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作者: 十三夙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18:37 被阅读890次

      那日,远处看台上灯火阑珊,花脸和尚、插旗大将、宝珠艳艳的豆蔻女子,时而掷地有声,时而情意绵绵,时而惊呼高座,时而哀婉犹叹…每一次的翻转,跳跃,抬手间的一颦一笑伴着那红巾翠袖的波韵和彩旗飞转的磅礴气势,似梦非梦,就这样描绘在了心里,无法忘怀。

老家

        对老家仅存的记忆,只两样,感受最深的便是老家的戏场儿。

        我的老家在山的半腰处。因为十分缺水所以那里没有波光粼粼的河流,也没有“地肥水美五谷香”的富足。又因为地质原因干燥,种不出金银财宝,便种着一簇簇玉米。玉米熟了做窝窝,杆子还能做肥护地,这样适合!村里没电,路又远,因此蜡烛是要统一采购的,一个月走城里一次,一家只两根,一红一白。所以,为了省蜡烛,夜晚大多是在院里数星星度过的。只一天,晚上灯火辉煌的是唱戏的时候,村口搭着台,台子缘上粘满着蜡烛,赶逢过年,台下座无虚席,一年仅一次的盛宴,十分的可贵。小孩子是坐在最前面的,因为戏服花花绿绿的色调,十分艳丽,惹人喜爱。“吔,今遇郎君……呔、……小儿不知……”玉唇轻启便是余音绕梁,在那时候,他们便是天人,开口戏腔,就是天籁。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老家

      刚乡改那年年初,一群人带着设备涌进了寂静的山村,跑着黑烟的车排成列,辙子在地上压了一道又一道。村里人都出来看热闹,围了一圈又一圈。每个人的脸上是喜悦的。他们听说了,这偏远地方要通水,叫什么“自来水”?自来,自来,水自己就来了嘛!蓝咔叽布色的车上抬下来一个黑箱子,“嘿!是电视,我在县里见过的!”村里采购蜡烛的刘三儿高声叫喊。年迈村长看着这车辙抹了把脸上的扬灰,撇撇嘴撂了挑子,让他们干吧,这地儿也该翻翻新了。

        这帮年轻人,从腼腆的油头小生也都晒成了善谈的糙汉子。慢慢的,电通了,每家也都安了灯泡,终于夜里的灯光能长存一会儿了。天凉了,玉米串了整片苞米地,黄橙橙一片。这天,赶逢过年,村里宰了头大猪,煮了搬到村口,照例看大戏。不过这次,戏场儿是用钢筋水泥加固过的,灯从顶头上照下来,是彩色的,看台下人们吃的流油。孩子们也还是坐在最头的,手里一人一碗肉汤,喝的心里美滋滋的。这天舞的最好看,灯光明亮亮的,林妹妹头上的流珠闪啊闪,像灯光,闪近了人们心里。

      村里人是打心眼里感谢国家的,也感谢这帮造福的年轻人。

        通了路后,孩子们坐着车去县城里上学,成了一个个小“文化人”。村里的年轻人也安顿好了父母,搭伴儿出去闯荡,因为透过电视他们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大千世界的美总是令人心醉的。

          这是我的老家,虽然在八岁随着父母去了县城 ,对这里也只停留在了橙黄的玉米簇和戏场子。这后来的故事,是留在村里的姥姥讲的。她用寄回家的相机,只拍了一张照,相机里,戏场上关羽耍着青龙偃月刀,台下的人们吃着肉,彩灯所照到的地方,幸福似潮水,溢出了屏幕。

   

老家
老家

相关文章

  • 老家,老家

    大年三十的中午,我匆匆的从小姨家赶往济南。马路上的车辆很多,公交车也还在运行。我坐上31路,车上只有我和司机两个人...

  • 老家,老家

    伴着应景的阴沉天气和即将到来的小雨,十八年以来有印象的第一次回老家之旅开始了。 去的路上真是历尽艰辛。走了一条悬崖...

  • 老家,老家!

    日寇罪恶从天降,流离失所走它乡。 纵使往事如烟去,梦里老家依旧香。 阔别八十...

  • 老家啊老家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爬树捉鱼,溜街串巷,跟假小子一样。那时候为了方便,我头发剪的很短,也因为天生瘦小,远远看...

  • 老家的“老家”

    今天,大年初一,回到了老家,老家变化真大,坐在车上再也感受不到颠簸了,私家车相比小时候多太多了,闪亮得停在家家户户...

  • 老家老家

    因为给母亲做一个小手术,回了一趟老家。 老家现在的样子与儿时的记忆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小时候,家家把田地看得比命重...

  • 老家的老家

    在我的老家 还有一个被称作老家的老家 那是我在梦里常常见到的她 如今她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 再也没有曾经的活力 风雨...

  • 老家,老家(散文)

    老家是你、我、是我们生命的来处,是生养我们的农家院儿,是永远剪不断的脐带,是我们最初的啼哭,然后一直流淌在我们身上...

  • 老家啊,老家

    是在今年的九月份,突然听到了老家要搬迁的消息。 说是突然,倒也并不全是。早在四五年前,村子里就陆陆续续在传,村庄要...

  • 老家还是那个老家

    年初二从老家回来后,就没回去过。婆婆隔三差五就打个电话,絮絮叨叨聊几句,说想孩子想我们了…… 前两个多月还没解封,...

网友评论

  • 无语凝咽:好细腻的笔法,同感。那些消失的记忆又一次在你的文中鲜活起来了
    十三夙:@无语凝咽 谢谢
  • 秋谷高兔:喜欢看你的文章。
    十三夙:@秋谷高兔 谢谢啦😜
  • 余梦人生:可我们这更迟了
    十三夙:@余梦人生- ̗(๑ᵔ⌔ᵔ๑)
  • 幸福童年:多好的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记忆都远去了,却是我们那代人最美的梦。
    十三夙:@幸福童年 是啊,现在的人出生就有手机,那个年代连电灯都很难见到
  • 淡淡的云_f0fd:我们是老乡吧?我们那儿通电时都已经七二年了,写的真好,是小时候的味道👍👍👍👍👍🌹🌹🌹🌹🌹
    十三夙:@淡淡的云_f0fd (。ò ∀ ó。)
  • 觉海贝影:家是哪里呀?这应该是我小时候的记忆才对哦😀
    十三夙:@觉海贝影 我大北方的人呐
  • 唐金秀:好厉害
    十三夙:@唐金秀 谢谢夸奖
  • 秀坤宜:回忆总是美好的
    十三夙:@秀坤宜 是啊
  • 正晓孩:老家,一个怎也忘不了的地方。每当想起时,眼泪总会恰达好处的流下,甚至深夜独自嚎嚎大哭。那里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有米粥就着咸菜的甘甜,有日出东方的唯美景色,也有垂钓江边的白胡子老爷爷。可现在有的,只不过是一点回忆,唯一剩下的一点回忆。
    十三夙:@正晓孩 是啊。
  • 秦时明月wk:有童年的苦涩,也有美好的回忆。
    十三夙:@秦时明月wk 👍👍
    秦时明月wk:@秦时明月wk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都是小事。多年以后,就成了故事。每一座山,都有一个传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
    十三夙:@秦时明月wk 是啊
  • 楚潇湘:南方了
    十三夙:@楚潇湘 不是哦,哈哈,我来自老北方😁
  • 忆雪中:写的不错,可以多加练习,找找适合自己的风格
    十三夙:@忆雪中 谢谢你(❁´◡`❁)*✲゚*以后请多指教

本文标题:老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rg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