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不对,读书越多人越傻

作者: 阿何 | 来源:发表于2016-01-31 13:02 被阅读12593次

方法不对,读书越多人越傻

出品:职场充电宝

阅读是一种美德,读书能够让我们吸取前人智慧,变得更加优秀。“人傻就要多读书”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很喜欢读书,家里五花八门的书聆郎满目。每次见面,都是手不释卷,连吐出的气都带点书香味。但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却从未见有任何长进,书中的道理和智慧显然没带给他们任何帮助。

这种“读书”显然是有问题的。倘若我们只是把读书当做消磨时间,消遣自己的手段,那么自然可以不必对结果抱有期望。但如果想要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书也读了却毫无长进,就要警惕反省了。

因为再不改变,你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后果:读书越多让你变得更傻!

“书读越多越傻”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最典型的是多年中国应试教育,就指导出一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在学校是学霸,天之骄子,到了社会工作上事情不一定能做好,偏偏还自视甚高,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人相信大家都见过不少。厚厚的眼镜镜片和额头的白发,并未让这类人的智慧有所增长,只不过使得“老学究”或者“书呆子”之类的名词愈发坐实。

但这并非意味着“读书”这件事情没有帮助,主要的问题在于:很可能他们读书的方法错了!很多时候我们看不起“书呆子”,但其实大部分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或多或少都会犯同样的错误。

下面,给大家列举6类最常见的读书错误,大家可以对照检查:

▲6种错误的读书方式

1、缺少规划

▲读书同样需要详细的规划

一般而言,我们主要读3大类的书:一类是专业类书籍,和你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第二类是你兴趣相关的书籍,如书法、绘画、钢琴、运动等等;第三类是消遣娱乐类书籍,如小说、漫画。

这三大类书籍,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明确、清晰的读书规划。比如你当下迫切需要提升工作技能,为此需要适当牺牲自己的兴趣和娱乐,那么读书时间占比上,可能一段时间只读专业类书籍。假如你工作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那么花在兴趣、娱乐阅读上的时间比例就可以适当提高。

很多人犯的错误在于:读书太过随性,别人推荐什么就读什么。拿到什么就读什么。有时候又缺乏自控力,在娱乐阅读上耗费过多时间。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貌似看了很多书,但又没学到什么东西。

2、为读而读

▲读书并非越多越好

片面的追求读书的数量是很多新手容易陷入的“自我满足误区”。网络上充斥着很多诸如“如何一周读一本书”,“如何一年读100本书”之类的文章。在这种观点的误导下,不少朋友开始给自己安排阅读任务,并且为了达成阅读任务不择手段。

不可否认,对自控力比较弱的人来说,适当制定阅读任务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问题在于:很多人很快陷入到一种为读而读的恶性循环中。

一方面,“每周读完一本书”或者“我最近读了好多书”这种感觉能给人带来很大的虚荣感和优越感,但同时也很容易让人忘记了阅读的初衷是提升自己,将阅读变成了一种攀比和追求游戏。

另一方面,真正的有效阅读应该是令人愉悦的,让人满足的。死板的制定任务,明明状态很差也逼着自己去读书,只会让你倍感痛苦,甚至内心开始厌恶读书。

事实上,读书从来不是单纯得追求速度和数量。一周时间读完一本书,如果是娱乐消遣类书籍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是需要你深度理解和学习的书籍,这个时间可能远远不够。有的时候,你把速度慢下来,把功利心去掉,你的收获反而更大。

3、没有思考

▲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只读书不思考是非常多人读书的坏习惯。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读书”这件事情很简单,但“思考”会非常累。在学校期间,我们身边不乏一些同学,每天看似非常勤奋的学习,但成绩却总是垫底。一方面固然有他们智力、底子方面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思考。

