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专题南京禅心堂艾灸-艾艾贴
胡有宸:连载《伤寒论》小方治大病,家庭实用经方65例汇总

胡有宸:连载《伤寒论》小方治大病,家庭实用经方65例汇总

作者: 禅心堂胡有宸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18:37 被阅读3次

厚爱自己厚爱家人连载-40


胡有宸:连载《伤寒论》小方治大病,家庭实用经方65例汇总

经方1:足底凉,太阳穴冒汗和怕风

症状:足底发凉,甚至冒凉风,然后太阳穴的位置却出汗而怕风。

原因:胆火不降,肝气郁结,

治法:治拟舒肝解郁,温阳化饮,降胆胃,使相火交于肾阴,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10 半夏10 黄芩10 党参10 甘草10 生姜15大枣5枚  桂枝12 白芍12 茯苓12 制大黄3 龙骨15  煅牡蛎30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经方2:产后便秘

   症状:产后便秘干燥,导致肛门破裂出血

   原因:产后血虚津亏,胃肠失润。

   治法:养血润便,止血生津。

   当归15熟地15 生地15 火麻仁15 郁李仁9柏子仁9杏仁9桃仁9肉苁蓉9麦冬9忍冬藤9荷叶炭9甘草6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经方3:过敏性鼻炎

症状:遇冷容易打喷嚏,鼻子痒,流清鼻涕。

原因:肺气虚,卫阳不固而感受外邪。肾阳亏虚。

治法:解表散寒、温阳补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配伍:麻黄6g制附子9g细辛3g。

用法: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碗,早晚各一碗,服用时配合大米汤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可以配合桂附地黄丸一起服用。

经方4:睡觉后,喉咙干:

   症状:喉咙干,长于睡着后。

   原因:喉咙干一般都是胃阴不足,也可能是张嘴呼吸导致喉咙发干。

   治法:养胃阴  

    用法:服用养胃舒颗粒就可以。

经方5:后背怕风吹

   症状:后背怕风吹,大腿髋部麻胀。

   原因:肾阳不足

   治法:温补肾阳

   用法: 黄芪10 葛根10 熬水冲服桂附地黄丸。

经方6:(扁桃体炎之莲房乳蛾)

扁桃体有白点,能挤出豆腐渣一样的东西,特别臭。

   症状:扁桃体长期肿胀已经稳定,不痛不痒,只是上面有很多凹陷的小孔,里面能挤出豆腐渣一样的东西,很臭。

挤出来还会再生,不痛,也不痒,偶尔会有异物感。有口臭。这个叫莲房乳蛾。

  方子:旱莲草10g天花粉10g浙贝母10g桔梗6g制首乌12g赤芍10g甘草4g木莲藤8g。

用法: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碗,早晚各一碗。

经方7:失眠(思考过度)

思考过度造成的失眠

症状:整夜失眠,或者凌晨3点以后能睡着,做梦,各种方法都试过,不见效。口渴咽干,眼圈黑。

方子:生牡蛎30g生地30g白芍15g元参20g麦冬15g莲子芯12g炒酸枣仁15g生竹茹15g合欢花15g夜交藤20g灯芯草3g制远志12g茯神15g柏子仁10g百合9g。

用法: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经方8:狂犬病

此方出于:张仲景桃仁承气汤

1:叶橘泉教授(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曾先后兼任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副院长,南京药学院副院长)有论述。

2:朱良春(2009年 被国家评为国医大师)教授验证过。

3:浙江中医期刊在1984年10月奇谈,用此方治疗狂犬病45例,均无复发。

验方:桃仁10、大黄11、土鳖虫7只,共研末,加蜂蜜11 克,老酒一杯,水煎,一付熬出两碗,一天一付。小儿根据年龄听医师指导而适当减量。

经方9:小孩夜游症:

症状:大便干、舌面红而少苔,手心热。患夜游症。

验方:张仲景甘麦大枣汤加减方

配伍:生地10克、百合10克、生甘草6克、大枣5枚、麦冬10克、炒酸枣仁8克、五味子6克、蝉蜕6克、莲子心6克、茯苓10克。

用法:以上为小孩剂量。腹泻的话加干姜10-15克。

服用: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碗,早晚各一碗。

经方10:成人夜游症方:

