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匠的日常new创业两三事
【译】青少年是如何看待YouTube, Google+, Red

【译】青少年是如何看待YouTube, Google+, Red

作者: Ruxth | 来源:发表于2015-01-13 22:45 被阅读1725次

    原文链接  作者 Andrew Watts 他的 Twitter

    译者:我吃饱了消食翻译闹着玩,诸多错漏,你咬我啊:P 

    正文开始:

    由于我上周的旧帖子引来了出乎意料的强烈响应,我决定继续谈谈在旧帖子内没提到的社交媒体。

    我再次引用之前的免责声明如下:

    我是一个在德州大学上学的19岁男孩。这篇文章不会用到任何的研究、数据、来源等等。因为你们很容易就可以从其他科技新闻和分析网站里面找到这些东西。我在这只是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基于我现在就处于你们梦寐以求的年龄段内(译者:年轻就是任性!)也就是说,我不是一个这方面的专家,而且我相信会有数据和我的一些观点相悖,不过我已经和你们说过了(摊手)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先首先着眼于之前没提到的社交媒体,然后会评论下我觉得这类公司该怎么吸引年轻群体,特别是如何让年轻人来买他们的产品或者下载他们的app。

    YouTube 

    (吐槽: @简叔 写的时候不支持直接复制粘贴图片好痛苦,上传了之后调整不了大小也好痛苦,于是我就不上传图片了诸位自便吧)

    YouTube是一个真正改变了世界的网站,它是个所有人都会访问的站点(译者:纳尼?)我有很多朋友每天都会登录它。热情的网民们几乎不可能忽略YouTube。上面的内容不仅有趣还很有用:上面有很多对我有用的课程补充材料。

    青少年的兴趣很广泛,所以很难说出某个特定的视频账号或者分类是受欢迎的。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看 Let’s Plays on YouTube (那种别人一边玩游戏一边讲解的视频),有些人就喜欢看美妆的指导教程。这就是为什么YouTube倍儿棒,每个人都能在上面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个人来说,我超爱看 The Phillip DeFranco Show 而不是典型的电视新闻。我也不看深夜电视节目,而是看些脱口秀节目,比如 Jimmy Fallon(鸡毛我爱你!), John Oliver, Jimmy Kimmel。因为YouTube上面高质的原创内容还有越来越多公司愿意把他们传播的内容传上去,YouTube已经占去了大部分我原来用来看电视的时间了。

    Vine

    Vine这个应用程序呢,我觉得很多人在里面只是去消费内容而完全不必产生内容。我很多朋友都会去follow一些Vine内的著名账号,这些账号会用心和用灵魂来创造非常棒的内容。

    想在Vine内被找到很难很难,如果你不是已经很有名的话,要拿到关注可不容易啊。

    由于在一个公共社区里面发布一些社交媒体(特别是上传视频)容易引起社交性的焦虑,我很多朋友的Vine几乎没有了互动(点赞/loops(视频循环播放)/评论),然后他们就离开了。

    不过呢,我现在关注着Vine这个应用本身的一个有趣的趋势:很少人把Vine装在手机上,但是他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Vine视频,因为这些视频被分享到Twitter、Facebook、Tumblr或者YouTube上。在YouTube上面,““Vine Compilations”(Vine视频集合,通常是一堆同样主题或者同一个用户挑出来组合在一起的视频集)这个分类很受欢迎哟。

    所以即使在app是有很多视频内容没错,但是我发现大部分Vine视频的观看者都是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去看的。

    Reddit

    我知道好多人会每天(甚至每小时)上Reddit去刷刷刷,看看热门的新闻。我也很喜欢Reddit(甚至还去参加了今年的礼物交换会),它可以给我带来有趣的信息资讯。靠订阅相关分类/专题可以确保我关注的东西永远最前最快呈现给我。

    除了链接在它网站上面呈现的方式,我还很喜欢它的评论流(译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去看看,有点网易跟帖的样子)。点赞/踩系统可以确保最相关的或者剖析深刻的评论被优先看到,在别的社交媒体网站上可没有这玩意(比如Facebook的万年Like),所以他们的评论会变得很臃肿:如果有人不同意某些评论的话就只能去评论这些评论,然后这些评论都是消极的,让评论区环境很不好。Reddit的点赞/踩选项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真正好的评论更容易被看到。

