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8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孔子讲:“君子之道有四,反观孔丘,则一个也未能达到。比如为人子的道理,想要尽孝以事奉父母,可是我事奉父母却未能完全尽孝,这是要责怪的;为人臣的道理,想要尽忠以事奉君王,可是我事奉君王却未能完全尽忠,这是要责怪的;为弟的道理,想要尽弟道以事奉兄长,可是我事奉兄长却未能完全尽弟,这是要责怪的;朋友之理,想要尽友道以交友,可是我对待朋友却未能做好,这是要责怪的。然而如何才能将这四项能做好呢?大盖应以子臣弟友的道理来身体力行:就是平常之德,通过行动来实践它;以子臣弟友的道理讲出来的语言,就是平常之言,谨慎的选择可以说的语言。然而在行动时容易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所以不敢不修德而勉励自己行动;言语容易出现多余,所以不能尽言而出言要谨慎。唯有出言非常谨慎,则所出之言与所行才能够相互照顾,而无言过其行的顾虑;所采取的行动与所出之言相互照顾,而就没有所出之言不及行动的过患。君子的言行如此,岂不是个诚实的人吗?这就是我之所以按这些方法来自修,怎敢远离人来为道呢?”
世间的求道者,每每舍弃平常的人伦物则,而好高骛远于高深渺茫之域,却不知人外无道,道外无人,做人有过失,请问其又何以为道呢?也太迷惑了!
张居正讲:求,是责望人的意思,就是责怪抱怨。先施,是先加于人。庸,是平常。行,是践其实。谨,是择其可。慥慥,是笃实的模样。孔子说:“君子之道有四件,我对于这四件道理,一件也没有完全得到。四者是什么?比如为子之道在于孝,做儿子的都要尽其孝,然而反过头来看看自己,对于事奉父母,却没能完全尽到孝,这是要责怪的。为臣之道在于忠,做臣子的都要尽其忠,然而反过头来看看自己,对于事奉君主,却没有完全尽到忠,这是要责怪的。为弟之道在于恭,做弟的都要尽其恭,然而反过头来看看自己,对于事奉我的兄长,却没能完全尽到恭,这是要责怪的。朋友之道在于信,朋友都应对人言而有信,然而反过头来看看自己,对于朋友,先对待他们,却没能完全尽到信,这是要责怪的。君子之道我固然没能达到,然而也不敢不以此自修。大盖这孝弟忠信,本是日用平常的道理,身体力行此道,称为庸德。庸德就是行动实践。通过此道而发出的言语,称为庸言。庸言则需要谨慎的选择语言。行动常常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有不足就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去做,如此,则行动也就有了力量。言语常常失误在于多余,如果不敢将多余的言语说出来,则是更加谨慎。非常的谨慎,则说出来的言语,都会与所行相照顾,没有言过其实。行的有力,则就去行,都会与所言的相照顾,没有行不及言的。言行如此相照顾,岂不是诚实的君子吗?这就是我所以自修的原因。”这一节说,道只在子、臣、弟、友、庸言、庸行之间,是道不远离人。说通过责人者来责己,要言行相顾,是不远离人来作为修道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