生地10克、百合12克、生甘草6克、大枣10枚、麦冬15克、炒酸枣仁20克、五味子9克、蝉蜕6克、莲子心6克、茯苓20克。

服用: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碗,早晚各一碗。

经方11:不明原因低血压(胸闷气短,低血压)

张仲景四逆汤加减方:

配伍:制附子9克、炙甘草9克、红参9克、干姜15克、五味子6克。

用法: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碗,早晚各一碗。

一般7付,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经方12:肺气肿

症状:胸满气短,换气困难,咳嗽,活动后会加剧。

方子:补肾降肺 

基本方:红参15g麦冬20g五味子7g炙甘草5g清半夏15g核桃肉20g冬虫夏草15g杏仁10g厚朴7g苏子5g  桂枝10g 生姜10g

加减方1:久病者加莪术15g黄酒4两。

加减方2:怕冷容易感受风寒的,加紫苏叶15g 陈皮10g

用法: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碗,早晚各一碗。

经方13:鼻子常年闭塞,流出黄脓

症状:其他症状还有胸胁苦满、口苦、胃部不舒服。

方子:表虚而少阳不降  用葛根汤合小柴胡汤

葛根12g麻黄9g桂枝6g生姜15g 甘草6g白芍6g大枣4枚 柴胡9g黄芩9g人参9g半夏9g 桔梗20g 生石膏12g

用法: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碗,早晚各一碗。

经方14:产后急性乳腺炎(中医叫乳痈)。

症状:产后有乳汁不通,乳房高度红肿疼痛,高烧。烦躁喜哭,恶心欲吐,寒热往来,食欲不振。

根源:肝郁气血瘀滞。

方法: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方剂:柴胡15克、赤芍12克、当归12克、青皮12克、橘叶12克、瓜蒌60克、桔梗3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15克,服用一付见效可接着服用,再服用15付即可。

经方15:产后急性乳腺炎(中医叫乳痈)。

症状:产后有乳汁不通,乳房高度红肿疼痛,高烧。烦躁喜哭,恶心欲吐,寒热往来,食欲不振。

根源:肝郁气血瘀滞。

方法: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方剂:柴胡15克、赤芍12克、当归12克、青皮12克、橘叶12克、瓜蒌60克、桔梗3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15克,服用一付见效可接着服用,再服用15付即可。

经方16:淋巴结节和脂肪瘤

症状:皮肤表面正常,里面有圆球状的肿物,有时像杏核。

根源:肝郁气结,津液不化,痰凝成核。

方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剂:柴胡10克、赤芍10克、青皮10克、制鳖甲10克、瓜蒌15克、橘叶10克、甘草6克、当归6克、夏枯草15克、熬2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经方17:头顶灼热难忍

症状:头顶灼热、心烦失眠、脾气大。

分析:头顶为肝经,头顶热为肝郁而化火造成。

方法:舒肝解郁,清火。

方剂: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 、甘草10克、生姜15克 、薄荷6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熬15付即可。

经方18:头顶冷如风吹、怕冷

症状:头顶怕风吹怕冷、睡觉用戴帽子、心情抑郁。

分析:头顶为肝经、肝经主升清。如果清阳不升,那么浊阴就不降,头顶气机不通,导致血虚怕风。

方法:舒肝降胆,清升浊降。

方剂:柴胡10克、姜半夏15克、党参12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生姜15 克、大枣12枚、桂枝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薄荷3克、熬10付即可。

经方19:小儿嘴周围红疹红泡糜烂成片不好。

分析:脾虚导致胃火,应该是健脾清热。

方剂:法半夏6克、黄芩10克、黄连3克、党参10克、干姜6克、土茯苓10克、砂仁3克、甘草10克。

如果睡眠不好加白芍5克。

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这是9岁孩子的量。

请根据孩子的大小加减剂量,5岁的孩子用以上剂量的一半就可以。如果12岁以上,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量。

