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读《论语》,读到孔子的思想核心,仁。而对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际,士人大都是希望自己的思想实际运用于政治当中。孔子思想核心,大抵如下。
一、以仁为政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百姓对仁的渴望比对水火的需求还迫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在孔子看来,仁知识面天下是必然趋势,王者兴起,无论以何种方式获取天下,或早或晚,都必然走向仁政。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孔子此言是告诫治国者,对百姓不仁,会使社会动乱加剧。
二、以德治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仁者治国,为政者本人明显达到仁的境界,成为民众的楷模,表率。如果为政者不人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实行仁政,这就是以德治国的关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治和刑治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用道德来指导,用刑法来管制,百姓会逃避刑罚而变得没有羞耻;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仪来约束,百姓不仅会有廉耻,还会有归心。并且孔子认为,在社会关系中角色之间的关系是被规定的,但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会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是菌也可以试乘可以,师傅也可以同时是子。治国就是让每个人在扮演某一社会角色时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而仁政的理想就是做到境内百姓安居乐业,而无需刑罚,远方部族主动归顺,而不靠征伐。正所谓“近者说,远者来”。而且治国应该是一个教化民众的过程,其前提是执政者必须成为道德的楷模。
三、以信立国
治国以信,是“德治”的基础。“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你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谨办事而又守信节约用度,而又爱护民众,让百姓服劳役,也不要耽误了农时。
四、以教兴国
富民在先交明在后。换句话说,你若不附校话也难。以此类推。忍者之国云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而科教兴国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五、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要求执政者以身作则。统治者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民众也会遵循。
六、直言谏君
孔子曾在回答定公的问题中说到: 一国之兴,在于君主的名字,而一国之王总是由于群臣之中没有人讲真话。一国之兴,在于君主的名字,而一国之亡,总是由于群臣之中没有人讲真话。所以孔子主张“勿欺也,而犯之”。可以直言进谏,但不能欺骗。
七、正名为先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讲的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混乱,始于“名分”的混乱,也就是每个社会角色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出现了越位和错位。这也是孔子要求正名的原因所在。
八、举直选贤
“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把正直之士提拔起来,置于不正直人之上,民众就会顺从。选贤举能不仅是为了选拔有才能的治国人才,更是为民众树立能够效仿的榜样。
九、欲速不达
欲速则不达是孔子治国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为政的目的既然是为了仁证的实现,本身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欲速自然不达。“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案件小利则大事不成。”
以上种种皆是孔子对于应该怎样治理国家,将仁实践于社会所做出的思想主张。一言以观之就是以“德治”为中心,以立信、重教、正名、选贤为举措,最终实现仁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