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专心、静心,三心可致道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1-08-28 12:00 被阅读0次

    荀子告诉我们只有了解道,才能不被蒙蔽,那么人怎么才能了解道呢?

    荀子回答说:用心。

    心怎么才能了解道呢?

    荀子回答说:虚心、专心、静心。

    心,无时不刻不在吸收知识,但不会被已有的知识填满,它总是留出空间,这就是“虚心”;心,总是接受不同的知识,但却有自己坚守的东西,这就是“专心”;心,从来不会停止活动,但却保有一份安静,这就是“静心”。

    人生下来就有认知能力,有了认知能力就有记忆,记忆就是储藏。但是心有所谓虚,就是说,不让已经储藏的知识妨碍我们接受新的知识。

    人生来就有认知能力,有了认知能力就能区别不同的事物,就是说我们能够同时了解不同的事物,形成不同的知识,这些不同的知识能够在我们心中共存,不会因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另一事物的认识,这就是专心。

    当我们睡着以后,心就会做梦;当我们放松的时候,心就会天马行空驰骋想象;当我们用心的时候,心就会帮我们出谋划策。所以心从来没有不活动的时候,但是有所谓静,不让梦幻和胡思乱想扰乱我们的认知,这就是静心。

    当我们没有得道而探索道的时候,应该虚心、专心和静心。在实践中,虚心求道就能入道,专心奉道就能够穷尽道的全部;静心琢磨道就能够明察道。了解道而且掌握地十分清晰透彻,了解道而且能够身体力行,荀子把这样的人称为“体道者”,就是与道融为一体的人,就是“至人”。

    “体道者”达到的虚心、专心与静心这种境界,荀子称之为“大清明”。万事万物,只要一露出形迹,“体道者”就能发现,一经发现,他就能发表看法,一旦发表看法,就没有不到位的。

    他静居一室而知天下大事,身居当下而能论说历史和将来,洞察万物而能看清它们的真相,考察治乱而能通晓它的规律,治理天下而能物尽其用,掌控天下秩序而对宇宙的本质了如指掌。

    荀子赞美道:恢弘旷远,谁能知道他智慧的尽头?芬芳广大,谁能知道他德行的深厚?沸腾多变,谁能知道他的原形?他的光辉与日月合为一体,他的博大充塞四方八极,这就是“大人”! 这种人怎么会被蒙蔽呢?

    心是身体的主宰、精神的统帅;它发号施令而不从不接受命令;无论是禁还是使,夺还是取,行还是止,都有心自己决定。

    嘴巴闭口不言还是开口说话,是由心决定的;身体舒展还是弯曲,也是由心决定的。外人无法改变我们心中的想法,只有内心认为正确的才会接受,如果认为是错的,就会拒绝。内心采纳什么意见是自然而然的,外人无法强迫;心接触到的外界事物繁杂而广博,但内心非常专注的时候,绝不会三心二意。

    《诗经》云:“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寘zhì,置也。周行,zhōu háng ,大路也。斜口筐很容易装满,卷耳很容易采到,但是一边想着心上人,一边采摘卷耳,框子还远远地放在大路旁,如此三心二意,怎么可能把筐子装满卷耳呢?

    所以说,心思分散,不集中,就无法了解事物;心思不正,不合乎道,认识就无法精一;什么观点都接受,就会疑惑,不知如何抉择。只要坚持用道来帮助考察事物,万事万物都可以被认识。亲自把各种情况都搞清楚,才算周全完美,任何一类事物都不是三心二意可以认识的。所以明智的人选择一件事并专心致志地去完成。

    由此,我想起了现在我们经常说的“空杯心态”,真正的空杯心态就应该做到三心:虚心、专心和静心。空杯心态不是把我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都倒空,不是完全的拿来主义,而是留出一定的空间接受新事物或者他人的创见,但依然要有自己的坚守,静下心来有取有舍,无论是对待我们的历史遗产还是西方所谓的先进文化,莫不应当如此。

    鲁迅先生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虚心、专心、静心,三心可致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yb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