经方20:帕金森综合症

症状:手或头会有抖动,或者拿杯子和筷子时有抖动感。指甲变软变薄,容易腰间盘突出。男子失精过多,女子梦交。

方剂: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白芍 15克、生姜15克、大枣5枚。

经方21:牙龈溃烂

口腔溃疡是牙龈上和腮边有溃疡面,牙龈溃烂是围绕牙龈周围萎缩、溃烂、出血。很多人认为是火大了,上火了。

中医认为牙龈属肉,人体脾主肉,所以牙龈溃烂的根源在脾。

脾主肌肉,脾开窍在口,脾虚不能生养肌肉,牙龈就会破烂而萎缩,而脾肾湿寒的人最容易造成这种问题。

方剂:砂仁15克、炮黑姜20克,肉桂20克、炙甘草10克、焦黄柏8克、制龟板10克、制附子20克。

经方22:手心出汗的外用方剂

用黄芪30克、葛根30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

熬水热熏双手,然后温洗,连续洗三次就可以防止手心出汗。

实用验方3:早上起来脸浮肿,下午腿浮肿。

当归芍药散:

当归12克、白芍20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泽泻18克、川芎10克。

对黄褐斑效果较好。散的效果好,汤剂来的快,走的也快,所以需要慢调。当归芍药散也是美容圣方。

当归芍药散,暖参茶和金匮肾气丸对腿脚浮肿怕冷和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经方23:20岁左右年轻女性闭经

症状:脸色苍白,头发易掉,平时发呆,记忆较差,自闭,遇异性交往较敏感。

分析:脾肾气先天虚弱,或者后天伤精所致。

方法: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方。

方剂: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牡蛎30克、生龙骨30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大枣5枚、丹皮15克、桃仁15克、茯苓30克、丹参15克、白术20克、党参12克。

根据身体情况加减法:

1:进房间后容易红脸蛋的,加黄芩10克。

2:喝冷饮容易腹泻胃痛的加干姜15克。

3:气不够用加人参12克。

4:闭经之前月经中有血块的加制鳖甲10克。

5:不愿意吃饭,加砂仁5克。

经方24:月经前睡觉中遗尿

症状:

1:于睡梦中不知不觉遗尿,醒来时内裤已经尿湿。

2:月经错后较多,月经量很少,一般月经来之前的三四天开始遗尿。

分析:脾肾虚弱,运化失常,导致肾的封藏功能弱化。

方法:温肾健脾,益气固摄。

方剂:制附子10克、制黄芩20克、炒白术15克、党参12克、茯苓15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丹皮15克、制何首乌10克、阿胶8克、丹参15克,用于调理肝郁。

方剂:菟丝子15克、炒淮山药12克、当归10克、鹿角霜20克、益智仁20克、芡实20克、炙甘草6克,经期前喝6付,两个周期即可。

经方25:心前区憋闷疼痛,心悸气短(医院诊断为冠心病)

症状:心烦心悸,心前区憋闷,查心电图诊为冠心病,仔细分析发现:头晕目眩,心前区憋闷,隐隐作痛,心烦心悸,气短乏力,口苦咽干,纳呆食减。

分析:肝郁气滞,郁久痰热。

方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剂: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5枚、瓜蒌15克, 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10付即可。吃药后一个半小时后,吃金匮肾气丸和暖参茶。

经方26:乳头凹陷不孕症

症状:平时性冷淡,腰酸膝软,双侧乳头忽而凹陷,忽而突起,最严重的时候每分钟2~3次。月经错后而闭经。西医诊为黄体功能不足的不孕症。

分析:精血亏损,肝气不足。

方法:滋补肝肾。

方剂:莬丝子20克、当归12克、白芍6克、熟地黄15克、党参20克、山药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10克、荆芥2克、柴胡8克、素馨花6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益母草10克、薄荷3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之后改服温养肝肾方剂服用两个月:

莬丝子15克、当归12克、白芍6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茺蔚子10克、仙灵脾15克、柴胡5克、大枣10枚。每日1付,连续服用两月即可。

