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平台我几乎每天可以看到一位日更作者写的古诗词,从他的资料简介可以看出写了几十年的诗,可是在我看来一点进步都没有。我随便挑出一两首来看看吧。
发现他的词作做比律绝多很多。下面是一首《破阵子·烟霞桥》(晏殊体):
五彩云霞飘逸,廊桥花月秋霓。
野寺岚风香火盛,叶茂枝繁菩树提。
烟霞桥外陂。
舟屿水滨禅寺,尘埃已落离奇。
璀璨西湖优雅地,柳色生烟紫艳黎。
诗情画意琦。
首先他的词作是没有格式的,通体连在一起的。古诗词作者都知道词的上下片必须分隔一行,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词有词道,可见这位作者平时并没有认真琢磨。我们首先看看晏殊的例词: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秋月长圆。
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
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
一点凄凉愁绝意,漫道秦筝有剩弦。
何曾为细传。
看看例词的两处斜体六字句都是对偶句,辛弃疾的也是,六字句或七字句皆作了对偶处理。
再一个词里面的形容词用得过于繁杂,并没有体现出主题特点。烟霞桥乃惠州西湖六桥之一。“尘埃已落离奇”写得不合情理,“诗情画意琦”分明平淡无奇。
下面我们再看一首作者的“七律”,主题写的是湘南九嶷山:
霜天万木九嶷重,萧岭千山拜舜峰;
叠翠层峦林茂密,繁花似锦艳春容。
高原晓雾常缭绕,低壑清泉谷底淙;
燕舞莺歌雏鸟乐,云帘飘逸彩霞彤。
首先格律没问题,我早就说过一首诗词作品格律没问题是起码的要求,但是格律没有问题并不能说明是佳作。
我们遵守格律但是绝不能成为格律机器人。律诗的中间二联必须对仗的,可以说没有对仗就不能称之为律诗。同时对仗也可以检验作者的文字功力。
叠翠层峦林茂密,繁花似锦艳春容。
高原晓雾常缭绕,低壑清泉谷底淙。
看看这是这首律诗的中间两联,也就是“颔联”和“颈联”。
叠翠层峦/繁花似锦?林茂密/艳春容?
很显然词性和结构都不对。
高原晓雾/低壑清泉,可以对偶,但后三字又不对了。常缭绕/谷底淙,节奏都不一样,更不谈词性了。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一个词属于什么词性这应该是初中的内容吧?
我挑选了这两篇还不是作者最差的,最差的真是惨不忍睹,说严重一点根本上不能称之为“诗”,充其量是诗词形式的说明文而已。
好的诗词并不是形容词的堆砌,而是通过“通感”手法的运用,让读者从字里行间领略到的诗情画意,而不是你把“诗情画意”这个词直接用上就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