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己与成物(三)

作者: 澡花可视化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09:43 被阅读0次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继续阅读杨国荣教授《成己与成物》的导论部分。本次读书笔记的主题是“事”,这是联结“物”与人的关键因素。摘录读书笔记如下:

    1. 这里所说的“事”,大致包含二重涵义,从静态看,“事”可以视为进入知、行之域的“物”;就动态而言,“事”则可以理解为广义之行以及与知相联系的活动,所谓“事者,为也。”前者涉及与人照面或内在于人的活动之中的事物,后者则可进一步引向事件、事情、事物,等等。

    2. 在现代哲学中,事件往往被区分为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某时某地火山喷发或地震,这是物理事件;某人在某时某地想象火山喷发或地震,则属心理事件。从成物的视域看,可以将事件分为自然的事件与非自然的事件:洪水泛滥,是自然的事件;抗洪救灾,则是非自然的事件。与“物”相对的动态之“事”,主要与非自然的事件相联系,“物”与人的联系,也是通过这一意义上的“事”而建立的:正是在“事”或知、行过程的展开中,“物”扬弃了本然形态而进入人化之域。

    4. 中国哲学很早已注意到“物”与“事”之间的联系。在谈到如何合于道时,《大学》指出:“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是从本体论上说,着重于“物”的存在形态或本体论结构;“事有始终”则是就人的活动而言,主要侧重于实践的秩序。在这里,“物”的本体论结构与“事”的实践秩序被视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面对这种结构和秩序的把握,则同时被理解为一个合乎道的过程。这种看法从本体的层面确认了“物”与“事”的统一。

    5. “事”与“物”的如上统一,在后来的中国哲学那里得到了更明确的肯定,体现为引物(本然对象)入事(人的活动)、以事开(创)物。相对于“物”与“事”的如上联结,“物”本身展示了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等多方面的内涵。

    6. 以引物入事、以事开物为背景,成物的过程首先表现为扬弃“物”的本然性。“物”的本然性属“天之天”,成物则要求化“天之天”为“人之天”。后者意味着使“物”由知、行领域之外,进入知、行领域之中,并进一步成为合乎于人的需要的存在。

    7. “物”由“天之天”走向“人之天”,主要表现为从与人无涉的存在形态转换为与人相涉的存在形态,在这一过程中,“物”的存在方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物理、化学等性质并未随之消失。比如,深山中的清泉被加工为饮用水之后,其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泉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并没有因此消失或改变。

    8. “物”与“事”(人的活动)的联结在扬弃“物”的本然性、存留其自在性的同时,又将“物”进一步引向了广义的人化世界。本然之物由“事”(人的活动)而成为人化的实在,这种人化的实在已打上了人的各种印记,从而成为属人的世界。

    9. 上述意义上的人化实在固然内涵“属人”的性质,但同时又具有对象性的品格。相对于此,社会的实在更多地呈现了人与人的内在关联。作为形成于人的知、行活动中的世界,社会实在的存在与作用,都无法与人相分离。

    10. 从“物”与“事”的统一这一视域来看,人化的世界同时表现为“物—事”或“事—物”的世界。以“物—事”或“事—物”为具体的内容,人化的世界既非单纯的“事”外之“物”,又不同于纯粹的“物”外之“事”:单纯的“事”外之“物”,仅仅表现为本然的存在;纯粹的“物”外之“事”,则往往缺乏自在性或实在性。

    11. 与“物—事”这一世界的存在形态相应,“成物”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知与行的历史展开中,通过“物”与“事”的互动,敞开世界的意义,并使之合乎人的价值理想。上述视域中的人化世界,同时也呈现为意义的世界,而“物—事”或“事—物”则构成了意义生成的本体性根据。

    小澡哥感叹:上述读书笔记不过是原书三页多一点的内容,小澡哥足足读了三、四遍原文,通过做读书笔记,才搞清楚了杨国荣教授表达的逻辑。读懂了这部分内容,小澡哥长长舒了一口气。导师常常提醒我:“首先要读懂一本书。”其实,读懂一本好的理论著作并不容易。需要沉下心来,用一种“甘心做无用的事”的心态,一点一滴地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逻辑。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静下心读书,甘心做无用的事,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珍惜这美丽的读书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己与成物(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fs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