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海狮子读书会
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23:《达·芬奇传》

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23:《达·芬奇传》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21:01 被阅读5次

文/杜豆豆

《达·芬奇传》

年少时我有个好朋友,她的祖父和父亲很有才华,舞文弄墨,出口成章。因为有家世的熏陶,她打小便志向高远。有一天,她突然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说当然是我老爸,那时大概还在上小学,全世界我觉得最有本事的人就是我老爸。可她却一本正经地和我说:“我最敬佩达芬奇”。

达芬奇?我很诧异,八九岁的我,实在是孤陋寡闻,大概也就知道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其他的,只能摇头了。后来,还是她带着那一幅神往的表情,绘声绘色地和我大谈了达芬奇的多才多艺,我才知道,达芬奇不仅是个厉害的画家,还是个全能选手,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天才人物。从此之后,我的童年生活里便多了一个敬佩的人。

今天推荐的这本《达·芬奇传》,就是关于这位大名鼎鼎的天才人物的,不过,这本书可不是为达芬奇歌功颂德的,而是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还原了一个天才背后的故事,让你看到的是达芬奇的真实模样。

作者查尔斯·尼科尔,著名传记作家,曾编写了九部历史、传记与旅游方面的著作,并制作了两部英国电视纪录片。为了重塑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形象,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列奥纳多笔记与手稿的研究,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达·芬奇的第一部详尽的英语传记,为这个传奇人物描绘了一幅最令人信服和最为隐私的肖像。在书中,作者追溯描写了列奥纳多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同时,对他个性及其心灵的非凡“放飞” 进行了敏锐的洞察与剖析,并生动再现了他的外貌特征与日常生活琐事

另外,本书还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富含具有启蒙意义的资料与见地。自2004年8月由企鹅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以来,好评不断,一版再版,成为现代传记的一部杰作。

接下来,我就来详细为你讲解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1、童年

达芬奇于1452年,出生在靠近佛罗伦萨的一个小村镇里。作者对其具体位置的不可考察,一开篇,就让达·芬奇蒙上了一种出身卑微的色彩。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私生子,母亲是贫穷的农家女,而父亲却是来自富有而且受人尊敬的公证人家庭。也正是这样的出生背景,让达·芬奇从小就笼罩在“私生子”的心理阴影中,在他一生的作品中,也常常表现出父爱的缺失。但是,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卑微的出身,并没有堙没达·芬奇的光彩,反而让他的人生,显得更为精彩。

达芬奇的童年,也就是1452年—1466年,是他天真无邪、自由而无拘无束的时期。他热爱动物,喜欢和动物们嬉戏玩耍、相陪相伴,这让他不仅有了敏感的性格,而且观察力和好奇心都和常人不同。他还展现了自己相当的早期绘画天分,画了大量的动物素描,这为他之后的天赋的发挥打小了很好的基础。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天才共同的特点。

2、 成名

达芬奇的学徒时期是从1466年到1477年。在故乡芬奇镇度过童年之后,1466年,他的父亲做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重要决定,就是把他送到佛罗伦萨韦罗基奥工作室当学徒。年少的达·芬奇离开了家乡,来到繁华的佛罗伦萨,从师于著名的艺术家安德烈亚·德尔·韦罗基奥,系统地学习了绘画,创作了一批画作,其中就包括《手持康乃馨的圣母》、《石榴圣母》、《基督受洗》。而且,这些画作在某些方面,被认为画技甚至超出他的老师。

这是达·芬奇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之后,他踏上了走向画家的路,并且越走越远,最终,凭借着天赋、努力和运气,成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一代绘画奇才,以及为世人所佩服和敬仰的多才多艺专家。

达芬奇的自立门户时期是从1477年到1482年,这期间,他创作了著名的经典画作《圣哲罗姆》。当时,他还为很多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重要权贵,包括美第奇、斯福尔扎和博尔吉亚创作效力多年。这段时期,也是他从学徒走向自我创作的过渡时期。他将学徒期间所学到的东西开始融会贯通,并把这些技能做到精致。但不能不说,还没有脱离画匠的水平。后来,《博士来拜》的创作使他一举成名。

同时,他心灵的羽翼也开始延伸到了其他领域。他爱好音乐,创作诗歌,甚至还自己谱过曲,练习一种类似小提琴的乐器。他还绘制了机械图,设计了“水力发动的磨粉机、漂洗机和发动机”以及他终生都在追求的梦想——“飞行器”的草图。貌似与绘画无关,看起来像是“无用之功”,但是,真的和绘画无关吗?个人觉得,不尽然。表达是心灵的输出,绘画只是一种方式而已。

