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弯,原理工男一枚,后受弗洛伊德老先生冥冥之中的感召(厕所里捡了本书)转投心理学的怀抱,08年硕士毕业于华东某还算知名高校心理学系。生性活泼,对各种大部头、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书籍深恶痛绝,认为心理学应该写的跟段子一样好看
第五阶段 12岁~20岁: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关键词:自我意识和社会角色
人格发展的第五阶段,是12岁-20岁,这一阶段,有一个孩子们向往,父母们肝颤的名字——青春期。
这是人一生当中情绪波动最大,最不平静的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阶段。
早在100多年前,美利坚合众国的老霍尔同志就用一句名言对这一阶段进行了完美的形容——青少年的暴风骤雨。
多少乖孩子在这一阶段变成问题少年。
多少的家庭里,父母被叛逆的娃气的七窍生烟却无可奈何。
又有多少的孩子,因为一时的困扰,爬上高高的天台,纵身一跃,把悲伤和孤独留给父母。
去年下半年,我的朋友圈几次被几乎同样的内容刷屏:本市知名重点中学、家境优越、成绩优秀,跳楼自杀,家长围堵学校......
这一切,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都有一个名字:同一性危机。
这一阶段,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避免角色混乱。
所谓的自我同一性,就是在前四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心理面貌进行整合: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我有什么样的过去、应该如何面对当下的生活,我的将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通俗点讲,就是保安老王同志的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一阶段危机的解决,和之前四个阶段是否顺利度过息息相关。
如果前四个阶段应对得当,建立起信任、自主、主动、勤奋的特质,所想所做符合自己的实际身份,就能建立自我同一性,为成年后的人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在前四个阶段形成过多的不信任、羞怯、内疚、自卑,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所想所做脱离实际,这就是所谓的同一性危机,随着同一性危机而来的,是痛苦、焦虑、空虚、孤独和无所适从。
几年前,多年不见的发小小聚,席间提到老家的一个小孩子,打架斗殴,一板砖拍死了人,进去了,死缓。
那孩子我们都见过,小时候聪明伶俐,品学兼优,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家中独子,父母是一所农村小学的老师,小学毕业后,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托了很多关系把他送到了城里的一所重点初中。
在小学的时候,这孩子的成绩是全校数一数二的,但是到了高手如云的重点高中只能勉强排在中游。
小学时因为父母在学校工作,自然备受关照,换了学校这一待遇也没有了。
从小在农村长大,和城里的同学一比,眼界、见识相差巨大,言谈举止、生活方式也格格不入。
原本的尖子生、教师子弟、同龄中人的佼佼者,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从农村来的,不合群的普通学生。再加上从小娇生惯养,基本上没有多少抗挫能力,很快这孩子就开始迷茫了。
成绩一落千丈,人也变得郁郁寡欢,从初二开始就开始厌学、逃课,并学会了抽烟喝酒。后来和一群小混混混在了一起,开始在学校里打架斗殴,似乎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找到一点点存在感。
直到有一天,拿起那块宿命的砖头,拍向同学的后脑。
其实很多青少年犯罪都与自我同一性有关,因为在迷茫之中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与稀里糊涂的得过且过,不如干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刷一刷存在感。
所谓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
如果当时他的身边能有人帮他理清心中的思绪,让他接受当下的自己,建立未来的目标,他就可以有努力的方向,虽说不一定能出类拔萃,也万万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然而没有如果,在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中,有着同样问题的,也不止他一个。
说到未来的目标,我想说一说目前中国教育的一个大难题:职业选择问题。
所谓的职业选择,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将来要担任什么角色,自己希望将来成为什么样一个人。
是当记者、当医生,当科学家,还是当农民、当厨师、或者去蓝翔开挖掘机......
革命分工各有不同,为人民服务不分贵贱,当什么并不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要基本确定下来,但是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孩子在12-18岁根本不知道将来要干嘛,自我角色不混淆那才是怪事。
这是整个中国,也是整个亚洲教育最最薄弱的地方。
我举个栗子,在德国,他们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当发达,12-18岁的孩子基本上都能确定以后做什么工作。
要么读大学,将来从事管理或研究工作,要么就进入职业学校深造,将来做个车工或者钳工。很多德国人从小就选择一个工种,并从一而终,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反而为之自豪。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拥有世界顶尖的机械制造水平,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
12-18岁,是最最重要的兴趣稳定期,孩子的职业兴趣,基本上是在这一阶段慢慢的形成并稳定下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
但是,在当下的中国,12-18岁的孩子们在忙什么呢?
