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作者: 百汇新西兰 | 来源:发表于2021-01-30 19:40 被阅读0次

    【爱心小岛·同题征文】专题欢迎您

    三十岁,而立之年,我孤身一人像一粒种子,乘着风飘落到异国他乡,在南半球温暖湿润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

    中国胃是每一位生活在国外的华人都有的思乡情结,无法改变的味觉,已经根深蒂固地刻在基因里。

    西人喜欢吃土豆,主要是炸土豆条,配上红色的番茄酱,就是一盘高热量的主食了。中国人喜欢的是把土豆切成丝,刀工细腻,全神贯注,土豆丝如同注入了烹饪者的灵气。配上青红椒丝,加上蒜瓣翻炒,一点点酱油,少许的醋,和一捏糖,在炒锅里舞蹈一个小节,成盘端出,撒上绿色的香菜,一盘色香味美的菜就好了。

    所以我总是觉得中国菜吃的是过程和心思,西人吃的是便捷和能量,各有各的好。不过我每年回家的动力是基因里带来的,必须要满足的中国口味。

    二.

    孩子在中西结合的环境里长大,听的是中文,去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讲的是英文。孩子在最初学习说话的时候,居然自己创造出了一种语言,我听不懂,老师也不明白。孩子得不到任何回应和理解,就不再说话。我曾四处求医,不治。

    直到三岁那年,我们全家回中国探亲,在中国住了一个月,以前要好的亲戚和同学同事纷纷来探望。他们给孩子买了很多好吃的,五颜六色;还有各式各样的玩具,每一个人都友好亲切地讲解所买食物的味道,玩具的玩法。他们用渴望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品尝食物,摆弄玩具。终于有一天孩子突然开口说话了,居然讲的是中文,那一刻我喜极而泣。

    在国外孩子学习中文是异常困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讲中文,每天回家我们对他说中文,他回答的是英文。他的词汇越来越复杂,我们跟不上,孩子就不愿意和我们交流。

    于是我们年年回家就有了新的意义,带着孩子我们行走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走过人流,走过乡野。在孔子的故里,在内蒙古的草原上,看不同的风景,讲不尽五千年华夏的故事。

    三.

    家乡有我成长的痕迹,有我忘不了的一路春夏秋冬。每年回国是一定要看望老师,她已经白发苍苍,却眼神如炬。她如松似柏,不畏生活多艰,一心只为不辱使命,做好教书育人的天职,如今桃李芬芳,她拾起画笔,为自己的晚年生活着色。

    过去工作过的单位,已经精减,新建的办公楼宽尚明亮。人们工作秩序井然,一丝不苟。虽然忙碌,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所以回家可以看望我的牵挂。

    四.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生命的旅行,心灵的流浪,孤独过后,才会珍爱家的温暖。旅行,就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

    第一次和妈妈怄气,离家出走,那一年我十三岁。在夜晚的街道上,一个人,心里空空地游荡。路灯下自己时而细长时而粗壮的身影里,幻化出卖火柴的小姑娘。“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是呀,如果小女孩的妈妈还活着,她一定不会冻死。

    我的心紧了一下,远处家的方向明亮起来,我的脚步轻松,一步一步地坚定地靠近过去。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终于有一天我也做了妈妈,更加体会到回家的路是多么得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家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tc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