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烟中雯城-分享馆
应急事件需要系统化看待(10):培训工作的闭环

应急事件需要系统化看待(10):培训工作的闭环

作者: Meta烟中雯城 | 来源:发表于2022-02-14 08:23 被阅读0次

大家好!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向大家介绍了从应对手册转换到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培训效果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初步展开。

今天我将继续进行阐述,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在培训考核体系的设计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上做好文章。

加大考核力度,再严苛也不为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向大家阐明了应急事件培训的最佳效果,也就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像训练有素的战士一样,能够如鱼得水地应对应急事件”。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培训效果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我们能够在意识层面上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这样的重视一定要是自上而下,覆盖全体员工的,这是培训工作能够正常实施的意识和文化基础。

而应急事件本身具有“人命关天”的特性,在意识上很容易做到自上而下的重视,这是非常有利的一面。

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我们就要在政策上进行跟进,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并基于培训结果,深化人员严进严出机制,哪怕用最为严苛的方式也不为过。

这里的严苛不仅体现在应急事件实操考核上的严格评判,也体现在与日常绩效考评结果的挂钩上,在这两者的合力之下,使培训工作的效果得以逐步提升。

针对不同对象,我们可以采取差异化的培训考核体系,确保考核制度本身是公平公正的,同时,也能起到正面的倒逼作用。

1. 新员工

对于新员工而言,他们在入职一家新的企业时,总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将这一段时间定义为评判员工是否合格的试用期,很多企业也会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作为支撑。

对于经常会遇到应急事件的一线员工而言,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将会成为他们的一项底线技能,是必须充分掌握的。

如果没有掌握这些底线技能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位工作人员尚未达到合格的标准,尚未满足解决应急事件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不允许上岗的。

对于新人而言,这里的严苛体现在将培训考试的结果将作为是否能安然度过试用期的重要依据之一。

虽然看起来非常严苛,但一旦发生了应急事件,我们就会感谢这样的策略,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策略的倒逼下,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原本我们无法解决的应急事件。

应急事件有时候是非常可怕的,由不得我们懈怠,也由不得我们后退。

所以,我们有必要设定严苛的准入机制,从理论、实践还有意识上进行综合考量,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判人才是否合适的标准,只有在其真正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上岗。

2. 老员工

对于老员工而言,我们可以采用类似于资格证书的“动态考核”方式。

在第一次培训考核达标之后,切莫以一种躺平的心态,觉得万事大吉了,这样,我们将会疏于打磨和提升自己的应对技艺,那么原本良好的培训成果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烟消云散。

所以,我们需要定期进行考核,这样能够倒逼一线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学习和跟踪最新涌现出来的应急事件,并不断打磨和强化自己的应急事件处理技艺。

对于如何高效应对应急事件,其实并没有非常多的讨巧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脚踏实地,不断进行记忆和实践上的重复,以一种背诵英语单词的态度,跨越各种遗忘曲线的设定,将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学而时习之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说过,培训的形式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但只要这些形式是真正有效的,那么无论是“黑猫白猫”,我们都可以将其作为“好猫”加以应用。

对于应急事件的培训而言,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手把手的实践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这两个环节是绝对不能省略掉的,这也是应急事件培训和其他培训之间的重要区别点。

检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评判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就是以是否能通过最终实践作为评判基准,也就是说,接受过培训的员工,必须能够以最快速度应对一切应急场景。

但作为培训的组织方,我们还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也就是如何确保这些培训的成果能够长久留存下去。

上文中提到的动态考核体系是一方面,而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帮一线员工打开“学而时习之”的方便之门,提供高效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并且能够便捷获取,强化学习,让员工始终保持对应急事件应对的敏感性。

e-learning视频教程是其中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现代职场中,视频成为了一种更为重要的传播介质,因为一部高质量的视频给我们带来的将会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调动了我们大脑的多个区域,效果也会更好。

我们可以提供两种类型的视频。

第一种类型的视频可以选用培训课堂或者公开课上的实况录播,并基于不同的应急事件场景进行多维度的分类,方便查找和参阅。

这里的录播不仅仅包含理论培训,还包括真实实践场景下的录播,比如真人演示下的正确处置方法,或者真实事件的处置案例,方便其日常的学习。

第二种类型的视频可以是PPT型的视频,通过对各类应急场景进行专业的内容架构和引人入胜的视觉设计,并配以专业的讲解,使工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掌握应对方法。

无论哪一种视频类型,也无论哪一种介质,只要能够帮助员工进行日常学习,并产生较好效果的话,其实我们都可灵活选用。

此外,培训考核的目的并不是要为难员工,而是要将此作为一种积极的手段来促使员工重视应急事件的应对,并真正将各种应对方式融会贯通,成为专家级的工作人员。

在明天的文章中,我将和大家关注第三次信息传递,重点聚焦向底层思维和创新方法方向发展。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应急事件需要系统化看待(10):培训工作的闭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kc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