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刻意练习》有感

作者: 藜新新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17:17 被阅读20次

今天读《刻意练习》感触很深,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

我们学习新建技能,一般认为一旦已经达到了满意的水平,如果不停地做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更擅长,也许进步较为缓慢,但最终还是会更出色。比如人们认为,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教了20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

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启示:现在我写作时不再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想要表达的思想也更流畅,要提高写作水平剩下的就是不断练习。我以前以为练习就是不断地创作,不断地写下去,看了这段话之后我不再这么认为了,如果没有正确方法的练习,那么进步是非常缓慢的,效果事倍功半。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练习呢?

是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

2、专注练习: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获得练习反馈: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到底怎么错了。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4、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读完这些醍醐灌顶,写作上如果没有有方法的练习,那和每天只走直行线路的司机有什么两样,待在舒适区里,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线,所以,我决定,加入更优秀的群体,互相学习、反馈,并且逼迫自己,跳出舒适圈,找到有目的的练习的隐藏钥匙。

相关文章

  • 读《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安德斯·艾力克森、 罗伯特·普尔 《刻意练习》 读《刻意练习》有感 文|一颗桂味...

  • 读《刻意练习》一书有感

    读《刻意练习》一书有感 《刻意练习》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综合的书。从书名来...

  • 《刻意练习》读后感

    在生活上、工作中都需要刻意练习 ----读《刻意练习》一书有感 职业适应组丘定锐 《刻意练习》[美]安德斯·艾利克...

  • 读《刻意练习》有感

    小时候我们被灌输了无数天才的故事,牛顿、爱因斯坦、莫扎特、居里夫人......,他们都天赋异禀,时常让我们羡慕不已...

  • 读《刻意练习》有感

    今天读《刻意练习》感触很深,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 我们学习新建技能,一般认为一旦已经达到了满意的水平,如果不停地做...

  • 读《刻意练习》有感

    21天的《刻意练习》桃共读今天就要结束了,除了读完了一本书,对于读书本身,我又有什么收获呢? 《刻意练习》是一本讲...

  • 读《刻意练习》有感

    在喜马拉雅樊登老师的推荐下买了这本书,利用一些空隙时间看完了。这本书颠覆了我以前的很多看法,给我的内在...

  • 读《刻意练习》有感

    最近在读《刻意练习》这本书,内容很丰富,还未读完,只读了前四章。从中学到很多,今天抽空分享一下吧。 ...

  • 读《刻意练习》有感

    在读《刻意练习》之前,我一直都觉得只有天赋高超的人,才能够成功,那么杰出的音乐家歌唱家料学家……而我不是天才,所以...

  • 读《刻意练习》有感

    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说来简单做来难。我们总是陷入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的“新年决心效应”中。原本信誓旦旦想达到目标的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刻意练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if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