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敏捷开发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这些事儿设计书:Designote
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8)之项目需求评审

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8)之项目需求评审

作者: UXDesigner李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15:01 被阅读8次

入冬许久,今天才刚刚有点凉意,把早早拿出来的卫衣换上。写这篇文章的此时,我和朋友们坐在星巴克,一边感受着久违的闲适,一边懒散的码着字。前两天回顾2018年计划——《用户故事地图》读书笔记是做为年度计划来准备的,看来我早就知这件事情的困难——翻译的书真是太难懂。看看思维导图后面还有很多内容,不知道在12月底之前,是否能把它们全都写完。


从各方收集到的需求(用户故事),经过了机会阶段的初步筛选、探索阶段的设计与开发侧的可行性评估,以及设计方案的实现和验证。接下来,将会进入团队共同参与的故事工作坊(在我看来就是项目需求评审会,以下均称为“评审会”),它也称为最后一次最佳参与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讨论细节,其目标有2点:

  1. 基于开发层面拆分需求为小模块,以制定后续开发任务的迭代计划;
  2. 对开发的各个小模块达成一致的验收标准;

准备阶段

首先,在会议开始前要选择粒度合适的故事进入评审,清楚这些需求必要的细节,如有必要可以提供多种方案来进行评估。

提前邀请开发团队、其他利益相关人士等进入会议,例如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体验专家、视觉相关设计师,总数在3〜5为益。为保证会议效率,会议人员不益过多(我们都经历过又臭又长的会议)。然而,在同一场会议中,在不同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人参与。这里介绍一个“金鱼缸协作模式”,可以保证让更多人参与,同时降低人数太多造成的影响。

金鱼缸协作模式

具体如上图。参与讨论的3〜5个人聚集在白板前讨论——他们就是鱼缸里的金鱼。处于鱼缸(上图中的圈)外面的人只能看,不能讲话。鱼缸外的人要想参与讨论,必须与鱼缸里的人互换才行。

待上述内容准备就续后,接下来正式进入评审会。

执行阶段

1、与所有人一起,再次了解故事的大体情况

与前几个阶段一样,会议开始时候我们依然需要讲清楚3W(what、why、who)信息。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团队成员不关心产品,只完成自己应该做的内容,不会从整体考虑。但我认为真实的原因是,项目并没有创造让成员们关心产品的环境,需求来源往往下意识认为其他人执行即可,不需要了解太多背景信息。同时也为了节省时间,会在评审会时直接讲解需求内容。这恰恰剥夺了成员们了解产品的机会。由此可见,讲清楚每个需求的3W信息(特别是why)非常必要。

在会议中,所有人通过讨论和交流,明确几个内容:

  • 用户是谁?
  • 他们是如何使用产品的?
  • 功能完成后看起来应该是怎样的?
  • 我们要如何开发这些功能,他们的工作原理(业务逻辑、数据等)是怎样的?

在讨论方案过程中,尽量以用户视角来讨论,例如“用户在做什么”、“用户接下来会看到什么”。若遇到产品内部逻辑时候,可以使用“数据是如何输入的”这样的表述方式,更容易被所有人理解。

会议中随时记录大家的想法和点子。非常建议借助一些道具来记录,例如白板、挂图、便利贴等,这样即可以防止信息被蒸发,也可以让大家都看到所有内容。(近期看了一本书《设计冲刺》,同样倡议使用这样的方法)。

2、分组讨论

待所有人了解了功能的大概内容和运行原理之后,接下来要将参与人员分组,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测试人员、开发人员、体验设计师或需求人员。各组用固定时间,制作出这些用户故事的开发计划(估时)。

3、小组间分享计划和估时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制定的开发计划(不要讲细节),在此期间,需要指出开发功能的问题和改进点,并估算开发时间。

对很多人来讲,估算开始时间有时候是不太可能的。我猜测主要是对待开发内容和原有产品运行机制不了解导致:未知=不可估。而用户故事地图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家对功能开发内容达成一致性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将相似规模需求的实际开发时间做为样本,以让开发时间估算尽量接近于真实值。而对于这一点,则需要我们对已投入的开发时间进行记录,尽可能将大的计划切分为小的部分,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度量的机会。度量越频繁,统计的时间结果越接近于真实值。

会议人员需要对上述开发决策和另外一项内容达成共识。“另外一项内容” 是指,验证功能开发完成的最低标准(换句话说,就是一起评审软件时,应如何展示开发的内容,例如按用户操作流程,保证这个流程可以走通)。对验收标准的讨论,可以揭示如何进行工作分解。我们可以开发分解后得到的故事,并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调整。

异常情况

用户故事工作坊的效果可能不会理想(开过需求评审会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有几点原因可能会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

  • 不能从功能和技术角度考虑方案,整个会议过程都在务虚;
  • 大家只关注如何完成功能,不关心3W内容;
  • 一言堂,没有人积极参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会议组织和管理的相关内容,可以自行学习。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在讨论细节和思考开发时间时发现故事太大,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个时候就需要进一步分解故事——将“更好”的用户故事,拆解为“正好”的用户故事。

相关文章

  • 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8)之项目需求评审

    入冬许久,今天才刚刚有点凉意,把早早拿出来的卫衣换上。写这篇文章的此时,我和朋友们坐在星巴克,一边感受着久违的闲适...

  • 项目开发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项目流程 需求宣讲、需求评审 交互评审 UI评审 开发方案评审 接口评审 测试用例评审 开发 测试 上线 验收...

  • 《猎豹行动:硝烟中的敏捷转型之旅》第4章 发现礁石

    第 4 章 发现礁石 —— 新项目首次败北 1、用户故事地图 所谓用户故事地图,就是从左至右按时间顺序罗列用户行为...

  • 敏捷开发-用户故事地图

    用户故事地图已经成为敏捷需求规划中的一个流行方法。用户故事地图可以将你的backlog变成一张二维地图,而不是传统...

  • 《用户故事地图》读书总结

    用户故事地图的总结 关键词:认同 用户故事地图,总结来说即是以可视化手段将特定目标用户群的需求进行梳理、拆解的过程...

  • 【P2】1.2需求挖掘

    一、用户故事 1.什么时候讲:需求评审时,打动研发;用户访谈时,引导用户讲;推广宣讲时,直接讲还是讲故事。 2.向...

  • 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2)

    对于一个传统设计师来讲,仅仅理解“开发流程”、“项目管理”、“敏捷”等术语的表层含义都要大费脑筋。然而交互设计师却...

  • 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1)

    你也许是一名交互设计师,或者团队中随便某个角色,如何为产品输出更高价值、进一步提升职业高度,都不要避免要面对项目管...

  • 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3)

    “用户故事”在交互设计中,常常用于分析用户遇到的问题、所在的场景,帮助设计师增强对用户的同理心,将焦点收敛于问题本...

  • 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5)

    最近一段时间特别忙,又是设计任务又是校招,身心俱疲。这周五居然忘记是周五而错过组织例行周会。当然,说这么多,是想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8)之项目需求评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qy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