    和Vine一样,据我所知很多人也是上Reddit看,但是从不自己发帖。如果你从来没用过Reddit,你必须要去看看。你可以从他们的AWA类开始。

    Google+

    我自己是不知道谁还在Google+上面活跃的啦。我只是听一些朋友说它的环聊和图片很棒,不过也就这些了。我仅有的在google+上面的朋友都是对科技比较感兴趣的。我反正是放弃了,因为把每个人分类到不同的“圈子”里面然后去持续关注这些群组真是太TMD麻烦了。

    我真正想看到的是Google+和Google的其他产品的整合。举个例子,比如我在班上一个项目里面,我要把文档分享给我们组的成员。现在很多项目组(至少在大学里面是这样)都有个很诡异的系统,通过邮件把google文档发给成员,然后在一个应用上面讨论(比如GroupMe),然后又把相关的链接放在别的文档或者Facebook群组里面。Google 如果能做到把Drive(文件管理)、Hangouts(用来讨论)、Keep(记事)都整合到Google+里面,让团队有一个大而全的工具来使用,肯定很棒。(译者:其实我们公司有些团队已经是这样做了╮(╯_╰)╭,除了通讯软件还是用公司的。)

    现在嘛,包括我自己在内,Google+基本都没人用了。但我还是对它抱有希望,想看看它会往哪里走。

    Plague

    (译者:送上官网,有意思的一个应用)

    尽管我没怎么听说过有媒体谈论它,它是我第三推荐的应用(仅在Google+和Reddit之后,译者:喂我上面翻译你吐槽Google+莫非是我翻译错了么)。在Plague上发帖子的过程超级简单— 添加文字或者链接等等,就能马上发送到一个在你周围一定范围的即时的社交网络里。如果你身边的人喜欢你的帖子他们就会swipe up一下(类似Tinder),然后帖子就会传到周围的网络里了(译者:现在你们能理解应用为什么叫Plague了吧)。

    Plague也在应用里内置了个人信息,这让了解发帖的人变得更加容易。不难发现Plague是一种让信息基于地理区域传播的方式,一个帖子的人气越高,就能被越多的人看到。

    Plague也有一个缺点,即时你没在使用这个应用的时候它也会访问你的地理位置信息,所以会大大增加手机的耗电。这暂时还不是一个问题,但是随着Plague被更多人接受的话就不好说了(译者:原作者其实这里用了个双关语,因为Plague本身的信息也是这样一种“病毒式”传播的机制)

    Ello

    (译者:这是一家所谓“反Facebook”的社交网站,官网首页的圈圈很有趣)

    Ello去年早些时候上了很多头条,得到了很多关注。它宣称自己是一个没有广告,也不会把你的数据卖到其他公司的社会网络(你可以点这里了解更多关于Ello的隐私政策)。不过它的邀请制导致它最终衰落。我和很多其他人一样,看看新闻头条然后很快产生了兴趣,但是等到我真的能够访问网站的时候,我认识的人都已经走了,那里没有什么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尽管我喜欢它背后的想法,但我觉得这不足以让它成为人们愿意停留和使用的一个产品。

    Tinder

    哟哟哟Tinder。Tinder是一个18岁以上人群使用的应用,所以它是专门为那些青少年时代快结束的人设计的。(译者:懂得人都懂,那骚动的青春火焰啊...)所以它在学校很受欢迎,因此也是现在市场上备受争议的一员。Tinder的主要功能就是让感兴()趣的人们“配对”然后开始聊天。我有很多女性朋友会贴出表现她们自己超受欢迎的图片(译者:就是很多人想把她们的样子,女人啊....)

