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附近的一位阿婆死了,死的时候,她的几个孩子连个出殡乐队都没请。
按照我们这的风俗,亲人去世是要请出殡乐队的,尽管形式俗套封建,却一直是村人奉行的规矩。可是这阿婆,静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她的两个儿子像没事人似的,她的女儿则像送走了个大麻烦一样,就差没有手舞足蹈。
阿婆身体尚健朗的时候,帮人做迷信得了不少钱物,她的女儿带着两个小外孙趋之若鹜,往往是吃住个三五天一礼拜后,还要再大包小包的往家带,满足的神情挂在大脸上,乐呵的模样从嘴边溢出来,仿佛要流到地上。
后来,阿婆的“生意”渐渐没了活路,她女儿就再没去过了,更别说日常探亲看望。
再后来,阿婆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几个孩子约定好轮流照顾。可事情发展到最后,情况却变成了阿婆的大儿子撒手不管,二儿子在养了阿婆一个月后丢下一句“以后不要来我家”就关上了门。
阿婆的小儿子还算孝顺,但人在异地照顾不便,于是求了姐姐照看,每月支付生活费。而她的姐姐,阿婆的女儿,不仅没有好好照顾,还常报以语言暴力。
“你怎么不去死!”
阿婆的女儿厉声大喊,嗓门大到可以刺破过路人的耳膜。
就连她曾经无比疼爱的小外孙,在她寻求帮助的时候也是漠然走过。
阿婆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后来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她的女儿把她送回老家丢给了大哥。
至此,阿婆的人生完全走进了黑暗。
阿婆的大儿子早上把她抬到门口晒太阳,边上放点干粮,直到晚上万家灯火的时候才回来抬进屋里去。
“就是晒萝卜干都得赶在太阳落山前收,何况是个活生生的人啊!”
邻居们上门谴责,阿婆的大儿子笑着打哈哈,不烦不恼,也一点没改变的举动。
没多久,阿婆死了,静悄悄地,除了小儿子恸哭,她的其他子女连眼眶都没红过。
丧事办完,阿婆的女儿迫不及待地将剩余可用物品大包小包提回了家,她的大儿子利落地踩了摩托车的油门一会儿的功夫也没了踪影,她的二儿子,在出葬时象征性地出现了一次后,没人再见过他。
如今,阿婆老宅的大门上,脱了漆的大锁满是锈迹斑驳。
另一位阿婆,不知是饿死的,还是痛死的。
这位阿婆是亲戚家的老邻居,从小就爱捏我的胖脸,所以印象深刻。
阿婆临到老了,忽然变得神志不清,大概是老年痴呆一类的症状,可家里条件有限,她没有上医院寻医问药。
阿婆的老伴走的早,唯一的儿子是个大龄剩男,整天游手好闲爱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全村子的人像忌讳瘟神一样忌讳他。阿婆的几个女儿生活也不富余,只得一起凑了钱将阿婆送进了养老院。
至此,阿婆的人生开始行将就木。
听邻居说,阿婆待在养老院没多久就逃了出来,幸而看护人员及时发现找回。之后她又多次从养老院出逃,因为意识不清走失了好几次,最严重的一次,惊动了派出所出警帮忙寻找,几次三番的逃跑过后,养老院实在没办法看管,只能用捆绑的方式将她困住。
再后来,阿婆的后背生了褥疮,几近溃烂的程度。不知是一心求死或是痛苦难当,阿婆渐渐开始不进食了,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死亡。
有人说,阿婆是活活饿死的,也有人说,阿婆是被活活熬死的。
我最近一次路过阿婆家门时,阿婆的儿子坐在家门口,赤脚光着膀子,正就着几根发黄的青菜往嘴里扒拉米饭,还时不时腾出手滑动手机屏幕,愣愣地闷声大笑。
不知为何,那一幕,看得我不寒而栗。
幼时玩伴的奶奶去世了。人们说她是老死的。
“那么老了,走了也很正常。”
大家都觉得这事是理所当然的。
由于玩伴很早外出谋生,我和她许久没有联系。她奶奶走的时候我在外读书,又一次错过见面的机会,只零星地从长辈们的闲谈中得知情况一二:
玩伴的奶奶照约定由三个儿子按月轮流照顾。就像候鸟定时迁徙一样,这个月在大儿子家吃住,下个月去二儿子家,接着再去小儿子家。
只是,老人家过的并不愉快。
每天餐罢,她要么去找相识的老邻居唠唠嗑,要么独自躲在屋里静静待着,一点声音都不出。碰上赶圩,应该是她最快乐的日子了,老人家往往邀上老邻居一起上街,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像个刚出世的婴孩,对周遭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她只偶尔买点必须品,大多数时候,什么都不买。
大概就是图个热闹和人气吧,毕竟,家里像个坟墓般冷清。她的子女那么多,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走进她内心,陪伴她哪怕一分一秒。
随着年纪增长,老人家行动迟缓走不了多少路,赶圩这个唯一的乐趣也被剥夺殆尽。
端午节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没人,老人家大概是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可橱柜太高够不到,她搬来椅子垫脚,却在最后的关头踩空摔坏的腿。
此后,她开始整天整天的坐在家门口,一张小板凳,一副枯槁的身躯,送别夕阳,又迎来晨曦。
直到那一天,她走了,静悄悄地躺在床上,连夕阳都没来得及送别。
家里人以为老人在休息,直到饭点喊了好几遍没得到回应才发觉不对劲,连老人的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这些老人家,被活活熬死了。
只是,我不确定,她们是被什么熬死的?是时间?是病痛?还是人情冷暖?
网友评论