答案每个人都知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忙过来的——两件事情:一件叫做中考,另一件叫做高考!
因为许许多多我们能控制或不能控制的原因,我们国家的孩子(包括当年的我们)只能淹没在千篇一律的题海之中,根本无暇考虑职业规划问题。
到了高考的时候,很多孩子也没法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专业,往往会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压力下,选择一个看起来前景不错,但自己根本没有丝毫兴趣的专业,在痛不欲生中读完四年大学。
我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受害者,我从小喜欢阅读,不敢说无书不读,至少在10岁以前,就读了很多人一辈子也没读过的书,但是天生对数字不大敏感,所以数理化成绩不大好。
高中的时候文理分科,我一心想读文科,将来从事新闻或者写作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一想法迅速被我爹妈扼杀,因为文科就业不好,学个理科,以后再不济可以回来当老师。
被逼无奈读了化学专业,因为丝毫不感兴趣,嚼蜡一般读完大学四年。
庆幸的是我最终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心理学,但是有多少人却没有这个机会,一辈子从事着自己不喜欢,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中国的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第六阶段 青年期(20周岁~25周岁):亲密—疏离
这一阶段的心理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疏离感。
这一时期,青年人离开父母,走向社会,他们需要与伴侣、朋友、同事建立亲密的关系。
如果无法建立起亲密关系,就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无法分享自己的快乐与痛苦,继而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这一阶段,也是寻找异性,学会和实施“爱”这样一种人格中最高级情感的阶段,如果不懂异性之间的交往,就不能满足高级情感的需要,就会感到孤僻和疏离。
在当下,有两个词语特别流行,一个叫剩女,一个叫王老五。
古语有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放眼当今社会,一边无数的男孩娶不到老婆,另一边无数的女孩子嫁不出去。
女孩子等着男孩子来追,男孩子追不来,女孩子稍微主动一点,男孩子吓死了——就像两根平行的铁轨永远没有交汇点。
于是就衍生出了许许多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社会现象。
马上要过年了,估计网络上又会掀起一波租男友/女友回家过年的闹剧。
中国的教育,错失了最佳的职业兴趣培养时期的同时,也错过了最佳的的异性交往教育时期——18岁左右。
前面说过了,我国的孩子们在这个时间正在集中精力忙两件大事,一切可能影响学习成绩的事情都被视作洪水猛兽般的存在。
如果按这个标准,男女关系在很多父母和老师眼里应该属于上古神兽。
在学校里,男孩和女孩多说了几句话;上学路上,一起走了一段路,立刻不得了,老师和家长立刻如临大敌,为了防止早恋,马上采取各种手段。
在百度百科中,对于早恋的定义是这样的:
早恋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并且世界范围内只在中国内地被广泛使用。早恋一般指未进入大学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
请注意:只在中国内地,只在中国内地,只在中国内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个问题,好像根本不是问题......
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22/20岁,是全世界最晚的国家,没有之一。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认为,合法结婚年龄,应该不低于15岁。与之相应,大多数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都在20岁以下,即便是和我们同处一国的湾湾和香港地区,法定结婚年龄也不过是18/16岁。
在最佳的的异性交往教育时期,把男女关系搞成了洪水猛兽,除了个把特立独行的敢于冲破世俗的阻拦轰轰烈烈的爱上一把,大多数孩子都身不能至,只能心向往之。
长大了之后,不会处对象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学校里,到了高中一年级,会规定男女同学不能一对一出去,一定要五对男女一起活动,通过男女活动来学会异性交往技巧。
在中国,该教育的时候不教育,该着急的时候自然要着急,于是很多父母就上演本篇开头的那一幕——替孩子去相亲。
但是父母替孩子相亲,是大大违背动物界求偶规律的,阁下可曾听说哪种动物是这么整的。不管是什么动物,只要性成熟了都会主动的去寻找配偶。
这一现象偏偏在自称万物灵长的人类世界出现了。
还有一点,年轻人们一定要注意,24岁以前恋爱是最浪漫的,浪漫到可以没有面包,只要有玫瑰花。
君不见多少屌丝99朵玫瑰一送,女神就就心花烂漫。这个时期的爱情,还是是相对纯粹的,较少的包含物质的因素在内。
但是25岁以后,光有玫瑰花就不行了,再去找对象,对方一般都会问三个问题:
有房子没?有车子没?在哪工作?