经方27:肥胖的方剂(大多数肥胖是脾虚引发痰湿)

方剂:党参15克、枳实25克、白术18克、茯苓30克、陈皮15克、姜半夏15克、木香6克、砂仁8克、厚朴15克、干姜10克、川芎10克、丁香5克、炙甘草3克、桂枝18克、泽泻18克、猪苓15克、玉米须25克、生薏苡仁30克、苍术8克。

高血脂者加鸡内金20克、赤芍6克、山楂20克、荷叶25克。便秘者草决明10克、加大陈皮到110克、火麻仁20克、肉苁蓉30克、大黄10—15克不等。减肥需要长期服用,建议坚持3个月以上。

注:手脚冰凉者需要配合金匮肾气丸。 

经方28:胆小

症状:惊恐、胆小,听到点声音就惊慌,不敢独处。

分析:水饮上冲,心神被扰而导致惊悸不安。

方剂:茯苓30克、白术25克、桂枝15克、炙甘草8克。

注:此方有减肥的作用,还可治疗脚气。

经方29:脑萎缩

方剂:真武汤配苓桂术甘汤

桂枝20克、炒白芍20克、炙甘草15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生姜100克、制附子20克,一付熬2袋,早晚各一袋。

服用5付没有任何不适,需继续长期服用。

经方30:静脉曲张

方子:赤芍20克,生甘草10克,制附子10克,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5付血管会变软,10付即可。

经方31:房事后头顶热痛,呕吐不止

症状:女性,每次房事之后,头顶发热,热后就会发生头痛,头晕,两眼昏花,恶心呕吐,有时一次房事后呕吐多次有时连续好几天都呕吐不止,吃点东西就吐出来。

分析:病多发于房事之后,人启动房事时,欲望发自于心,动力来自于肾,而兴奋强度来自于肝。该女子的老公应该身体机能非常好,房事剧烈,牵动于肝,头顶为肝经所主,如果肝寒,则不足以承受一次房事的冲撞,因为肝气上冲,导致头顶热痛,同时肝气犯胃,导致恶心呕吐。肝属于木,木种植于水土之上,水土就是脾肾,所以该女子肾气不足是根本,而肝寒是标症。由于头痛和呕吐反应剧烈,所以先要治标。

方法: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后加减。

方剂:吴茱萸12克、党参15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当归10克、白芍10克、姜半夏15克、丁香5克,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熬10付后,呕吐止住后,用小柴胡汤加减方配合金匮肾气丸和暖参茶。

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5克、甘草10克、姜半夏15克、人参4克、生姜15克、大枣8枚、白芍15克、丁香5克、柿蒂8克、旋覆花12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桂枝10克,熬2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吃汤药后一个半小时后吃金匮肾气丸和暖参茶。

经方32:由于盆腔炎和积液而引起的痛经

症状:经期小腹部疼痛怕按,同时能引起后腰部疼痛,月经量少,暗黑有血块。月经来之前乳房胀痛,心烦脾气急躁,食欲差。

医院诊断:盆腔炎同时有积液。

中医方法:疏肝健脾,活血止痛。

方剂:以当归芍药散为基本方加减。

当归10克、泽泻12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川芎10克、柴胡6克、香附10克、木香6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青皮9克、小茴香10克、乌药10克、蒲公英30克、丹皮12克、甘草5克、元胡10克,熬3付后,拿掉青皮,加三七粉3克,冲服,三七活血化瘀的作用。熬5付到10付,在月经前服用。

如果大便溏稀加苍术15克、芡实15克、炒薏苡仁30克。

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经方33:失眠和心脏病

《伤寒论》桂枝甘草汤

方剂:桂枝12克、炙甘草6克。

分析: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1、失眠者需要服用此方的特征是:白天不愿意动,吃的少,不愿意说话。晚间彻夜不眠,烦躁,躁动不安。

2、心脏病特征是:心律不齐,心悸气短,头昏容易惊吓,全身乏力。

经方34:癫痫方剂

小柴胡汤和桂枝加芍药汤。

方剂:柴胡10克、黄芩12克、人参10克、姜半夏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白芍15克、 桂枝10克。

