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2:2020.8.21《运城晚报》
《唐风·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这首诗的大意是:深秋时节,蟋蟀进入堂屋里鸣叫,日月如梭,又近岁暮。现在不行乐,日月去不还。但享乐亦不可太过,本职之事要考虑。及时行乐而不荒废主业,才是贤良之士追寻的真乐。
蟋蟀,本地叫蛐蛐。《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本诗中“蟋蟀在堂”,说明时在十月。周人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十月便是岁末。十月正是本地秋收已了,北风徘徊,天气渐寒,村民进入一年中最农闲无事的时候。
役车,给役之车也。《周礼·春官·巾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 郑玄注:“役车,方箱,可载任器以共役。” 墨车是不加文饰的黑色车乘,栈车是以竹木为棚的车乘。
《毛诗序》说:“《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朱熹《诗集传》说:“唐俗勤俭,故其民间终岁劳苦,不敢少休。及其岁晚务闲之时,乃敢相与燕饮为乐。而言今蟋蟀在堂,而岁忽已夜矣,当此之时而不为乐,则日月将舍我而去矣。然其忧深而思远也。故方燕乐而又遽相戒曰,今虽不可以不为乐,然不已过于乐乎?盍亦顾念其职之所居者,使其虽好乐而无荒,若彼良士之长虑却顾焉,则可以不至于危亡也。盖其民俗之厚,而前圣之遗风之远如此。”
我认可朱熹的观点。这首诗是感慨时光如梭、人生苦短的同时,倡导一种喜乐正道,即好乐无荒。全诗笼罩着一种忧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自醒与自持。
好乐无荒——是生活的智慧,是生命的哲学,是辩证和中庸思想的体现。人生不能劳而不止、疲于奔命,应该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该歇息歇息,该娱乐时娱乐。《易经》中有需卦:“需,君子以饮食宴乐。”饮食以养其体,宴乐以养其神。但是娱乐时不能过度放逸,完全不顾本职。《易经》中又有豫卦,正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豫”字,既有喜逸悦乐之义,也有思患而豫防之义。
无荒,指不荒废本职,这好理解,士农工商,“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这就是本职。
好乐,比较复杂。乐指享乐,有感官方面的,有精神方面的。感官方面的,口腹之欲、耳目之娱,以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等等。精神方面的,苏东坡总结有赏心乐事十六件: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更有古人编排出人生乐事40项:高卧、静坐、尝酒、试茶、阅书、临帖、对画、诵经、咏歌、鼓琴、焚香、莳花、候月、听雨、望云、瞻星、负暄、赏雪、看鸟、观鱼、漱泉、濯足、倚竹、抚松、远眺、俯瞰、散步、荡舟、游山、玩水、访古、寻幽、消寒、避暑、随缘、忘愁、慰亲、习业、为善、布施。
文人士大夫、有钱有闲阶层的乐事,不同于劳动群众的乐事,而儒家“孔颜乐处”则是另外一种享乐观,追求的是实现崇高目标和自身价值带来的幸福感。
古代普罗大众的享乐,其实不过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口腹之欲、耳目之娱虽是奢望,但年终岁末短暂的享乐似乎是一种苦中作乐的久远传统,总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满足,给人以回味。
蟋蟀声中,是劳者得息的享乐,是岁月如梭的悲凉。那叫声,穿越历史,入秋后,在田野、在院落、在堂屋、在床下,教人如何不想起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