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你觉得自己处于哪个水平?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落后了?
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肯定是no,因为根据乌比冈湖效应和邓宁-克鲁格效应,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而且低估别人的实际水平. 也就是说人们会习惯性地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处于平均水平之上。
那人们是怎么认为自己处于平均水平之上的?简单的说就是凭感觉。但这种感觉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只不过是一个人对自己周遭的感知而已,你的感知并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因为它只是相对于一个小的范围产生的。
1.扩大比较范围,认清自己
落后是相对的,是比较得来的。
就像学生一样,在一个不到十个人的班级里,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成绩靠前的学生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会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各方面已经很好了,并且会沉浸在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当中,其实他们的成绩只是相对于这个小班来说比较靠前的,是相对好而不是绝对好。但当有一天班级里来了更多人或者他们到一个更大班级里去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成绩可能只不过是一般般而已,排不到前面。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我认为这种伤害是必要且对自己有益的,并且有必要扩大比较范围去找伤害。总是待在一个小的圈子里并且自我感觉良好就如同坐井观天一样,即使第一又如何?
通过主动或被动地去把自己放到一个更大的圈子里见识到更广泛的天地,打破自己对自己的固有认识,重塑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痛肯定是有的,但痛过之后反省自己,然后通过行动去提升自己这痛不是很值得吗?
2.麻痹自己:差不多&比下有余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有机会跳出井底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也意识到了自己该做些事情改变了,但是因为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因为懒,所以会选择用一些方式麻痹自己,安慰自己现状挺好的,那就是:差不多和比下有余。
差不多,估计每个人每天都会说上至少一次,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差不多就行了,大致弄一下就好了,何必弄得那么仔细,何必弄得那么好,还有那么多人干脆就不做,我做了就已经比他们厉害很多了。可是很多个的"差不多"积累起来就变成了"差很多",自己在一个大范围内的水平就会越来越低。
3.持续做&做到足够好
要做到不落后或领先,其实在一个维度上就可以做到了,那就是做的足够久。很多人都会同时开始做一件事情,但慢慢地这个队伍就会越来越小,每有一个人退出,你就往前领先了一步,所以一直做下去,持续做下去做到前几名也是有可能的。
和差不多相比,做到足够好也是做到领先的法宝,在别人把一件事情做到60%程度好的时候,你做到90%程度的好,甚至做到100%程度的好,这样每次积累下来,别人和你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4.其他能想到的和落后相关的概念:
你对注意力的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否落后,你把注意力都放到看八卦新闻,刷朋友圈,看电视剧上,能让你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的几率就会很小。因为你不知道在你刷剧的时候还有一群比你厉害的人还在更努力地通过付费学习着,践行着很多提升个人价值的事情。
你只看到眼前的一切,居安不思危,今天就只考虑到今天,不去考虑未来的生活,不去为未来投资现在的自己,和很多人相比,你又落后了。
5.最后
当你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任何危机感,没有任何焦虑感,喜欢比下有余、做事情差不多就行的时候,可能你落后的已经很远了,而且你落后了还一点不知道。反而有适度的焦虑感,适度的危机感正说明了你意识到了自己已经落后,从当下的起点行动去追就好了。
时常地审视自己: 审视自己的心态,审视自己做事的方式,审视自己周围的环境,审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要让自己落后而不自知。
落后
网友评论
少刷朋友圈,少看微博,并没有损失什么。反倒慢慢的我用这些时间,看书,背单词也不觉得很难受了。继续加油不当“差不多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