说明:因为大多数癫痫病人都有胸肋苦满和腹肌蜷曲的情况,所以用小柴胡基本方加白芍和桂枝就可以得到改善。对帕金森、舞蹈症和神经官能症也有很好的改善。

经方35:手脚冰凉遇冷水发麻

症状:手脚冰凉或者双手冰凉,一遇到凉水以后,双手就麻木,冷痛。

分析:血虚受寒,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方剂:当归四逆汤

当归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5克、炙甘草6克、通草10克、红枣5枚。一付熬出两碗,早晚饭后各一碗。

经方36:小产(怀孕后容易流产)

方剂:甘草6克、人参12克、茯苓15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丹皮10克、砂仁6克、白芍8克。

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经方37:脑出血

情况:状态昏迷、呼吸低微而急促、有鼾声、下肢浮肿、大便不通。西医诊断为脑出血。

分析:痰阻清窍。

方法:强心补气止血。

方剂:西洋参10克、麦冬15克、白茅根30克、羚羊角粉0.5克(冲服)、五味子10克。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另外同时服用安宫牛黄丸。

由于患者昏迷,需要鼻饲给药。

提醒: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家里没有医务人员严禁操作。

简单的方法:服用安宫牛黄丸配合生脉饮,白茅根15克,熬水冲服羚羊角粉0.25克。

注:脑出血并非轻微疾病,建议去医院进行治疗。

经方38:脂肪肝合并肥胖者

方剂:陈皮15克、青皮10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佛手10克、泽泻20克、茯苓皮15克、生何首乌15克、清半夏12克、猪苓20克、枸杞10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经方39:尿路结石

猪苓15克、茯苓18克、泽泻15克、滑石15克、阿胶12克(打碎冲服)、甘草10克、枳实2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金钱草12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严重的可以冲服鸡内金10克。

经方40:产后奶水不足

当归30克、黄芪60克、白芷6克、通草9克、王不留行10克。

经方41:咳嗽、浮肿、一咳嗽就遗尿

柴苓汤:小柴胡汤和五苓散。

柴胡5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姜半夏10克、炙甘草5克、干姜2克、白术10克、桂枝5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丹参15克、枸杞10克、郁金6克。

注:柴苓汤对皮肤病、红斑狼疮、胃肠道、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腹部疾病、糖尿病、癌症后期各种反应都有很好的改善。   

糖尿病可以把炙甘草变成甘草,也有很好的改善。

经方42:急性扁桃体炎:小柴胡汤加减方

柴胡10克、黄芩12克、党参12克、炙甘草6克、姜半夏15克、生姜10克、红枣8克、生石膏15—30克、蒲公英30克、桔梗20克、牛蒡子10克、元参9克、当归6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

注:此方剂是成人用量。7、8岁用一半的量,4、5岁用三分之一的量,12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量。

经方43:甲状腺结节: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2克、黄芩10克、姜半夏12克、党参15克、夏枯草30克、煅牡蛎30克、元参15克、川贝母15克、三棱3克、莪术3克、当归12克、海藻15克、昆布20克、白芍12克、生姜10克、红枣5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服用。15付后,血府逐瘀丸配合吃桂枝茯苓丸服用三个月即可。

经方44:流产后流血不止。

医院诊断为清宫不全的,还要清宫的。因为清宫伤害较大。可以服用张仲景的方剂:川芎胶艾汤。

方剂:阿胶6克、艾叶9克、干地黄18克、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甘草6克。

当晚会出血量增加,跟来月经一样,排出很多血块。服用三付即可。基本两天就排尽。

经方45: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节

柴胡10克、白芍15克、元参15克、甘草10克、半夏15克、丹皮15克、煅牡蛎30克、制鳖甲15克、浙贝母20克、夏枯草30克。

经常脸发热、手心燥热或者红脸蛋的加黄芩10克、地黄10克。月经天数少,或者错后的加制首乌10克,结节肿痛发红的加桔梗20克。

经方46:喂奶中的小儿吓着方:睡着容易突然惊吓而醒,大哭

由于孩子小,不能喝药。给其母亲喝汤药方剂:甘草10克、茯苓15克、半夏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经方47:手掌起泡、干裂脱皮