另外,达芬奇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个谜题,被争论了数百年:达芬奇是同性恋者吗?作者在书中写了大量的例证,包括一些研究记录、画作表达的观点,以及达芬奇的手稿、日记等等,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是的,达芬奇是个同性恋者,而且,以此为荣,认为是一种“风雅之士”的行为。这听起来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可是,这难道不是很多艺术家特立独行的风格吗?伟大不代表没有普通人的人性或者常人看来的怪癖。令人值得称道的是,达芬奇从来都是真实而坦诚的,他不避讳这样的提问。他也在自己的绘画中,大胆地去表现自己的思想。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他的一个亲密助手:托马索。这个人,在作者的描述中,看起来很是古怪而且充满传奇色彩。他和达芬奇一样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他还性格开朗、爱开玩笑,他甚至还经常奇装异服,有过所谓的“邪恶”行为,会魔法、会炼金。达芬奇和他交往了25年,这或许不难解释,因为,达芬奇在性格上和他是如此相近:正直、天真无邪、爱哲学。

3、新天地

自立门户5年后,达芬奇决定离开佛罗伦萨,前往米兰,投入到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的帐下。在米兰的前8年,也就是1482年到1490年,是他开辟新天地的8年。这一期间,他不仅完成了他最为神秘的作品之一《岩间圣母》,还有著名的《怀抱白鼬的女人》。而且,还对解剖学等多种学科着了迷。

在给大公一封毛遂自荐式的信中,透露出了他那令人惊讶的才能:他可以制造桥梁、云梯、迫击炮、大炮、装甲车;画出各种各样的作品,还可以创作那座伟大却最终没有实现的雕塑——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的骑马铜像。从这点上,我们可以发现,从画匠到大师,不是在重复技巧,而是要有新的输入,新的学习和创新。如果他只是沿着自己原先的途径在提高技能,即使精致到完美,也不过是别人的翻版。所以,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要有新的突破。

1490年1499年,达芬奇开始了他的宫廷生活。这段期间,他还是在米兰。从绘画水平上讲,他不断地在提高自己,开始研究光和影。那幅被鼓吹的作品《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这幅画现在仍然在米兰,悬挂在感恩圣母修道院的食堂里。这幅画之所以被人所称道,除了他精湛的画技外,最重要的是他让画作发出了“声音”。

4、晚年

1500年,他开始四处漂泊。后来,年近50岁的时候,他的再次回到了他的故乡佛罗伦萨。在维吉奥宫附近租了一间工作室,用接下来的四年,画出了他最为著名的一幅画,也是艺术史上最神秘的作品,《蒙娜丽莎》。这幅画,被演绎出了各种想象和猜测,有人把她反转过来后,说是达芬奇自画像;有人迷恋于她的微笑;有人考证丽莎的真实身份,使其成为众多艺术史学家和小说家们灵感的素材。比如,在小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作者甚至把她想象成了达芬奇的私生女。大概,创作她的达芬奇,生前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幅画居然带给他远非他能想象的漫长未来吧。

在达芬奇最后的岁月里,也就是1513年到1519年,他一直生活在法国。他获得了那个时代最杰出人物之一的名望,甚至受到了年轻的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的赏识,邀请他住到富丽堂皇的克卢克斯宫。甚至人们还传说,弗朗西斯在宫中造了一条秘道,以便他随时可以来找列奥纳多讨论艺术与哲学。

67岁的列奥纳多在法国与世长辞。根据瓦萨里的说法,他死在了弗朗西斯的怀里。这副感人的场景后来被描绘在安格尔(Ingres)的画——《列奥纳多•达•芬奇之死》里。但是,事实似乎并非小说家描写的那么动人。甚至,他的墓地和遗体的残骸还经历了一场大革命的破坏,只剩下了一具不完整的头骨。

尘归于尘,土归于土。“笼子空了,心灵已经飞走了。”

列奥纳多·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天才”和“ 全能的人”,无疑是文艺复兴时期所有伟大艺术家中涉猎面最广的一位,但同时,他也是最为神秘的一位。这本书,让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光艳夺目的成就,也看到了他鲜为人知的一生。

(本文结束)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作者简介:

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美学、心理学研究生。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性格淡泊宁静,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愿倾尽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远方_dina:他真的是一位传奇人物,自带神秘光环~

本文标题: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23:《达·芬奇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cd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