    和流行的看法相反,Tinder真的有社交媒体的方面,其中一个就是“时刻”(Moment)。就是上传一个照片上去,喜欢的人点“赞”不喜欢的人点“过”,点“赞”的话就会发照片的人就会收到通知,否则就不会。这个特性是用来给初次匹配没聊过天的用户创造一个话题的机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推移,Tinder看起来挺有趣的。我见过很多应用去模仿它“滑左边是喜欢,滑右边是跳过”的特性。对于18+的青少年来说,即使你不用Tinder也肯定会见过你的朋友用——它实在是太流行了。

    Swarm

    Swarm是Foursquare的一个分支。它允许用户在一些地点“签到”和看别人是否“签到”。我只见过科技业的人还在用它,也没有朋友在上面了。Swarm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但是我觉得地理位置已经是很多应用的一部分了。它也没什么意义,当你可以用Instagram拍一张你在哪里的照片、在Facebook上面标注你在哪里或者发一条带地理位置的Tweets来让你粉丝知道,为啥你还要用Swarm去单纯的“签到”呢?感觉它只是一个没什么必要保留的应用。

    Quora

    (译者:-。-国外版知乎?知乎是中国版Quora?意思到了就好)

    没人知道Quora是个多棒的社交网站。它能让你去提问和得到答案。把它当成有很多独特的问题、回答的人都是各领域内专家的雅虎回答(译者:百度知道?!),一个很礼貌很尊重人氛围很好的社区。

    我在上面问过一些问题,也回到过一些我觉得自己比较擅长的问题,比如活动策划、社会化媒体营销。我会关注我觉得有趣的问题(比如美国总统、科技类、德州、应用程序)然后从真正的专家们的回答里面学习东西。每半周会有个邮件提醒我回去看看。不仅让我能纵览我感兴趣的范围内流行的问题,也让我关注贯穿整个网络上流行的问题。我不会去关注“光学”这类话题,但是“为什么我们把手掌对着光源会看到红色?”这样的问题还是会让我很赶兴趣的!

    Quora的核心是好奇心,所以我觉得Quora是个值得关注的社交媒体网络。我只知道有一部分朋友会常上这个网站,但是你一旦开始了就根本停不下来!(译者:小子这只是因为你比较geek吧)

    Myspace

    现在他们只需要换名和重塑品牌。不管他们做的站点多惊人,Myspace现在就是个笑话。我只是在等一个新的品牌能让这家公司重新焕发获利。

    对青少年进行社交网络市场营销的有效方式

    每天都有这么多的新社交网络萌芽,很难追踪到所有人。感觉就像感觉新社交媒体网络和信息应用已成为新的To-do应用或日历应用了。每个人都去做一个,但只有少数可以成功。

    这是因为网络效应影响的概念非常简单。你能想象Tinder上面没有能够“配对”的人吗?或者Twitter上面没人关注?应用严重依赖于使用它们的人,但是大家都有太多信息要关注了,所以导致这些应用很少人使用。对于其他应用,如Yik Yak(见我之前写的帖子),应用限制了你发的帖子只会在10英里半径范围内被发现;但是,你仍然可以“偷窥”到这个应用在别的地方是怎么用的(译者:有一个更换地点的功能)。所以即使你是住在小城镇里的唯一智能手机用户,你还是可以使用它。

    这是更多社会媒体应用都需要遵循的趋势。如果我下载了你的应用,当我第一次启动它时,找不到任何有用的或有趣的,我就会关闭它并且永远不回来(除非有人提到它)。所以当你发布你的应用时,需要有让我产生兴趣的某种形式的价值在那。聊天应用遇到这个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专注于与朋友聊天。如果你的社交圈不是充满了一些新科技尝鲜的人,你会发现很难找到人聊天(除非它是一种不同形式的聊天应用,比如 Meowchat ,它的重点是和附近的人或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人聊天,所以它具有更大的用户群体)。

    我总是让朋友去尝试一个新的应用,因为我觉得它很棒而且想让别人也去试试。我知道让某些人下载应用是多么困难,即使你和他很熟。相信我,有像我这样的听到一个应用就马上跑去下载试试的人,但更多的人需要一个理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社交媒体软件(甚至社交媒体市场营销)在我看来是失败的。即使你的应用是分享你的猫睡觉的照片的最好方式,但对很多人来说,这并不一定是他们会下载(或产生购买行为,如果是社交网络营销的话)的好理由。

    我看到过一些很奇妙的应用在社交媒体上或现实生活中的营销方式,能让学生对一个应用或产品非常感兴趣:

    Thread—我大学里一个由学生开发的类似Tinder的学生约会应用,但只针对同一所学校的学生。这个应用成功了因为他们用了独特的市场推广方式。当他们第一次发布应用时,用户可以下载应用并创建一个个人档案,但他们不能使用约会部分的功能直到发布者开始启用。那么是什么让人们去下载这款应用呢?因为它是他们在学校附近举办的一场联谊会的门票,如果你下载了而且创建了个人档案,你就可以去参加。在前期这种巧妙的营销技巧让大量的学生下载应用,因此,当约会部分的功能推出时,已经有许多人在使用这个应用了。不仅如此,Thread也限制了你在一天内只能看10个潜在的匹配对象,这让他在早期的时候不会出现配对对象资源缺乏的情况。

    经验教训:给用户一个应用之外的刺激来让他们下载你的应用。比如三星,在SXSW上找Kanye West与Jay-Z给来做了场推广。你可能没有那么多预算,但是Thread的事例表明即使用少量的资金也能达到效果。

    Taco Bell’s的社交媒体账号—虽然有些社交媒体已经开始嘲笑打“嘻哈”品牌的方式,比如Taco Bell在它社会媒体上采用的方式(我个人最喜欢的是Brands Saying Bae),但没人可以否认,它确实有助于提高品牌的识别性和吸引年轻的观众。在Taco Bell的“Tweets & Replies”部分,你会发现Taco Bell经常只是回复提到这家公司的tweet。是什么使这更有趣(而不是古怪)的原因是,Taco Bell很准确地知道如何用古怪的回应去和它的观众进行互动。Taco Bell也真的用他们的社交媒体做了一些实验,我最喜欢的是 这个活动。就是因为这个大胆的举动,甚至连我都知道了这个应用,反之其他的公司只有在应用商店内偶然发现不然我永远不知道他们也出了个应用。其他公司,比如宜家也用独特的方式来使用社交网络,比如他们在Instagram内内置了他们的官网,完美的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

    经验教训:你需要用精准的,而且创新的方式去触动你的用户,让你的营销活动成为他们愿意讨论的谈资。Taco Bell可以只是在Twitter上说“来看看我们的新应用!”(这很容易)但是它就不会得到那么多的关注。最重要的是,Taco Bell使用“非侵入性的方式”和用户交流的内容往往是值得推荐或分享的(同时也增加了品牌知名度)。重要的是要真正了解你的目标受众和把他们找出来,不要期望所有人都会为你而来。即使你一些最忠实的客户可能不会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关注你,但一个简单的“喜欢”、回复一条他们的tweet或在Facebook上给他们的帖子一个“赞”,都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后面都是一些废话,不翻译了。我消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啊力:@萌德不称帝 有次朋友们问我:为什么我谷歌,非死不可这些都上不去?回:你先要翻墙。答:我上网要梯子翻墙干嘛?遂介绍vpn以及伟大的防火墙!人家嫌麻烦,不干。
      • ROOT先生无TOOR:中国的多数青少年应该不知道这些网站,他们要首先练会一项技能——翻墙
      • 9b1b529f3231:95后,上网也有几年了。由于被墙没上过几次YouTube,所以也没啥感觉
      • Ruxth:@鲸鱼病了 看到YouTube和Twitter应该马上就懂了吧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8571dc591c7e:我还以为是中国青少年的这些的看法呢……
      • 2888bf845e80:果然也是medium用户 :+1:
      • MJGA:@Ruxth 哈好吧,文章翻得不错~~
      • Ruxth:@简叔 用编辑器贴的时候显示说不支持链接还是什么的,无非就是几个应用图标和后面一些活动的宣传图而已,有兴趣的点链接过去也能看到。另外光是应用图标传上去好硕大啊= =!图片大小调节功能有在考虑么。
      • MJGA:@Ruxth 你用markdown么,可以拖动上传的
      • MJGA:@Ruxth 求配图,555
      • Ruxth:@简叔 试试这样可以@到么。。文中吐槽了下写文章贴图片功能,求改进:)

      本文标题:【译】青少年是如何看待YouTube, Google+, Red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nq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