手掌有的地方起泡,有的地方增厚,有的地方脱皮。很痒。主要肝热血虚,导致风邪内动。治疗上养血息风。

生地12克、熟地10克、白蒺藜9克、川牛膝10克、菟丝子15克、知母6克、黄柏6克、枸杞子10克、独活3克。3-5付即可。

经方48:过敏性鼻炎:喷嚏,鼻痒,流清涕,时常发。

以小柴胡汤加减6付即可。 柴胡10克、姜半夏15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生姜12克、甘草10克、大枣5个、桂枝10克、白芍10克。

经方49:鼻子不通,不闻香臭:平时头晕,生气之后鼻塞会加重。肝火过大伤及肺金。应该疏肝泻火。

栀子9克、酒大黄3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薄荷6克、冰片1克(冲服)。

经方50:手掌起泡、干裂脱皮

手掌有的地方起泡,有的地方增厚,有的地方脱皮。很痒。主要肝热血虚,导致风邪内动。治疗上养血息风。

生地12克、熟地10克、白蒺藜9克、川牛膝10克、菟丝子15克、知母6克、黄柏6克、枸杞子10克、独活3克。3-5付即可。

经方51:过敏性鼻炎:喷嚏,鼻痒,流清涕,时常发。

以小柴胡汤加减6付即可。 柴胡10克、姜半夏15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生姜12克、甘草10克、大枣5个、桂枝10克、白芍10克。

经方52:鼻子不通,不闻香臭:平时头晕,生气之后鼻塞会加重。肝火过大伤及肺金。应该疏肝泻火。

栀子9克、酒大黄3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薄荷6克、冰片1克(冲服)。

经方53:孩子感冒后咳嗽总不好

茯苓15克、甘草10克、干姜15克、半夏15克(最好用姜半夏)、细辛9克、五味8克、陈皮15克、杏仁12克、麦冬18克、生石膏10—30克(如果发烧严重生石膏加多,不严重少加)、白芍12克、浙贝母18克、紫菀20克、金银花15克。感冒引发的,感冒症状还在的话,加生姜15克、苏叶20克。

注:此方剂适用12岁以上;8、9岁用二分之一;5、6岁用三分之一,如果发烧严重加生石膏50克

经方54:肌无力:

柴胡10克、党参10克、茯苓30克、炒白术20克、当归10克、葛根10克、山萸肉20克、菟丝子15克、怀牛膝12克、杜仲15克、黄芪20克、升麻5克。

经方55:红眼病

麻黄9克、生石膏12克、生姜9克、大枣4枚、甘草5克、蝉蜕6克。

经方56:老年人皮肤瘙痒:生黄芪20克、当归10克、防风8克、白术15克、川芎10克、 白芍10克、赤芍10克、 生地10克、 熟地10克、 地肤子8克、 白鲜皮10克、 炒谷芽15克、 炒麦芽15克、 生山楂15克、 白蒺藜10克。

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老年人皮肤瘙痒往往都是血虚有风。 

经方57:白塞氏综合征

口腔和外阴都有溃疡。中医叫狐惑病。

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炙甘草25克、半夏20克、党参15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大枣4枚、干姜10克、生石膏45克。外用苦参60克熬汤洗外阴。

经方58:放避孕环后总出血

分析:血虚肝郁,郁而化火。拟用养血舒肝泻火。

丹栀逍遥丸加减方剂: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干姜3克、薄荷3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 服用10—15付之后,服用丹栀逍遥丸配合红参气血汤。再过15天之后,可以单独服用红参气血汤。

经方59:产后怕风,乳房变小。怕风,而且头痛

分析:肝血不足。养肝血同时调理脾胃同时补阳。

黄芪15克、肉桂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麦冬10克、半夏12克、肉苁蓉15克、生姜15克、大枣5枚、制附子10克。服用汤药20付之后,服用金匮肾气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和红参气血汤。