这种“努力读书”,其实是用表面的勤奋来掩盖本质上的懒惰。对书中介绍的方法和道理,只知道死记硬背,但不会去思考背后蕴含的原理性、本质性内容。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国的应试教育,就是典型的“只读书不思考”的教育类型。通过题海战术,很多人把所有可能会考到的试题都背下来,考试很容易拿到高分。但并未掌握这些解法背后蕴含的思想,思考能力是比较差的。

考试,大部分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模式也相对比较固定,所以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出了学校,我们会面临很多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所处的环境会复杂很多,如果缺乏思考能力,很多学校里的“尖子生”就不知所措了,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

4、不知变通

尽信书,不如无书。

但很多人把书里教导的道理、方法当成金科玉律,任何事情都以非常死板的方式去理解和处理,最后把自己变成傻瓜。

写书的人或许是专家,但绝对不是圣人。更何况圣人都会犯错,何况普通人。我们读书,当然是为了学习书里的知识,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用批判性思维去读书。

a、如上所说,写书的人也会犯错,所以书里的内容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确的;

b、书中讲的道理、知识、方法,都会有其特定的应用情景,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看方法的时候更要看这些方法什么情况下用才是对的;

c、我们所处的环境每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同样的问题,或许已经有比书里介绍的方法更佳的解决方案。

带着上面3个态度去看书,我们才能更有收获,不会变成“读死书”的顽固分子。

5、不做笔记

▲大师钱钟书当年做的读书笔记

不少人对自己的记忆力非常有自信,读书从来不做笔记。

他们可能不知道,古今中外,凡是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出色的,几乎没有不做读书笔记的。

我们做读书笔记,并非只是简单的记录摘抄,更是对书籍介绍的思路进行深入的理解,而系统性的梳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一本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好,过一段时间书里的内容也会变得模糊。这时候如果我们再把书读一遍,又费时又费力,这时候回去看读书笔记,就是最好的温故知新手段。

6、不去实践

▲邓小平手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早在1000多年前,陆游便已经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唯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才能够将纸面上介绍的方法真正“为我所用”。

我们身边不缺乏这样的人:说起理论来滔滔不绝,确实让人感觉非常牛逼。但一旦开始实际做事,出来的结果和理论水平相差甚远,让人大失所望。

理论就是理论,实践就是实践,这两者有共通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实践是理论具现化的表现,理论是实践抽象化的总结。为了让方法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理论总是会对现实做很多假设和简化工作,这个拿来做研究是没问题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去实践的时候就可以不考虑这些被忽略的因素。

理论介绍的同样一种方法,在100种实践环境中可能就要进行100次修正调整,而这些经验你不去实践是永远都学不会的。

以上6种情况,便是最多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犯过的错误。以这样的方法和态度去读书,你的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越读越傻。

看到这篇文章,首先请自省,检查自己过往的读书习惯,看看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改正,你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你还可以把文章介绍的理念介绍给自己的学生、爱人、子女、朋友,相信对他们也有很大的启发。

相关文章

  • 方法不对,读书越多人越傻

    方法不对,读书越多人越傻 出品:职场充电宝 阅读是一种美德,读书能够让我们吸取前人智慧,变得更加优秀。“人傻就要多...

  • 这样减肥会越来越胖,但却不少人这么做

    减肥的人很多,但是用正确方法减肥的人却不多,甚至有很多人还会越减越胖,是的,没错,如果方法不对,确实会越减越胖,比...

  • 方法不对,健身越练越废

    健身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健身能使我们精力充沛,拥有良好形体。“生命在于运动”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喜欢健身。...

  • 博文改写第四十八天

    本来读书使人明理,可为什么有些人读书越读越傻,越读越不明理?还不如没有读过书的人?按道理,读书越多应该越会做事情,...

  • 书读得越多人越“傻”

    先划重点,我这里的“书”特指小说,而且是时下流行的网络小说。 默默捂脸……或者换句准确点的说法,是小说读的越多,人...

  • 越测越傻

    这段时间我们进行了疯狂的测验,算了一下,三天之内测了七张卷子,两张语文,两张数学,三张英语。 星...

