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七点,刚好是我和老公吃完晚饭出去散步的时间。夏天我们会去公园,在健步走的跑道上走上三圈五圈的,微微出汗,达到锻炼的目的。
冬天太冷了,穿得衣服又多,不方便运动,我们就围着小区转一圈,促进一下胃里食物的消化,以免影响睡眠。

我们从西门出来往北走,转过两个弯就能看到小区东门旁边的路灯底下,有一辆人力三轮车,车旁边站着一个人。
走近了会发现,这是一个卖干果的人。他穿着半旧的黑褐色过膝的羽绒服,看起来很臃肿。他的头上带着一顶黑色带尖的毛线帽,脸色黑红黑红的,嘴巴里吐着白气,像抽烟的烟雾一样。
他的两只手交叉着插在衣袖里,身子靠着面前蓝色的三轮车,眼睛不时地扫着路过的行人。
走到他的车前,发现三轮车的车斗里,放着四个白色的敞着口的袋子,袋子的边一圈一圈地挽着。袋子里分别装着葵花籽、南瓜籽、西瓜籽、花生。
装花生和西瓜籽的袋子中间,放着一个电子秤,三轮车的车把上挂着一叠塑料袋,还有一块鼠标垫大小的硬纸板,上面是微信收款的二维码。
现在正直深冬,晚上的气温有零下十四五度,出来散步的人很少,小风刮在脸上,有点疼,我一直在走路,浑身都打透了,卖干果的人想必更冷了吧。
“老公,咱们买点花生吧。”
“恩,想吃就买点。”
他发现我们停下脚步在看他,就招呼我们:“来点什么呀?”他把手从衣袖里拿出来,顺手扯下一个塑料袋,另一只手拿起了小铲子。
我们走过去,看了一下四个袋子里的货品。
“花生多少钱一斤?”
“都是十块钱,好算账儿。”
“那就每样都来点,凑二斤吧。”
“好嘞!”
他麻利地用铲子分别从四个袋子里铲了一下,四种炒货就进到塑料袋里了。塑料袋放在托盘里,他略微弯腰,用手指按了几下电子秤的按键。
“二斤七两,要不再来点凑三斤?”
“再加点花生吧。”
他又拿起铲子铲了半铲花生,一点一点的往塑料袋里倒,倒一点看一下电子秤的读数,再倒一点再看一下,反复了三次,他把铲子和剩下的花生扔在了装花生的袋子里,一边系塑料袋的口,一边说:“正好三十。”
老公掏出手机扫车把上的二维码付款,我接过沉甸甸的塑料袋。
“大叔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您,一晚上能卖多少钱啊?”
“唉!卖不了多少钱!冬天人少,还得躲着城管,要不是老伴有病需要钱,我也不会大冷天的受这个罪!”
“那您的儿女呢?”
“我就一个儿子,刚贷款买房子,压力很大,我还不老,能挣就挣几个,不能总指望他呀!”
我忽然感觉路灯下的这个人很高大,我由此想到了我的父母。虽然他们没有大冷天出来卖东西赚钱,但是他们总是叫我回家吃饭,总是让我把亲戚朋友送的礼品拿回我家,总是偷偷塞给我的孩子零花钱……
我知道他们和卖干果的人一样,都是在无私地爱着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中国父母的爱,重如山,深似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