如果单纯乳房变小,只服用金匮肾气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和红参气血汤就可以。

经方60:用眼过度:眼睛红肿干涩,畏光胀痛,有异物感。

用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菊花10克。 

经方61:眼睛干涩怕光,视物不清,眼睛不能睁大。白眼球微红,但不肿:用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经方62:小儿便秘。

人参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重者加党参15克、肉苁蓉30—60克、陈皮10—40克、砂仁5克、姜半夏6—10克,更重者加火麻仁9克、杏仁3克。

针对虚不受补的人,吃暖参茶上火的难题:

回答如下:

1、口苦口干的人,比较轻的,用小柴胡颗粒先喝,过一个小时后,吃暖参茶就可以了。

2、如果吃小柴胡没有效果,还是上火的,说明胆胃上逆较重,可以用柴胡10克、黄芩12克、甘草10克、姜半夏15克、人参9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白芍15克、栀子10克、麦冬10克、心烦加黄连8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吃汤药后,一个半小时后吃暖参茶就不会上火了。

3、黄帝内经上说:“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说明久虚之人如果突然大力度补,会导致补不进去,反而不利于肾气阳气。所以对于久虚之人,服用暖参茶时候,可以一袋喝3次到4次。小火慢炖,这样有利于阳气的滋补。

经方63:用眼过度:眼睛红肿干涩,畏光胀痛,有异物感。

用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菊花10克。 

经方64:眼睛干涩怕光,视物不清,眼睛不能睁大。白眼球微红,但不肿:用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经方65:小儿便秘。

人参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重者加党参15克、肉苁蓉30—60克、陈皮10—40克、砂仁5克、姜半夏6—10克,更重者加火麻仁9克、杏仁3克。

针对虚不受补的人,吃暖参茶上火的难题:

回答如下:

1、口苦口干的人,比较轻的,用小柴胡颗粒先喝,过一个小时后,吃暖参茶就可以了。

2、如果吃小柴胡没有效果,还是上火的,说明胆胃上逆较重,可以用柴胡10克、黄芩12克、甘草10克、姜半夏15克、人参9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白芍15克、栀子10克、麦冬10克、心烦加黄连8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吃汤药后,一个半小时后吃暖参茶就不会上火了。

3、黄帝内经上说:“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说明久虚之人如果突然大力度补,会导致补不进去,反而不利于肾气阳气。所以对于久虚之人,服用暖参茶时候,可以一袋喝3次到4次。小火慢炖,这样有利于阳气的滋补。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探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警告: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不要自己熬煮,入药熬制事宜,请就近到中医诊所或药方咨询。制附子以9克为准,如超出9克,需征得当地医生签字许可,擅自加量使用,后果自负!>

让养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同吃饭那么简单!!!

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马上关注我的微信号吧,感恩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吧!!!

我是胡有宸(微信:hych1133),公众号:aiaij999或搜索公众号:南京禅心堂

南京禅心堂:一样的养生不一样的方法。

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传播养生知识,还原养生本质!!!

马上长按下方二维码,用零碎时间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每周二次免费课公布适用中医小方,厚爱自己厚爱家人立刻开始学习。

强烈推荐阅读《伤寒论》历史好文阅读,点击下方文章查找阅读:

胡有宸:连载《伤寒论》34例经典验方汇总,推荐各位收藏阅读

推荐养生好文阅读:

胡有宸:身体内的风水不好,健康就不好

胡有宸:“邪风”不除,身体何来安宁

胡有宸:人体三大反应堆,你用了吗?

胡有宸:艾灸的三乱与禁忌值得思考

胡有宸:艾灸穴位图解大全

胡有宸:艾艾贴案例大全--查询

胡有宸:艾灸好文章推荐阅读汇总

《禅心堂》源于自然养生,服务大众,传其正法。

传播养生知识,还原养生本质!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坚持每日更新,第383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胡有宸:连载《伤寒论》小方治大病,家庭实用经方65例汇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rg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