  • 读书越多越傻,为什么?

    终于知道为什么读书越多的人越觉得自己是傻瓜,反而越不读书的人越觉得自己聪明。 越读书,越知道自己傻,不在于读书之后...

  • 《越读者》:有些书应该买三本

    《越读者》:有些书应该买三本 今天学习的书目是《越读者》,本章题目为《第6章一些方法》。 01 读书风格不对应人而...

  • 方法不对,这种蔬菜孩子越吃越矮

    菠菜含铁量高,要多给孩子吃?非也…… 01 天气转暖,菜场的蔬菜也丰富起来,菠菜更是成为部分妈妈们的“宠儿”,每个...

  • *悦读纪*-《读懂一本书》

    主题:读书分享 分享:雷摩诘 学: ❶. 让更多人掌握读书方法,提高知识效率,让更多人受益。 ❷. 越主动收获越多...

网友评论

  • 不忘初心_L:总结得很好
  • 笑胖:正在思考 有效阅读和高效
  • Theyouth:看看
  • 谢千千:之前读书都偏向于小说等消遣类,专业书和兴趣书看的相对少。读书笔记基本没有做过,好在看完一本书自己会有思考,有启发,遗憾的是也没有记下来,久了就忘了。再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有种第一次遇见的感觉。
  • 笑傻了的瓜:求解,我特别不会做笔记,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教下的?
    笑傻了的瓜:@麦克斯先森 嗯嗯,我可以试试先
    麦克斯先森:@青葱岁月的男子 就是通读,结合目录搞清楚一本书究竟讲了哪几件事情,之后每一件事情里面你认为重点语句或段落,并基于这个结合你的阅历进行适当扩展,就是读书笔记了~
  • 颖子麦子:我感觉我是在读傻书了,但不为读书而读书的话,我就根本不会看书。。。。。。
  • 野象夫人:可是怎么在实践中做到变通呢。。感觉都是套话,而且选书应该怎么选呢
  • 独自上路:很受启发,喜欢!
  • 恒余棠:写得非常好,以前我确实是看了很多的书,但几乎忘得一干二净,读再多也是无用,这点我深有感受,以前的书都是白看了,因为我看的太随意了,我就是读书读傻了,学习不能只看表面,现在明白学习要深入,读书在精不在多,学习其实也很有讲究,好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都很重要,只看着书学是学不好的。
    相伴读书:@木心墨痕 不爱思考吧,我以前读书从来不思考,总是喜欢记住里面的一些好的句子,没有思考
  • 海的沫沫:很受启发
  • 米米五彩:楼主写的很好,全面且深入
  • a43fd95ff4dc:读书确实也是需要目的的,漫无目的的阅读反而会空虚很多,是该列一个读书的构架了
  • d1f79b044d0b:正是这几天思考的问题
  • 幻想中圣人:给自己提出要求反而会迷茫或痛苦,读书并没有那么多讲究
  • d01e9d679200:帮助很大!
  • 潘W_: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37db7a90b2c3:应试教育的缺憾只能自己去弥补
  • 7e6988f5909d:多写类似的
  • c42660640485:最近在想该怎么做读书笔记,怎样才算把书真正读进去了?刚好看到你这篇文章,有收获。
  • 0ceb65dcea50:恩!说的很有道理,有收获
  • 心安何处:第二段第一句里的“聆郎满目”笔误了,应该是琳琅满目
  • 小希微微:读书有时候也只是一种状态而已,跟爱好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岂非一种生活态度?如果读书非要学会点什么或者得到什么,那不过是把书当成工具而已~
  • 0e2099d775fb:只需要静静享受文章就好了,何必在乎那么多呢?刻意去追求的话,反而会失去很多东西
  • eb764eb956b4:很有道理
  • 9089e802e605:要看读什么书吧
  • 128752291877: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好笔记,多加思索会很累,但是如果不这样就算白读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此外,千万不可贪多嚼不烂。
  • 5084f1a35a3d:还是看读书的目的,如果只想放空心灵,为什么不发开其他和作者来一次心灵旅行呢?
