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行者智慧佛、儒、道专题国学与传统文化
证空性不是结束了 生命才真正开始

证空性不是结束了 生命才真正开始

作者: 0b9d6921c540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09:14 被阅读5次

怎样透过修行,提升生命品质,达到生命止于至善,华严行是最完整的,有三段教学法:第一段教学,人格养成教育。第二段教学,证得空性。第三段教学,证空性以后的生活,生命的永恒性跟恒动性要如何的展开。

第一阶段人格性健全,我们叫资粮道,不在我们教学范围里。可是今天这个社会,生命教育崩溃、家社教育崩溃、人格养成教育崩溃,一切伦理道德,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这些伦理都没有,职业伦理也没有、家庭、社会伦理也没有,乱七八糟的时候,怎么修行?所以我们要先从伦理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这边来着手,因此这里就叫第一阶段,资粮道的储备跟训练。

为什么会有第三段教学法?大乘宏观的佛法讲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度是指证得空性,要利他或度他是空性要起妙用,这二利通通是在第三阶段教学法里。因为不知道有第三阶段教学法,就会在那边,到底先自度呢,还是先度他?到底是先自利呢还是先利他?就变成这个问题了。

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因为要证得空性以后,用空性再来入生死界,到底应该先怎样你清楚。但问题是,当证得空性以后,要想再入三界度众生,必须有愿力,必须广结善缘。在教化的过程里,在因地要自度自利的时候,就要跟众生相处,那个时候,不在于什么 度众生不度众生,在做什么?在修第二阶段的时候,要教第一阶段的众生人格养成教育。

想自度一定是进入第二阶段,还没自度,就在人格养成教育上面,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跟人相处的好不好。自己的人格性到底怎么了,要去矫正一下,要开始自我调整,这叫资粮道。

在第二阶段,要自度证得空性、三法印的这个阶段里,一定是人格养成教育完成,这个标准要八十到八十五分以上,这修行才会进入状况。

假如还在这个阶段里,在七十五分的左右,可以开始修行没错,进入第二阶段训练,可是在这个时候与众生界相处,普劝众生人格性健全的这种教育是你最主要的工作。因为只有你投入这个工作里头,你会一再的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改进自己,这个才是修行。

就在这个时候,因为人性通达,证空性就很快,证空性以后,再转为人性,就由第二阶段要进入第三阶段了。那人格性都有问题,要证空性本身就有困难,这个时候要你说精进,男的成魔、女的成妖,就问题来了。

饶益行这个地方到了第三段,充分表达一个东西,叫做理事无碍、体用并重,本体跟事相并重,体相兼备。证得本体就结束了,那要干什么?那没用,只有诱惑众生来修行而已,怎么修呢,你绝对讲不出来,得本体没有错,只有用那种殊胜的成就,造成众生的一种神秘感,怎么修?你要教,那叫做生死。

要教众生,就要到生死界来,因为众生在生死界,你来到众生这边,显现一种高高在上,远不可攀,这个时候众生只会迷信,因为他不知道怎么修上去。尼采的超人哲学就是这样,他经过一个非常的奋斗以后,超越了世间,然后就说拜拜、再见。下面的苦难众生在喊救命,他说对不起,你们自己干,我都能了你也能,他走了,下面的众生怎么办?这就问题大了。

能不能够得到成就以后,回过头来,一步一步教导众生,得到成就是入涅盘了,不回到众生界来教导众生,怎么办呢?要回到众生界来,就要示现生死,而在示现生死的时候,是无有畏惧。

祖师讲的很清楚,得成就以后又怎么样?还是吃饭睡觉,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你以为“既然成就了,就不要吃也不要睡”不是,这就叫生死。生死跟涅盘之间它是通达无碍的,这叫证佛菩提。假如只有单向,往菩提那边走,往涅盘那边走,而不再回来烦恼界、回来生死界,这是单向道,不是佛菩提。证佛菩提以后是双向,而且是全方位,不是单向。

