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自然凉

作者: 北方樵夫1 | 来源:发表于2021-07-14 10:02 被阅读0次

 有一则笑话。

老师问学生:“为什么人死后身体是凉的?”没人回答。老师又问:“没人知道吗?”这时,教室最后面有个学生答道:“那是因为心静自然凉吧。”

老师听后差点晕厥。

看完这则笑话我感觉那个学生很有才,他(她)急中生智,把“心停”和“心静”来个成功的替换。

心静的本意应该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一种自然、平和心态,心静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它告诉人们在生活中要淡泊名利,少些浮燥,多谢积淀,不要被仕途或金钱弄得神魂颠倒、想入非非。

那么,心静了,人真的就会变凉吗?

唐朝诗人白居易去拜访恒寂禅师,天气酷热,却见恒寂禅师在房间内很安静地坐在那里。白居易就问:“禅师!这里好热哦!怎不换个清凉的地方?”恒寂禅师说:“我觉得这里很凉快啊!”白居易顿时悟性大开,赋诗一首。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人的心静了,自然也就心净了,正所谓: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人若净心,岁月无恙。心静才能使燥气消退,浮气也就会变得无影无踪,这就应了上面那位学生的话:心静自然凉

而心停呢?心停人就死了,但我要说:人死心未必清静,人死心也未必凉快。

有多少人因为壮志未酬而不能瞑目,有多少人因为冤屈未雪而魂魄不散?陆游就是因为意识到“死去元知万事空”,才发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喟叹,到另一个世界遗憾去了。

还有另外一些人,因为仕途坎坷而抱怨怀才不遇,因为囊中羞涩而怨天尤人。这种人即使心停了,可心也不见得会静,不见得会凉。

夏季的一天,我在街上遇见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没聊上几句,他便问我:“哥儿们,你感觉像咱这样活一辈子有意思吗?”

我顿时惊愕:“你这是说哪儿的话。咱不是活得很好吗?”

同学嘴角拉了下来:“你倒是挺阿Q。你瞧瞧人家当官的,走到哪里不是一呼百应?你瞧人家有钱的,整天都是宝马香车,你再看看咱们,挎兜儿比脸都干净。上班晚一会儿还要被扣工资。唉,咱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同学,你啥事都和别人攀比,那不是自寻烦恼吗?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一个人自有一个人的活法。”

同学“哼”了一声:“你这不是叫花子过年---穷欢乐吗?”

我据理力争:“穷欢乐咋地了?该欢乐就得欢乐,你记住,官人有官人的高贵,咱百姓自有百姓的清闲;富人有富人的显赫,咱穷人自有穷人的逍遥,你吃饱了就可以酣然入睡,可有些人一听到警车叫就会彻夜难眠。你信不?”

同学信服地点了点头。

掰开揉碎了说,攀比是心静不下来的根本症结,攀比高雅我们会显得低俗,攀比官位我们会显得卑微攀比财富我们会显得潦倒……这样攀比下去,只能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臭虫不如了。

回家的路上我自忖:在现实生活中,大款富翁随处可见,高官达人比比皆是,我们不能因为没钱而眼红,不能因为自己位卑而不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蓦地想起了柳宗元的名作《江雪》:

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多么空旷虚灵,清幽恬静的场景呀陶醉在这至清至静天地人合的意境中,顿时就少了些浮躁,多了些心静,身体也立马凉快了许多。

相关文章

  • 心静自然凉

  • 心静自然凉

    上大学时期,第一次听同学讲到“心静自然凉”。后来读书,偶然能见到这样的句子。 今天用浏览器查了一些资料,最早写这句...

  • 心静自然凉

    我们因思想而高尚,因思想而堕落, 因思想,或挺直腰杆,或勇往直前, 命运之路就这样被轻易铺就。 ...

  • 心静自然凉

    今天实在是太热了,晚自习一进教室,孩子们边扇动着手中做扇的纸边问我:“老师,你觉得咱班热吗?”此时的我早已满...

  • 心静自然凉

    唐朝诗人白居易拜访恒寂禅师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安心之道 一花一世界...

  • 心静自然凉

    捕捉一季的花香 散发岁月里的芬芳 用诱惑的情长 点缀夏夜的清凉 带有血肉的文字 风干着闷热的皮囊 灵魂惬意的萌动 ...

  • 心静自然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手捧一卷新书,沏一壶清茶,坐在庭院里,炎炎夏季,乘着大树下...

  • 心静自然凉……

    涵涵在楼下玩健身器材,她玩的时候,主动提醒我说,妈妈妈妈,你也动一动,就不冷了…… 这天气,我不冷。我直接拒绝运动...

  • 心静自然凉

  • 心静自然凉

    这个时候的天气啊。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时而如春,凉凉爽爽,舒服极了。时而如夏,口干舌燥,大汗淋漓。不知道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静自然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ee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