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开始说不”的经理人
萨 姆·埃利奥特(Sam Elliot)是美国硅谷一位颇有才干的经理人。他一开始对很多要求甚至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结果,他仿佛成了处理琐事的专家,工作不仅不再给他带来满足感,而且还让他费力取悦的那些人也感到不满。
后来他开始说不,不再主动揽活;不再争强好胜;如果兴趣不大或者不需要,就不再参加会议。他渐渐开始集中全力做成真正重要的事情。
几个月后,萨姆发现自己工作时间更加充裕,家庭生活更和谐,工作业绩也随之上升。最终赢得了职业生涯中最可观的奖励!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便是:敢于说不,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才能让我们自己能最大限度地成就真正重要之事。
002“惊世骇俗”的设计典范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24岁那年,公司安排他与人合作开发一种电唱机。当时的普遍做法是将转盘置于一个实木的盖子内,或者把唱机嵌入到一件起居室的家具中。然而,迪特和团队删繁就简,设计了一种透明塑料盖的唱机。
由于这种设计在当时尚属首例,而且又显得过于惊世骇俗,人们担心没有人会买这样的唱机。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种设计开始风靡,最终成了所有其他唱机竞相模仿的设计典范。
迪特的成功在于“更少、但更好”。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去繁就简,实现必要之事便可。
003“愚蠢”的交易
作者丢下刚刚生产完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婴儿去参加会议。然而事实上,客户觉察出了作者的不悦,作者也没有在客户脸上看到尊重,还伤害了自己的家庭,违背了自己的原则,甚至还影响了客户关系。
结果,那场会面没有产生任何结果。不过就算有进展,这也是一个愚蠢的交易。为了让每个人都高兴,作者牺牲了最重要的东西。
其实别人要求的,不一定是自己必须要去做的。甚至有时候,你即使做了,别人也不一定领情。所以要自己主动去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否则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