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本质是媒体,是渠道,是工具。他是内容的载体,而不是内容的生产者。标题本身表述的是这个意思,没有哗众取宠的意思。
不过我这里要说的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本身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关于它的定义,有很多讨论和阐述,也有一些专门的书籍。我在这里并非想对它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分析,只是想片面地说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吐槽。
大约从2013年起,创业公司开始言必称“互联网思维”,然后在2014年愈演愈烈。好像你办公司没有践行互联网思维就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话。可是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2014年,较多地接触了一些创业的朋友,参加过一些各种各样的投资见面会,仰视过各种意气风发、成竹在胸的创业带头人。大家在谈到互联网思维时,无一不是把它奉为信条。用户黏度、日活、流量变现,这些名词随时都挂在嘴边。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和挖掘,对传播效应和速度的追求几乎就是全部。
可是,这种思维模式解决了用户的什么真实需求?创造了什么价值?真正的价值,是否是“互联网思维”创造的?
我觉得不是。互联网模式本身并不创造任何价值。它的核心,是传播、互动、营销,它的核心价值就是传播模式,然后靠流量转化带来收入。
最近几年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却凤毛麟角。这里面很大一部分,一上马就是奔着融资、变现去的。产品本身同质化也很严重。产品选型和方向,关注的是当前或预测的“风口”,用户的眼球的方向。社交火了,大家都上社交,母婴火了,都上母婴,互联网金融火了,都上金融。而做出来的产品,真正能够成为伟大的能有几个呢?乔布斯那句“改变世界”,也沦为每个创业公司画出的蛋糕上的裱花,必定挂在每一则招聘广告上。
是的,这样的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只是吸引眼球,满足投资人利益的模式而已。在这种思考方式的指导下,“生产创造”只是个口号。
去璞存真,产品设计的原则,应该首先是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是如何快速传播和盈利。
有没有觉得,炒概念,口碑传播,靠用户量取胜这种模式,跟传销很像?是的,这种互联网模式的核心就是营销。而所有的营销,包括销售、直销、传销以及运营,其思考模式其实都是要把握用户心理来达到商业上的目的。比如经典案例,把和尚卖给梳子。
从信息爆炸,到App爆炸,用户的真实需求,根本不必这么多。
在传统产业,很多默默无闻的企业,甚至作坊,包括一些很小众的用户产品。只要找准定位,可以持续上百年。你产品做的好,只要适当的推广,就会有人花钱去买。比如电饭煲,比如马桶圈。
互联网模式还有一个标签是免费。而免费模式,几乎注定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无法做一名安静的美男子,简简单单地去生产或使用需要的工具。原因是,免费的东西最昂贵。
比如网络游戏。以脑白金为代表的免费网游带给用户和整个网游生态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互联网的免费模式,在让用户付出更高昂的代价的同时,也几乎注定让小众的需求不断被无视。
说到用户需求。不断发掘和创造用户的需求,也是互联网思维的一部分。可是,这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对用户需求的发掘,老福特就说过: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会说他想要一架最快的马车。
而不断搜集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信息来提升用户体验,这根本在几十年前就是工业设计领域默认的行为模式。
这样一层层外衣剥下来,互联网思维似乎就只剩下炒作概念了。
并不是想否定互联网思维。做好一个产品,当然需要考虑盈利,要考虑营销,考虑设计,考虑用户体验等等。我想说的是,所有的设计,最终都要为解决问题服务。现在缺的不是营销,而是踏踏实实地做事。
互联网思维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里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互联网本身是媒体,是手段,是为价值的传播服务。它可以提升价值,但不是价值本身。
先扯到这儿吧。
网友评论
对价值的理解也是分很多层次。我并不想在这篇文字中展开。毕竟,就算全是炒作,把资金流盘活,解决大量就业这件事本身就有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