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自己的思考

作者: 王大生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06:58 被阅读0次

我们常常听人说要做真实的自己。那么真实的自己是什么呢?是不是心情不好就歇斯底里的发泄,还是看谁不爽就将那个人骂一顿,甚至打一顿?是不是想花钱就毫无顾忌的去花钱?还是不委曲求全,想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真实自己的思考

然而在我看来,在做真实的自己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甚至对于很多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逐渐甚至完全丧失了对自己感知的能力。

  一些并不属于自己的感知和标准替代了真实的自己。其实是活在外界的标准和要求之中。而对自己的感受是拒绝的甚至是害怕的又或者是觉得可耻的。

  一个人在最初的阶段,他是相信自己的感受的。一个人在还是婴儿的时候,他饿了,拉尿了,拉臭臭了就会哭。他们会相信自己的感受,并表达出来。他们不会怀疑自己的感受。

  当上了幼儿园和小学。随着亲人和老师的控制。他们会渐渐的怀疑,并且丧失一些对自己感受的信任。比如一个孩子明明不想拉尿,但是他的妈妈说你现在必须拉尿,不然等一下会拉到裤子里。又比如孩子说水很烫,但是他的爸爸说这个水明明就不烫,我试过了。于是从此刻开始,这种看似平凡的小事在生活中会频繁的上演,于是孩子就会慢慢的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

  从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可以看出。一二年级的孩子都非常的天真快乐,无忧无虑。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说到了初中高中,他们会变得逐渐僵化。到了成人阶段会变得特别僵化。很多人会认为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不懂事,所以他们显得很天真。他们来到教室的时候想喊就喊,想笑就笑,想叫就叫,想唱就唱,想跑就跑。虽然老师很难管,但是这是他们天性的释放,这是真实的他们。

  有一些孩子管不住自己。即使我说给他们一些奖励,他们也管不住自己。他们一边想要得到奖励,但是一边还是管不住自己。我曾经问过一个孩子,你想要奖励吗?他说想要。我问那你为什么还是不遵守纪律。他说:我忍不住。他的回答给了我很多的思考。第一,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他没有为自己不守纪律找借口。这个很让我感动。第二,有时候忍不住不能完全的责怪孩子。而应该理解他,帮助他。既要管束也要包容。

  比如类似多动症的孩子。不管父母和老师如何想控制他都无法获得好的效果。还有些孩子用各种方法引起别人的注意。比如做一些动作挑衅他人。或者不断地缠着别人说话。其实他们可能也控制不了自己。但他们的行为却让老师和父母非常的苦恼。有时可以试着换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有些行为和情绪的背后是因为有一些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有一些孩子缺少或者缺失父母的爱和关注,当他们在家庭里得不到爱和关注的时候。他们就会向外界索取。这些可能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里面,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时候要改变的,可能不是孩子反而是老师和父母。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关注是大人们要做的事情。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对于爱的给予的任务,最主要的是家庭。家庭是一个人的根,即使一个人成年以后,他的根也是在家里面。这个根主要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爱和信任还有尊重,而不是物质。有句话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很多成年人在表面看来,在他人看来,他们是很成功的。但是在潜意识里面他们却是很自卑的。而有些人表面上并不那么成功。但是他们却整天嘻嘻哈哈,性格豁达。这与他们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打99分还常常被父母责骂的人。他们长大以后,即使获得了大的成功,也不会觉得幸福。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始终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一个打八十几分却常常被父母表扬,有进步的人。他们长大以后也会比较幸福。因为即使他们脱离了原生家庭,但是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爱将伴随他们的终生。因为有爱,所以他们信任自己。也有行动的动力。因为有爱,他们也会把爱给予他人。不要指望一个自己的爱都没得到满足的人会给予他人爱。

