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沈阳记沧桑[22] | 中街(老四平街)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09:31 被阅读7次

    沈阳中街,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迄今为止也是中国内地最长的商业步行街。从1636年清太宗定都盛京起开始计算,中街的历史距今已有近400年。

    明代末期,辽东开原、广宁、抚顺的马市贸易繁荣,使位于三大马市中心沈阳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1631年,皇太极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改建扩建,按照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王宫之左是祖庙,王宫之右是社稷坛,王官正面朝南,王官后设市场)之说,将原来的“十”字型两条街改筑为“井”字型4条街,其中皇宫北面钟楼、鼓楼之间的这条街叫“四平街”,取意四季平安,因其位于沈阳古城中央,老百姓一直俗称为“中街”。

    清初,中街的长度,东起钟楼,西至鼓楼为一百七十三丈八尺,南北宽三丈五尺。在大街南北两面,东西排列着两行商店门市平房,檐牙相接上有雨搭(即探出街面二三尺的房檐),下有台阶,台阶以下是一尺来宽的流水明沟,没有人行道。中街的道路,先是用三合土砸制而成,并不坚固,每逢隆冬,有的地面冻成裂缝,地窍生风,寒气逼人。这样的街道,车马行人皆不便。

    清康熙中期,沈阳城人口日渐增加,商业开始繁荣,商铺多聚集在中街一带,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区。

    中街最早的老字号店铺是“天合利”,创办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山东黄县的单氏兄弟单文利、单文兴抓住东北地区不产丝线、货源多来自关内的商机,在中街开了第一家丝房 “天合利”,生意很快红火,带动了中街地区丝房业的迅速发展。后来,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吸引顾客,各家丝房开始扩大经营范围,附带经营一些日用小百货。由此,丝房就成了百货店的代称。据《奉天通志》记载:当时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丝房全市有42户,其中在中街开办早、规模大、资本多的丝房有17家,形成了以“天、兴、吉、洪、裕、谦”为字头的六大字号丝房,其中“天、吉”两大字号为最。这些丝房多数由山东黄县人所办,故俗称“黄县帮”。

    所谓“丝房”,其实就是百货商店。沈阳这个地方最早是军事要塞。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中,居民中大多数都是驻守的军人及其家属,一直到清朝得了天下之后,这种人口构成才有所改观。清朝建立以后,沈阳人口增加很快,民需也逐渐旺盛起来,城里的年轻女子平时闲在家里要做些女红打发时间,比如在枕头顶儿、烟荷包、衣裳的领口袖头刺绣花纹,这就需要大量丝线。历史上吃惯官家饭的本地人是不屑于做这种生意的。后来,从清朝中期开始,就有闯关东的山东人背着褡裢沿街叫卖产于“关里”的丝线。山东的丝线商贩们发现,丝线不仅畅销,而且供不应求,这就不是一个货担子或者一个小摊位能满足的,于是就在当时的四平街(现在的中街)租下房子,前店后坊,前面卖货后面生产。而且丝房不仅经营丝线绸缎,同时也附带经营其他百货。“丝房”也就成为了“百货公司”的代名词。

    吉顺丝房老照片

    说沈阳商业史,不可不提吉顺丝房。

    吉顺丝房,是在中街经营“吉”字号百货业的山东黄县人林芸生在1914年建起来的。 1926年,为了应对中街百货业之间竞争激烈的局面,吉顺丝房斥巨资拆除了原来的二层楼,重建了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到的这座仍保持原貌的五层大楼。当时,此楼是中街上最高的建筑,不仅外观豪华,内部的设施也是相当现代化的。楼一建起,吉顺丝房很快就稳住了中街百货业老大的地位。

    作家马秋芬在《老沈阳》一书中这样描述吉顺丝房当年的盛况:“说来也许有人不信,当年的一栋小楼,远比如今落成一座五星级摩天大楼还具影响力,竟轰动了半个沈阳城。人们一惊一乍地议论:‘吉顺丝房起大楼啦。 ’在远在近,都断不了要亲自前往一睹姿容。谁要是连二层楼的吉顺丝房都没去过,那算你没见识,枉做一回城里人。 ”

    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后,吉顺丝房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吉顺丝房的经营陷入困境。 1949年初,沈阳百货公司接收了濒临破产的吉顺丝房,1951年11月,正式定名为沈阳市第二百货商店。沈阳二百今天已经不再经营百货业,成了招租经营的房东,而其前身“吉顺丝坊”更是成为了历史。但在100多年前,吉顺丝房和它的大股东林芸生可是沈阳地面上响当当的人物,是沈阳商业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笔。

    清末的奉天四平街 清末的奉天四平街 清末的奉天四平街,外国人画的水彩画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奏准修筑中街马路。此项工程(连同井字街路段和小西关路段)由日商饭冢工程队承包,共花现小洋38万元(现小洋一元二角合一元现大洋)。中街的十字马路筑成后,各家商店陆续进行门市修整。至民国六年(1917年),先后出现了一些稍有规模的店貌。