这个时候,找的就不是爱情了,而是伴侣。
在该谈恋爱的时候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人生才是完整的。
第七阶段 成年期(25周岁-65周岁):繁殖—停滞
第七阶段是成年期,是形成创造感或停滞感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人,大多数都已成家立业,一方面承担着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家庭和孩子。
如果能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为事业创造价值,就可获得创造感。如果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无所事事,混吃等死,就会陷入自我专注状态而产生停滞感。
这个阶段所谓的繁殖,不仅仅生物学意义上的传宗接代,而是拥有更广泛的含义。
人们都希望拥有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希望知识经验能够传承下去,影响自己的孩子或其他人,并对他们有所帮助。
所以这一年龄阶段的人,都非常重视一件事情:子女教育。
所以当有人请教你的时候,你会开心的不得了。
所以很多人写文章,出书,演讲,做培训。
......
为了应对这一阶段的危机,我们必须拥有足够多的的知识和经验,因为心理危机的解决,就是不断的量变引发的质变过程,而要积累足够多的量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断的学习。
在今天的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不光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光是在机会来临时做好准备,更是人格发展与成熟的内在需要。
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6年,就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该结婚时不结婚,该生孩子时不生孩子,单位里浑浑噩噩混日子,脚踩香蕉皮,滑倒哪里算哪里。
晚上回到家里,半瓶老酒配上三粒花生米,喝上三个钟头。
在这种人的心理,关心的只有自己,不迟滞才怪。
人走完人生轨迹,一定要谈恋爱,一定要生孩子,如果生不出,一定要领养一个,通过带孩子,使自己的心理成长,是人格成长的要求。
第八阶段 老年期(65周岁以后):自我统整—失望
最近沉迷于一部古装连续剧:《军事联盟之虎啸龙吟》,连续追了多天之后,也终于在上周迎来了大结局。
在全剧的结尾,司马懿在河边放生了陪伴他一生的乌龟心猿意马,看着心猿意马悠悠游远,司马懿在河边打起了五禽戏,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的闪现人生的一个个画面。
不愿卷入官场争斗,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白衣书生,为了躲避曹操的征招不惜自断双腿。
为了保全父亲和家族,亦然出仕踏入官场。
斗倒了杨修和曹植,把曹丕送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和宿敌诸葛亮对峙于岐山,相知相惜,相爱相杀。
面对皇帝的疑心,同僚宗亲的打击与陷害,装疯卖傻,忍辱负重。
高平陵之变一举诛杀曹爽,独揽天下大权。
一套五禽戏打完,端坐岸边盍然而逝。
此时的司马仲达,正是处于人格发展的第八阶段,晚年期,这一阶段,人们都会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
如果对自己的一生作肯定的评价,觉得没有虚度时光,未竟事业可以由下一代继续完成,对一生不存在奢望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所谓老而无憾,这就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相反,当回顾一生,觉得一事无成,走过的道路充满坎坷,后悔当初的选择,重新开始又为时已晚,于是就充满悔恨、悲哀、绝望。
有人说,真正的幸福,是年轻时的拼搏劳累,换来年老时的安心,所谓老来福。
写在最后
在最后,我想和各位读者探讨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走了,你希望给孩子留下的财富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我想无外乎以下几种:
物质类:票子、房子、车子
职业类:安排个好工作
技能类:有一技之长,能混口饭吃
人际关系类:嫁个好老公、找个好靠山
但我要告诉你,以上的各项统统都是靠不住的,钱,会有花完的时候;工作,会有失业的时候;技能,会有不吃香的时候;靠山,也会有倒的时候。
只有完善的人格,乐观、自信、独立、抗压的人格,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有多少孩子,离开父母之后,无法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一生孤僻不合群。
有多少孩子,二三十岁了还不能独立,还要处处依赖父母。
有多少孩子,受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
说得再极端一点,每年中国的高校都有一百多名大学生自杀,而这个数字,还在每年稳步攀升,你怎么敢保证,下一大学生跳楼的新闻主角,不是你家的孩子。
孩子有了完善的人格,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乐观,对自己也会充满自信,可以很好的融入环境与社会,该独立的时候就会独立,遇到逆境的时候,也不会寻死觅活。
这才是家长真正应该给,但恰恰没有给孩子的。
回过头来看一看,现在的家长、学校给孩子的是什么:做不完的作业,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考级考证班,阿弥陀佛,真的是庆幸自己没有生在这个万恶的年代。
学校逼孩子,是因为学校的任务、口碑和声誉。
家长逼孩子,是因为什么呢?我能想到很多人的答案——为了好好培养他,为了以后走上社会更有竞争力,有一点私心嘛,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自己很有面子。
但我要告诉你,上面的说法统统都对,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好。但是还有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你没有说出来,或者是意识不到——你在缓解自己的焦虑!