  我说的这个伴随人一生的潜意识叫做核心信念。好的核心信念包括三个内容:我可以,我值得拥有,我值得被爱。核心信念是看不见的,我们能看见和感受到的只有自动思维和情绪。比如我们看见一个打着赤膊的纹身男,我们的自动思维马上会判断他是个凶狠的混混。但这不一定是客观的事实。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核心信念决定了自动思维和认知,而认知决定一个人的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情绪,认知,行为,结果,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有的大人从小就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于是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有的大人在原生家庭中受伤,所以他们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核心信念。如果意识到这一点,重塑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因为对于我们这些80后来说,核心信念可能是经过几十年积累而来的。这个需要较长的时间。可惜的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生活中的不顺当作自己的命运,去抱怨或者选择认命。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如果一个人的潜意识没有进入意识,那就成为他的命运。比如一个孩子长期被家长和老师说:你不行!时间长了他的潜意识就会觉得自己不行。甚至发展到自己能行的,他也觉得自己不行,心理学上叫做:习得性无助。当一个人遇到一件事,首先浮现在脑海的就是自己不行,这就是自动思维,而这个自动思维并不一定是事实本身,但他会坚信这就是事实,这是由一个人的核心信念,也就是潜意识决定的。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这只是自己的潜意识而不是事实本身,他就可以用行动去验证自己到底行不行。如果一个人意识不到这是自己的潜意识,而把自己想法当成事实本身,而不去付出行动验证,他会回避行动,回避或者消极认知,一定不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于是他更加坚定自己不行了。这是个恶性循环,也符合逻辑思维却成为了一个人的命运。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当孩子该独立的时候,该成立自己的家庭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自立,幸福,能应对复杂的社会。用土话说:他们自己搞的到一碗饭吃。那给他们力量的是什么?一定不仅仅是好的学习成绩,而是健康的人格和核心信念。所以作为家长,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保护孩子的核心信念。家是一个人的根,是避风的港湾,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体液中黑胆汁占优势)。

巴甫洛夫认为有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的、安静的、不可抑制的、弱的,分别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四种气质类型即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行为表现。除这四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许多中间类型。

  气质是天生的。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更多地受生理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有优劣之分。气质可塑性极小,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是工作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

2.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多血质容易形成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特征,而抑郁质的人就较困难。

3.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如军人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格的形成就会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急躁的气质特征。

气质决定性格的生理特征,性格则决定着气质的社会特性。比如,胆汁质的人性子急,可以表现出勇敢,我可以表现为冒失;多血质的人灵活,可以表现出活泼机智,也可以表现出动摇、冷热病的特征;粘液质的人迟缓,这可以表现为镇定、刚毅,也可表现为顽固、呆板;抑郁质的人多虑,这可以表现为爱好思索,也可表现为无端猜疑。所以,同样的气质,可以成为积极的性格,也可以成为消极的性格。

相关文章

  • 真实自己的思考

    我们常常听人说要做真实的自己。那么真实的自己是什么呢?是不是心情不好就歇斯底里的发泄,还是看谁不爽就将那个人骂一顿...

  • 真实自己的思考

    我们常常听人说要做真实的自己。那么真实的自己是什么呢?是不是心情不好就歇斯底里的发泄,还是看谁不爽就将那个人骂一顿...

  • 活在真实里,会比较快乐

    真实的人生,在自己手里, 真实的话语,会进入心田, 真实的行动,会减轻焦虑, 真实的思考,会认清自己。 虚伪的人,...

  • 交际

    上层 情绪性格人品 base 尊重:偏见换位思考信任 真实:真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 闭着眼睛能找到正确的方向那是狗屎运的概率事件 2018-03

    每天都在反思一些事情,思考真实的自己,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思考为什么就是对他念...

  • 观察真实 真实思考

    观察真实 真实思考 ——《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自序 我一直觉得,写经济类的论文、工作报告等,不应该都是固定格式,...

  • 心态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逻辑思考,勇敢真实的走下去。

  • 五十圈中的喜悦满足的自己

    我选择!我喜欢!我就是当下的全部!爱你等于爱我自己!就是欢喜! 做真实的自己!灵魂要自由!思考要独立!活着要真实

  • 庆儿读书~能力陷阱,一念之转

    做一个随机应变者,还是坚持真实者呢?看似做一个做真实的自己是很有原则的呢? 我思考这个做真实自己的背后呢...

  • 产品源于生活

    这篇文章并不是什么侃大山的内容,而是源于自己真实工作中的一些思考,提出以下两个思考点。 【解决真实生活场景问题】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实自己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nn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