹妹的。因为母亲的奶水不够,要用水把白面馒头泡开,再用勺子压成糊糊后一勺勺地喂进她嘴里。

母亲忙里忙外顾不上喂孩子,这种方式六七岁的我就可以完成,不用现做饭。现在我仍然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抵挡住白面馒头的诱惑,喂完妹妹后自己乖乖去吃玉米面窝头的。

我要想吃上锅盔,就要等父亲回家才有可能。父亲在外省的油田工作,只有歇探亲假时才能回来。这时候,母亲一般都会烙锅盔,一家人吃得像过节一样。

母亲的娘家是富农,小时候在吃上没亏过嘴,锅盔自然是家常饭。见的多自然也做得好,烙锅盔的面和得硬,里面还加一点干花椒叶,饼还没打进锅里,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母亲烙锅盔,我就坐在锅台前负责添柴拉风箱。烙锅盔需要慢火,风箱不用使劲拉,只用看好火就行。这样,我就有了空闲,可以仔细看着母亲干活。

有大又圆的面饼放进铁锅里,隔一会儿就要转一转,使它受热均匀。一面烙得硬挺并起了星星点点的黄嘎巴后,饼也鼓了起来,变得一寸来厚。这时,就要把饼翻过来烙另一面了。

我看到母亲会拿一根筷子在饼上咚咚咚地扎一些小洞,每扎一下,饼上的小洞马上就窜出一股白热的香气,飘得满屋都是。

我问母亲:“为什么要在饼上扎洞呢?”。母亲说:“锅盔太厚,不容易熟,扎上洞饼就透气了,这样就会熟得快而且均匀。”原来,锅盔也是需要呼吸的。

锅盔翻过面后就要盖上锅盖烙,时间慢慢的过去,中间再翻两次就可以出锅了。

母亲把锅盔放在案板上,用刀先切成两半,再切成一角一角的,摆在小筛子里端上桌。干这些事时,几个孩子都会跟在母亲身后,闻着锅盔的香味流口水,等不到开饭就一人拿一块吃上了。

厚厚的锅盔表皮焦香,内里又硬又酥,咬一口满嘴生香,越嚼越好吃。

锅盔就这样在我的胃里生了根,听到就感到亲切。现在,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做一次。但我烙的锅盔算不上合格的锅盔,面和的不够硬,烙得也不够厚,充其量只能叫个厚饼吧。

现在,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她已经没有力量再做烙锅盔这种费力又费时的美食。我想,也许今生再也吃不到母亲亲手烙的锅盔了吧。它那醇香的味道只能存在于我的回忆中了。

相关文章

  • 老陕最爱的馍——锅盔

    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锅盔象锅盖”,即象头盔状,顾名思义又叫锅盔。 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

  • 闲谈锅盔

    锅盔是关中面食中的一种干粮。关中的锅盔历史久远可以到商周时期。据传,文王时,就在军中以锅盔当军粮,所以锅盔比我们的...

  • 陕西八大怪之锅盔,都说睁眼锅盔像锅盖,做法简单又好吃,真香

    陕西八大怪之锅盔,都说睁眼锅盔像锅盖,做法简单又好吃,真香。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

  • 葱香锅盔

    五一路口的葱香锅盔很久没有出摊了。 锅盔摊和老面小馒头摊是邻居,陈设比馒头店更简单:一烤锅盔炉子,一做锅盔的木案板...

  • 锅盔

    文/逃跑的喵 你是薄暮的归宿, 你是夜阑的余味, 你是夜半的贪念, 你是他乡人扶栏远眺的方向。 你是你, 百食不厌...

  • 锅盔

    中午只吃了几个抄手,就出门了。不到一个小时,肚子就咕咕直叫。正好附近有一家卖锅盔的,我就去买锅盔。我说,我要一个红...

  • 锅盔

    老家晋南一带有一句谚语:有牙没锅盔,有锅盔没牙。意思是,最能吃的时候家境差,像锅盔之类的好吃喝到不了嘴里,几十年过...

  • 锅盔

    烤好后的锅盔颜色金黄,椭圆形、里头包有肉馅,外面撒一层白芝麻,爱吃辣的就刷上些辣酱,香喷喷地,得趁着刚从圆圆的灶糛...

  • 锅盔

    到过陕西的朋友一定听说过陕西的“八大怪”,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烙馍象锅盖”。这里所说的烙馍就是烙饼,在陕西人们...

  • 锅盔~

    今天看到外面有一家生意很火爆,卖锅盔的店,大部分的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我也没有逃脱这个准则.. 应该是有很久没吃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锅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cd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