当周围的孩子都去上兴趣班,你就开始焦虑——我们不上会不会被落下,然后你就会给孩子报很多班......
当同事的孩子考了第一名,或者得了奖,你又开始焦虑,于是回家就要开始念叨孩子,你看人家......
当孩子玩一会,你又开始焦虑——玩玩玩,就知道玩,学习去!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给孩子报的班他可能完全没有兴趣,只是在浪费时间。
同事的孩子考个第一,但是在其他方面,你的孩子比他要优秀的多。
孩子在玩,是因为作业都做完了,老师教的东西也都掌握了,孩子坐回书桌前,只是不想再看到你那张臭脸。
所以,各位当爹当妈的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当你心中无名火起,想收拾孩子的时候,你先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你是真的为孩子好,还是仅仅的在缓解自己的焦虑。
如果是后者,请你立刻闭嘴!
多年以前,有幸听过愤青校长郑强的一次演讲,几年过去了,演讲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忘了,但有一句话依然记忆犹新——中国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孩子的一生,是一场万米长跑,但现在的学校和老师,巴不得在娃们在第一圈就撒丫子狂奔,那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抽筋。
中国的孩子在奥数的赛场上牛逼异常大杀四方,但这么多年来就没几个拿诺贝尔奖的,就是这个道理——前1000米就把体力耗光了,后面还跑个屁!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没必要计较一次两次考试的成绩,一个两个的比赛获奖,日子还长着呢。
君不见博尔特前100米也不是第一名,但后半程能把对手甩到怀疑人生。
在埃里克森的八大心理危机中,最重要的是前五个阶段,即0-18岁,这是人格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这段时间获得的积极人格特质,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这个年龄阶段处理好了,就会为人格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则会埋下隐患。
每一个阶段顺利度过与否,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和父母、老师和社会工作者息息相关。
所以埃里克森的八大心理危机理论,是这本书中最最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告诉我们要了解每一个阶段的心理特点,要想办法给予孩子们适宜的刺激信息,促进孩子们的人格向前发展。
如果我们不懂孩子的心理特点,错过了时机,就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我举个栗子,如果错过了1-3岁这个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期,孩子将来的意志力和控制力就会大打折扣——很多孩子经常转换目标,不够坚定,就是这一阶段出了问题
放眼社会,凡事胜利者,都是咬牙坚持挺过来的,此时发挥作用的就是意志力是1-3岁形成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是早期形成,后期难以改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能咬牙坚持,有的人就是不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优秀人格特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当下中国的教育存在实在太多的问题,到了成年期表现出来已经为时已晚。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在大力推广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因为我希望每一个父母,每一个老师都能懂一点心理学,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网友评论
看楼上的谈晚婚晚育,我也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我国结婚年龄不算晚,反正世界之最了,更晚些也无妨,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中国孩子普遍心理成熟晚,晚婚可降低离婚率。二,现在虽然开放二胎,还是计划生育。晚婚可降低生育率,实现自然减少生育的目的。所以中国的国情,35岁结婚大概也没问题。
心理成熟晚,是因为之前没教育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