证涅盘用脑筋证不到的,它是生命中的状况。这个部份,要好好的去了解,假如不知道的话,只有片面的,那叫一切诸法,涅盘也是诸法的一法,菩提也是诸法的一法,是单行道的,只能看正面不能看背面,不是。它是完整的,生命是整体的,不是单面的。

作为华严人,是个普贤行者,一切诸行都是双向,不是单向。生命全方位的展现,它不是大脑推理的那种情况,我走到涅盘去,我就远离生死,这种定义根本就错了。

我走到涅盘去,是指我把生死合入涅盘了,在生死与涅盘之间很自在,只能够说我不受生死的逼迫。从修行者来讲,从一个成就者来讲,他证得涅盘是说他不受生死逼迫,他会再回过来,进入生死界来广度众生,那只是随缘跟乘愿的问题,这当中不受生死的逼迫,差别在这里。

现在因为都是一段式教学法,证得空性以后都不谈了,就会变成噪声,而且是一种障碍,这些人修到证得涅盘他都会很痛苦,为什么?因为生死界的众生在跟他呼应,他来不来?马上矛盾就起了,哪有证得涅盘再起烦恼的人,那就错了。要证得涅盘又不起烦恼,就是随顺,为什么叫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这是整个修行的一个宏观的概况,完整的三段式教学法。不弄清楚,只是盲修瞎练。从一般宏观佛法来讲,二段教学法是指前半段,要教化众生,所以有人格养成教育。从修行的立场讲二段教学法,是指后面两个阶段,证空性以及空性以后的部份。

有时候我们讲二段教学法,有时候讲三段教学法,是有所不同的。完整的讲,叫三段教学法,前二段、后二段,空性教育,包含资粮道叫前二段;空性教育包含证空性以后的妙用阶段,这个叫后二段教学法,这样子,整个教学体系就很清楚了。

这三个阶段弄清楚以后,我们一个普贤行者现在走在哪里,很清楚,这就是一个地图,生命蓝图就展开了!(海云师演行,圆明撮意Ⅲ2-29)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国学深广浩瀚,解码增慧添福!

相关文章

  • 证空性不是结束了 生命才真正开始

    怎样透过修行,提升生命品质,达到生命止于至善,华严行是最完整的,有三段教学法:第一段教学,人格养成教育。第二段教学...

  • 《佛陀的智慧》读书笔记P491-506

    阅读内容:《佛陀的智慧》第491-506页(上册完) 【证得本体,证得空性,证得智慧,才是修行的开始。证得空性之后...

  • 疫情不是结束了,而是真正开始了

    昨晚,突然通知全面放开。 这个全面有很多东西,比如孩子复课了、恢复堂食了、健身房等场所也开了。 除了这些,就是所有...

  • 开始,结束

    你看那花落了生命结束了 你看那片枯叶下面有个小脑袋生命开始了 生命的终端是结束生命的开端是开始 结束难道不是开始

  • 生命才真正的开始。

    或许人生中, 会遇到一场意料之外的大雨, 若你身陷雨中,愿有人为你撑伞; 如果没有,愿你有听雨的心情。 时间只是过...

  • S的悲歌

    我的人生早已结束 直至遇见他 我的生命才开始真正的燃烧 ——K 于我虚无的...

  • 结束了,爱你才开始

    只有在梦里,我才抓得住爱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爱情让我充满着顾虑和无奈,让我看不到爱情真正的样子,也让我忽略了爱情...

  • 读书笔记17

    真正开始行动,生命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有了很好的工作,生命就有了意义和保障,可是生活不是只有玫瑰色...

  • 姚老师第14期学友会——去伪存真系列“都是我的错”的空性

    姚老师第十四期学友会 第19,20期讲六味空性,涵盖了佛教对空性的解释。这一世我们一定要亲证空性。要亲证空性和我们...

  • 开始不是开始,结束不是结束6

    世人皆可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但却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做一个冷静的局中人。 黎岩觉得婕很冷静,只是因为在见面之前,婕已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证空性不是结束了 生命才真正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tk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