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亲情、励志、哲学等哲思国学与传统文化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作者: 程冰雪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6:49 被阅读15次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冰雪译文】

孔子批评季孙氏说,“在自己家庙中使用周天子的八佾之舞,这事都忍心做,还有什么事是不忍心做的呢?”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佾之舞,是指周朝天子专用,而季氏只是当时鲁国大夫,大夫擅用天子礼仪,是“僭越”之举。孔子一生致力于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颠沛流离游走列国,被讽为“惶惶如丧家之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为了恢复“礼崩乐坏”之乱、以仁政德行化育天下。

历史上就有楚庄王问“鼎”的故事,对周天下发出挑衅,气焰十分嚣张。

春秋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各诸侯国野心家代不乏人。公元前606年(宣公三年),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之君的楚庄王,经过长期杀伐争斗,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自以为羽翼已丰,耀武扬威地陈兵于周天子境内,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已图存非分觊觎之心。周大夫王孙满,由楚庄王问鼎敏感地意识到他妄想吞并天下的野心,留下了回击对方享有天下“在德不在鼎”的妙论。

吴氏评语此典说:“提出德字,已足以破痴人之梦;提出天字,尤足以寒奸人之胆。”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以下是《左传·宣公三年》的翻译:

冰雪译文】

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河,陈兵布阵在周王室境内。周定王按惯例派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寒暄一番之后,试探问起了九鼎的大小轻重。

王孙满回答说:

“大小、轻重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鼎。以前夏代刚刚拥立有德之君的时候,描绘远方各种奇异事物 的图象,以九州进贡的金属铸成九鼎,将所画的事物铸在鼎上反映出来。鼎上各种事物都已具备,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恶的事物。所以百姓进入江河湖泊和深山老林,不会碰到不驯服的恶物。山精水怪魑魅魍魉、就不会碰到,上下和协民众安乐,承受上天赐福。

后来,夏桀昏乱无德,九鼎迁到商朝,达六百年。商纣残暴, 九鼎又迁到周朝;

可见,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也重得无法迁走。德行若奸邪昏乱,九鼎再大,也轻得可以迁走。

上天赐福有光明德行的人,是自有行止的。成王当时将九鼎固定安放在王城郏鄏(周朝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曾预卜周朝传国三十世、享年七百载,这个期限是上天所决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退,天命还未更改。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原文

楚王问鼎: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相关文章

  • 何帆读书法(读书笔记)

    一、六经注我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曾经有人问宋代理学大师陆象山为何不著书,他答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冰雪译文】 孔子批评季孙氏说,“在自己家庙中使用周...

  •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只是一个先后顺序,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我注六经,一定会陷进六经里而不能自拔吗? 我注六经,是说我信任并遵循六经的含义,还是说我解...

  • 读书谬误

    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 带着问题去读书。

  •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 还是 我注六经。 顺序不同。 意义天壤之别。 读书就是要六经注我的境界。 注:融会贯通。注入。 读书思考...

  • “六经注我”

    我的学习经历了两个阶段:“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六经”原指儒家经典,这里代指需要学习的东西。我注六经:这个阶...

  •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7.23》

    【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 冰雪浅见译文】 孔子说:“上天赋予了我这样的品德,桓魋...

  • 六经注我

    今天分享一个别处看到的学习经验 ————不要“我注六经”,要“六经注我” 什么叫“六经注我”?就是以我为主。 ...

  •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命运。 不同的命运,统一于一个人生。 六经注我,是把书读厚的过程。 我注六...

  •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7》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冰雪浅见】 孔子说:“再给我个几年嘛,五十来岁好好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p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