    1906年的中街 1912年,奉天城四平街(今中街)上,商贾林立,云龙招牌下是一家经营干菜、纸张及洋货的店铺。那个时候,四平街上已有了路灯。  1920年,奉天四平街(中街)钟楼。

    在路南从西到东的42家商店中,最西有同聚源帽店,东邻是洪顺盛和洪顺茂两家丝房,再东是两层青砖老式市楼的盛京四平街天益 堂药房,再东则有历史悠久的老天合丝房,再东有犹太人开设的仁太洋行。从东面看,最东是庆丰润帽店,稍西有官僚资本的东北银行,再西是前期裕源公金店和最早的西药房大德生,以及前期的公济平市钱号,再西有京广杂货商四合庆。

    在路北的四十四家中,最西有制毛笔的权威商李湛章,稍东有谦祥恒、裕泰盛和北京瑞蚨祥的分号瑞林祥。再东有内金生、内宾生两家鞋铺和金银业代表商萃华金店西号,以及内联升鞋铺。再东则是督城隍庙。城隍庙东邻是萃华金店总号。从东面看,最东是兴顺丝房和兴顺西丝房,西邻是三层楼房的同义和、吉顺昌和吉顺洪丝房。再西隔着小胡同有益成小洋货点和二层青砖旧楼的吉顺通丝房。

    这些商铺,各在门前悬挂幌子。帽铺用绳子挂着青缎子帽头和大耳扇皮帽子的样品,鞋铺挂着礼服呢夹鞋和青缎子面大鱼鞋的样子。丝房(即百货店)在门前挂着“京广杂货”、“绸缎布匹”的招牌,金店挂着“金银首饰”的招牌,橱窗陈列着麒麟送子的银锁和银制杯盘。上述商店都是在同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各号出卖的货物吸引着人们。因此街中每天车马来往,很是热闹。尤其是到年末春节前,城乡有钱人家,来到街里争购“年纸”(包多种迷信品、干菜、蔗糖、布匹、绸缎的纸),更是络绎不绝。

    除了百货业,茶店、点心铺、钱号、珠宝、照相、钟表、玩具等各种商铺也都开始进入中街,一时之间成为整个东北的商品集中零售和批发的交易场所。据史料记载,当时在中街地区形成的行市有 25处,占当时全市的70%。有果品行、估衣行、鱼行、铜行、木行、皮行等9个行,以及银市、鸟市、马市、灯市、帽市、肉市、果市、柴草市、菜市、洋货市等16个市。沈阳商业史上最具盛名的老字号,洪顺盛、洪顺茂、老天合、天益堂、大德生、谦祥恒、瑞林祥、内金生、内宾生、内联生、兴顺东、兴顺西、吉顺昌、吉顺洪、吉顺通等都是享誉关内外的大商号。

    在此街上老商号百余家,其中遗址尚在或老字号仍然传承的有天益堂药房、吉顺丝房、中和福茶庄、萃华新银楼、亨得利钟表眼镜店等百年老店。这些店家多集中在中街的南北两侧。小胡同里有夜市、金银市、布市、皮市、鸟市等。

    1927年,沈阳市政当局拆除钟鼓二楼,马路由三丈五尺拓宽为四丈四尺,以利交通;同时路南路北的门市房,按吉顺丝房改建后退出的一丈一尺的宽度,作为人行道。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街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街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街

    1939年,日伪当局把“四平街”改名为“一德街”,将邻近的正阳街改名为“一心街”,并称为“一德一心”。足以看出日本殖民者希望借中街的繁荣营造太平盛世假象的动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的沈阳四平街景象。 日伪时期,到中街旅游的日本人 日伪时期,四十年代的中街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中街改为中央大街。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街改为中央路,到1989年正式定名中街路。 

    1985年2月沈阳市政府公布中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十年代中街 1960年中街 这张照片是1984年中街西口路北隶属于沈阳市百货公司沈河分公司的东风百货商店(曾经也叫做沈阳军人商店),还有沈阳市纺织工业局下属的纺织产品试销门市部。当年的内金生鞋店也在东方百货商店的东侧。后来在1997年这个位置被沈阳黑社会老大刘涌给拆迁扒掉,现在,这个位置是恒隆商业广场。 这仍然是1988年沈阳中街的老照片,照片上仍然是东风百货商店门前,只不过与前面的那张黑白照片的年份向后推进的四年。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出来逛街的衣着状况,照片上骑着燕把轻便自行车的女子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时尚的了。

    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像中国其他的大城市一样,沈阳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化进程也迅速推进。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急切渴望,导致中街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拆,街区的空间格局与历史风貌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我每次逛中街和太原街这些老商业街,对前些年遭受无知的、不可逆的拆毁都感到无比愤慨!

    中街历经岁月洗礼,沉积下了极具特色的文化,同时也承载着沈阳人民厚重的记忆,它所蕴含的文化潜质,理应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光彩。期待老中街的文化复兴!

    今日中街 今日中街,王大珊拍摄 今日中街,王大珊拍摄 今日中街,王大珊拍摄 今日中街,王大珊拍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遍沈阳记沧桑[22] | 中街(老四平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lf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