  • 5afb0a61e04b:我喜欢
  • 8be8aa8625df:现在每次我在读书之前都会问自己,我是想读这本书,还是想读完这本书 ?
  • 9acfed007b85:我觉得应试教育是在背书,不是读书!
  • 4c2fe3adc1d7:总结的不错 很多问题都是成群结伴来的
  • 记与笔:有计划的读书才是真的读书,文章好谢谢
  • e31210308a26:读一些故事情节类的书,就像有些小说,还需要思考吗?还有,读书笔记多数是记一些优美的句子吗?还是比如其他的什么呢?如果一本书读完很长时间,觉得你忘了,如果再返回去读第二遍,您觉得是不是再浪费时间呢?
  • 或许幸运:写的很好,我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是带有目的性地读书,是消遣时间、为了读而读。那我要怎样做呢
  • 8f66a28ae7dc:作者指出了读书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的确会给那些希望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带来困扰。但是关于思考,我发表下自己的看法,看书如果不是有感而发,对其中的内容有所了解,是很难有自己的了解的。所以我一般会试着去理解,理解了便记下自己的感悟。理解不了就不求甚解了。
  • Linle乐:开始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我不随流:醍醐灌顶
  • 255f45c5f85f:希望作者能更加深度的讲一下,读书怎么思考?思考什么?
    BHeart:@顾倾颜 您好,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是纸和笔。
    夙月:@顾倾颜 我认为读书思考就是你看到书中的一些观点之后,你是否认可它,为什么认可/不认可。专业书籍中读到的方法论,结合工作、学习的实际深入的去想。思维导图软件可以用xmind,还有推荐微信读书,可以记笔记和划线纪录,对阅读帮助很大。
    255f45c5f85f:@顾倾颜 还有就是楼主的思维导图是用的什么软件?好需要~
  • d4a243a2897d:有道理,分清主次很重要
  • 原来这里没有花:很有道理。不过我读书真的是不求甚解,也许每个人的境界不一样,我从没有想着从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只是想从书中找到宁静的生命,让自己的心可以片刻的安稳,我才可以继续前行,勉强做个读书人吧:smile:
    青竹小轩:@原来这里没有花 真正的气质是很难改的,至少文章这种读书方法对培养气质是远远不够的。
    原来这里没有花:@青竹小轩 书读得多了,容颜自然就改变了😄
    青竹小轩:@原来这里没有花 不求甚解有不求甚解的好处,作者明显是个很实际的人,所以要读的也是实际的书。只是书籍最开始就是为了心灵之间的交流,而不是拿来给你用的。一味从实用主义出发去读书,恐怕只能说明内心的贫瘠,失去书中真意?
  • 丽珺:在简书看过最差的文,堆砌,鸡汤式的内容,鼓吹无用就不读书的理论
    f4879c9cdf4c:@丽珺 是否最差不知道,但确实是一篇鸡汤文
    青竹小轩:@丽珺 简书上最差的文恐怕还轮不到这篇吧,哈哈
  • 45b224cdf693:读死书害己,一开口害人
  • 954f187226d5:很不错的分析。
  • 46ca6ab1a806:收下这篇启文。
  • d60e03ccce54:有道理!
  • d2aba59b1950:分析的很到位,赞一个!
  • 海绵没有宝宝会哭泣lcc:有好书可以分享分享
  • 1706c7e6f8c4:文章很棒,对于书中的理论不能灵活的吸收是绝大多数人都存在的问题。
  • 41cf28e7cb0c:需要反省
  • 朵霞:聆郎满目 琳琅满目 醉了
  • d3f414d1acee:很不错的文章。发现自己也犯这样的错误,自省,重新开始阅读。
  • 8d158141004c:此文受用
  • e83219b48808:学习了
  • 大葵花花:感谢分享

本文标题:方法不对,读书越多人越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cs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